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领袖为何称习近平是“上天派来的使者”?
随着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向非洲提供价值400亿英镑(约合600亿美元)的贷款、债务免除和援助等计划,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也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国的这一慷慨赢得了与会各国领导人的雷鸣掌声。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更是称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上天派来的使者”。
把习主席的到来称作“上天派来的使者”,这在中非关系史上估计是头一次吧。这种称谓,一方面表达了非洲国家感恩中国援助的由衷心声,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坚定不移奉行和平相处、合作共赢战略的由衷赞赏。
中国的对外开放在非洲的广泛开拓,为什么会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呢?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国的合作共赢战略寻求的是双方的共赢共富,相互尊重,而不是以往西方殖民者的掠夺欺压、高高在上。中国寻求的合作共赢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而是始终不渝地平等相待自己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
尽管西方老是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评头论尾中国对非洲市场的开拓,并把中国恶魔化为一个新殖民主义者,但广大的非洲兄弟却并没有受到他们的蒙蔽和挑唆。
非洲联盟轮值主席穆加贝12月4日称习近平是“上天派来的使者”。他说习近平是来自一个曾经贫穷国家的代表。这个国家从来不是我们的殖民者。此外,穆加贝还抨击了那些诋毁中国和非洲关系是基于剥削的说法。
南非总统祖马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和非洲在摆脱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斗争中已经成为同志。
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恩科萨扎娜·德拉米尼-祖马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在合作协议中能够做些什么来帮助非洲人民脱离贫困的问题,中国对非洲的慷慨帮助是以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和世代友好为特征的。这与以往西方打着发展援助的旗号,而实际上干着经济殖民的勾当,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600亿美元投资非洲。中国的这种慷慨,也还不可避免地招来了一些人的非议。有的人看不出中国新版对外开放战略——“一路一带”战略及其国家经济现状的底蕴,说中国600亿美元投资非洲是穷大方;还有的人迎合西方的抹黑,说中国在搞新殖民主义。这是两个极端性的错误认识。
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中国的过剩产能走出去,这既是中国对以往发展失误的死地求生、自我救赎,也是对发展中国家急于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雪中送炭、慷慨相助。中国的过剩供给与非洲的急缺需求是结构性互补的,是能够合作共赢的。
当然,走出去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也不能在产能过剩的煎熬中坐以待毙。
中国大手笔投资非洲,既是解自己的发展困局,也是解别人的发展困局,不是穷大方,大撒钱,也不是搞新殖民主义,而是双方的各自所需,互利共赢。
有分析称,习近平的中非合作计划,是一个包含了帮助非洲国家实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宽广领域的宏伟计划,涉及了工业、农业、金融、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教育、环保等十个方面。这些项目的实现,可以极大地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延。
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出现了资本、产业、技术上的过剩,也是正常的,把它转移出去,也是正常的。向哪儿转移呢?肯定不会是技术上更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而反观非洲,则几乎是一片发展的空白之地,亟需外来资金、技术来开发,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中国向非洲进行投资,搞资本和产业转移,是双方各自解困之亟需,也是相互合作共赢之吸引。
以往西方向中国输出资本、转移产业,他们也不说自己对中国搞新殖民主义,而如今,中国慷慨友好地对非洲输出资本、转移产业,他们却高声嚷嚷起来,说中国对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这都是什么逻辑。
中国有没有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非洲国家领导人对习主席宏大投资计划的雷鸣掌声及其称他为“上天派来的使者”,也许就是一个最好的回答吧。
2015年12月7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