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
昨天,一则“传言”在微信中漫延:央行宣布降息:决定自2015年2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2%;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0倍。
此消息一出,在微信圈中引发了连锁反应:比如预测2015年还会有多少次降息,接下来马上就会降准,不仅有对于房地产的微刺激的展开,甚至还联想到了未来、未来的未来等等。
稍后,央视财经进行了辟谣:网传“央行降息”经核实为假消息。于是一切又皆归于平静——降息后的种种后果分析无疑逻辑都正确,但降息这个逻辑起点是不存在了。
期待
之前这种降息的传闻出过若干次,有的确实在在传言之后,真成了事实的;也有久闻脚步声,而不“靴子”掉下来的情形。
困难的2014已过,可不少“砖家”都在预测之后的三五年会更加痛苦,虽然危与机经常是共生体,但还是让不少人担心不已。
企业可供选择的“牌”并多,对于宏观经济走势的依赖短期内还不能彻底去除;政府可出的牌也不太多——进出口、投资和拉动消费,都不简单的事情。
在不少人心目中最简单和直接的还是刺激房地产,在地根作用不大的情况下,银根还好使唤。这不禁使人联想到:大夫给人治病时,面对体弱的病患,不能先给猛药,而是先给点激素对付着,待时机成熟时再想治本的事情;但长时间吃激素的害处是不言而喻:既不治病、还非常可能害命。
左右
估计本次的降息算是泡汤了,虽然“央行近期从未发布过‘降息’消息”这个说法留的是活口,但央行估计不愿意背上被舆论左右的“恶名”(虽然听听市场的想法本不是坏事),就会真的议过降息这事,也得放一放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的传闻起了反向作用——耽误事情了。
企业左右不了宏观形势,但能够左右自己的行为,趁此机会好好苦练内功,也是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