全球化在供应链的发展中既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也增加了风险。管理者在设计一个全球供应链网络时必须考虑长期的机会和不确定性。全球化给企业提供了既增加收入又降低成本的机会,然而,人们必须牢记来自全球化的机会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附加风险。在一个供应链网络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企业会经历需求、价格、汇率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动,一个在目前环境下看起来不错的决定如果形势发生变化可能会变得相当糟糕。需求和价格的不确定性提升了在一个工厂建立柔性生产能力的价值。如果在一个全球网络中价格和需求确实随时间变化,那么柔性的生产能力可以在新的情况下进行重新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进行全球网络设计时,必须考虑供应、需求和金融的不确定性。
全球供应链中这种比较优势的重要性是由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首先提出的。当时他阐述道:“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通过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来降低成本是供应链全球化中经常被提及的最主要原因。然而,挑战在于如何量化外包生产的比较优势(或效益),以及解释这种比较优势产生的理由。尽管很多企业通过离岸外包得以降低了成本,但其他的企业发现离岸外包到低成本国家的效益远比预期的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存在的。总成本的重要评估维度可以通过关注离岸外包完整的采购流程来识别。重要的是要记住一个有离岸外包的全球供应链增加了信息流、产品流和现金流的长度和持续时间。因而,管理该供应链的复杂性和成本会显著地高于预期。
企业应该评估离岸外包对总成本的以下关键要素的影响:供应商价格、条款、交付成本、库存和仓储、质量成本、关税增值税地方税优惠政策、风险成本、汇率变化趋势及其对成本的影响。在做离岸外包决策时仔细地量化这些因素并随时不间断跟踪它们,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离岸外包到一个低成本国家对于劳动含量高、生产批量大、相对品种少,以及相对产品价值来说运输成本低的产品很可能是最有吸引力的。鉴于全球采购往往会增加运输成本,将精力集中于降低运输成本对于成功的全球采购是很重要的,适当设计的零部件能够促进产品运输时有更大的密度。同样重要的是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仔细的审查以决定哪些零部件要进行离岸外包。离岸外包最大的挑战是因此增加的风险以及其对成本的潜在影响,如果一家企业使用某一外包地点的主要目的是享受低成本并用之来吸收其供应链中的所有不确定性,那么这个挑战还会加剧。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一种组合方式通常会更有效。拥有一个能吸收所有变化的具有柔性的岸上设施,通常能够通过消除昂贵的出境运费以及显著降低供应链中保有的库存数量而降低总的到岸成本。
现今的全球供应链比以往的本地供应链包含着更多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供应中断、供应延迟、需求波动以及汇率波动等。所以对于全球供应链要意识到有关的风险并拟定适当的缓解策略,这点非常关键。好的网络设计对减少供应链风险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拥有多个供应商能够减小任何一个供应源中断的风险。类似地,拥有柔性的产能能够减少全球的需求、价格和汇率波动的风险。在网络中加入缓解策略的设计能有效地提高供应链应对风险的能力,然而,每一种缓解策略都需要付出代价,而且可能增加其他的风险。所以,在网络设计中特制的缓解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其要在所减少的风险和增加的成本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全球供应链通常应该使用一种策略组合,包括涉及到供应链中的风险化解策略,再加上金融策略来对冲未来的风险。重要的是要牢记任何风险化解策略并不会总是“赢家”,所以,在风险化解策略实施之前,就它们预期的长期价值进行严谨的评估非常关键。
柔性在化解全球供应链所面对的不同风险与不确定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柔性可分为三大类:新产品柔性、组合柔性以及产量柔性。新产品柔性是指一个企业快速地将新产品引入市场的能力。组合柔性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生产多种产品的能力。产量柔性是指一个企业在不同的产出水平上实现盈利运营的能力,产量柔性在周期性的行业非常关键。考虑到某种形式的柔性常被用来缓解全球供应链中的风险,理解这个方法的效益和局限性非常重要。随着柔性的增加,从增加的柔性得到的边际效益会下降。可以用链接(chaining)这个方法来使这一思想可操作,一个链接网络在缓解需求波动的风险上几乎与一个完全柔性的网络一样有效。考虑到完全柔性的较高成本,链接是一个降低成本同时获得多半柔性效益的卓越策略。当设计链接网络时,链的理想长度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应对需求不确定性时,较长的链在更大的程度上共享可用产能是有优势的。然而,建一个单一长链的固定成本会比建多个较短的链的成本要高。在应对需求波动时柔性和链接是有效的,但在应对供应中断时则不太有效。设计一些控制或限定中断影响的链,会比设计一条长链的网络更有效。在采用阻遏的设计中,可以保证其中一个链的任何中断并不会影响到另一个链。
全球供应链设计决策应该以它们起作用的整个持续时间的一个现金流序列来进行评估。这需要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评估,并对该全球供应链中很可能产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说明。一串现金流的现值是该串现金流以今天的币值计算所值的价值。贴现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DCF)分析法可对任何一串未来现金流的现值进行评估,并让管理者能够对两串现金流根据它们的财务价值进行比较。DCF分析法是基于“今天的1美元比明天的1美元要更值钱”这个基本前提的,因为今天的1美元可以进行投资并赚得额外的回报。在做供应链决策时应该比较不同选择方案的现金流的净现值(NPV),一个方案的NPV为负值表示该方案将会给供应链带来金钱损失。
决策树是一种用于不确定性环境下评价决策的图形手段,结合DCF的决策树能够用来评价在需求、价格、汇率和通货膨胀存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供应链设计决策。决策树分析的方法归纳如下:1.确定每个周期长度(月、季等)以及评价决策的周期的数量T。2.确定在下T个周期其波动将被考虑的因素,如需求、价格和汇率。3.确定每个因素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即用什么分布来描述不确定性。4、确定每个周期的周期性贴现率k。5.用每个周期所定义的状态以及连续周期的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来描画决策树。6.从周期T开始并逐步返回基期,在每个阶段上确定最优的决策以及期望的现金流。在某个周期中,每个状态的期望的现金流在并入上一个周期时应折现。
管理者应该考虑到以下思想来帮助他们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做出更好的网络设计决策。一是在全球网络设计中将战略规划与财务规划结合起来。战略规划试图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准备,但经常缺乏严密的定量化的分析,而财务规划做了定量化的分析,但经常假设未来是可预测的或是明确的。二是使用多种度量体系来评估供应链网络。因为一个度量指标只能给出部分写照,所以使用多种的衡量指标来审查网络设计决策是有益的,好的决策在大多数相关的指标上都能表现良好。三是将财务分析当作决策的一个输入,而不是决策的过程。财务方法单独不能给出可选方案的一个完整描述,而其也应该考虑其他不可量化的输入。四是使用估计连同敏感性分析。很多财务分析的输入要精确地获得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加快这一进程以及得出一个好决策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利用对输入的估计。通过对输入的范围进行敏感性分析,管理者通常能够做到不管真实的输入处于这个范围内的哪里,决策保持不变。当情形并非如此时,他们则标出了一个做决策的关键变量,而且它很可能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以便得出一个更准确的答案。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进行供应链设计决策,管理者需要对输入进行评估,然后通过敏感性分析来检验所有的建议。(作者:付金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