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的牵挂


2015年的情人节,心如时尚浪漫的年轻人:约会相见、准备赠送的玫瑰等;因搬家,在儿子名下的屋里,记忆曾经拥有居住的房屋也是属于自己的家,记念收藏的书和成捆的书信。

以前的书架书柜至今存放在没有水电气无法居住的安排过渡房,搬迁时一些书和书信遗失不少,也有损毁,再也不能看到书中的思考文字,还有瞬间成为永恒的珍贵相册;幸书有目录,上网搜书名能看到经典原文,国外的名著能见原文和翻译的,似有重温旧梦?这是科技发展给阅读者的恩惠,不像父辈祖辈到图书馆借阅,或到书店购买,如今网购是快递送达。书信,有信封、邮票,还有信纸上写的文字和具体的年月日,一些话语有当时地方、社会、时代的交流声音,是人之间彼此的情有独钟。

好多捆的书信中,有祖辈给孙子,有父辈给儿女;因爷爷奶奶、父母年老不舍离开,书信中有爷爷写给父母的,有父母给儿子的,有儿女写给父母的,有父母和在国外的亲人、朋友的。

曾听父亲讲,爷爷让十几岁的父亲到长沙坡子街一家绸缎庄学徒,“文夕大火”后,老板搬到洞庭湖区;母亲偶尔说些:远离爷爷的老屋,只身在外的父亲,白天在店铺用尺量布,晚上做杂事;老板做大,请了一些后是父亲的师兄师弟。和爷爷在一起时听过:你爸很孝顺,开始每月几块光洋,总是对我的母亲,你爸的娭毑,你的姥姥寄一二块,直到你姥姥离开生育抚养的儿孙和老屋。

书信中有叔爷爷用又长又大的省政府信封,记起妈妈念过:是调你爸爸从洞庭湖区回长沙。儿女们问过爸爸,回答是微笑,说是过去的事。在旁的母亲加一句:要是去了,说不定在台上挨斗、游街、坐牢;你们四叔爷是“走资派”,关押好几年,后来平反恢复待遇。

曾和爸爸一起拜访过四叔爷,讲的话不是台上的报告,很有亲情,有爷爷的拜托,多想儿女在身边,古话有:父母在,不远游。如爸介绍的:像解放前做地下交通员那样,为了安全、为了各自的革命工作。

书信中有改革开放后,解放前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的叔爷爷写的,遗憾的是爸爸要儿子保管叔爷爷在台湾的全家福、儿女和孙辈的照片,一些穿军服相册不见了;还有叔爷爷带全家回老屋送给侄儿的礼物;这些,有历史记忆,有纪念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

书信中有是爸爸的师弟荣叔从美国、台湾邮寄的。爸爸和荣叔的合影、和师兄师弟在洞庭湖区分别前的合影,荣叔在美国华人区唱戏的戏服照、在台湾新竹的演出照,几十年前的照片过塑都给爸爸一本相册;这些,在儿子家里不见了,连同一些经典名著书、家人亲人的书信、瞬间成为永恒的照片和相册,不知谁应该承担遗失和损毁的责任?

看信中记得:北京开亚运会前,爸爸写信告诉荣叔好久到长沙,预定了宾馆,到时带一家人代替去看,信中有送礼物的钱爸妈负责。

在小吴门的宾馆,一家人三口见到了荣叔,送湖南特产湘绣熊猫十宝图和两幅熊猫挂绣。荣叔讲在洞庭湖区和爸爸妈妈见面,到老家修逝世父母的坟墓,资助侄儿侄女;向亚运会捐款,赠送一张亚运会开幕式票,顺便讲些随传教士到美国,在唐人街唱戏,后定居台湾新竹和生活,每月有多少养老金,等等。

书信中有分年月日和姐、妹、弟的,其中有明片信;还有儿子从湘雅医院出生到大学毕业的每年一本相册,和父母、姐妹弟的相册,和爷爷、奶奶、几位叔婶家、几位姑姑家、舅舅家、两位姨妈家的相册;翻看信时,有些相册和过塑的照片能见当时的青春容貌,再也不能看到的只能遗憾的在脑海回忆。幸父亲留下族谱,记录先祖三兄弟到儿子一代,国内有参军、有读大学在外省外地;国外有随国民党军队到台湾,有在台湾从政,在国外经商;电报电话时代有书信住来,如今用手机联系血浓于水的亲情。

中国历史上凭战争胜者为王建立的一家姓皇朝,有焚书坑儒、文字狱、株连九族;有狂风暴雨、地震、泥石流损毁房屋和家园;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是后人为诗人多次重建;长沙“文夕大火”后在古城墙上再建天心阁;北京的圆明园,当年英法联军抢掠和焚毁,断壁残垣是历史见证;这些地方的记忆,能让普通百姓对居住的房屋、家、家园的情怀!不至于重返出生成长的家乡仅是陌生的游客?或是眼见的异国他乡?地方建设中的征地拆迁,无论是企业的民事行为,还是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应依法依规;不应出现公民一家面对群体的强征强拆,造成公民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而法不责众!如媒体报道:官不依法,民怎能信法守法。

世界历史上有德国元首希特勒和他的团队发动侵略战争,建立集中营,屠杀无辜平民百姓;日本法西斯对邻国发动战争,实行烧光杀光抢光,在中国的东北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和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还有新闻报道: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波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明确区分罪过和责任。我问心无愧,我认为把纳粹的罪过归咎于我国人民和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公平的,罪过只能由希特勒等发动二战的战犯去承担。尽管我很早就离开德国(二战期间勃兰特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对希特勒上台搞法西斯主义,我也感到有连带责任。出任德国总理后,我更感到自己有替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社会责任。那天早晨醒来时,我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觉得自己不能只限于给纪念碑献一个花圈。我本能地预感到将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尽管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献完花圈后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就是下意识吧?所有这些,如拿破仑的名言: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拿破仑法典》。

经典名著书,在信息共享及时互动的电子文明时代,上网搜能阅读;家人和亲人之间书信,特别是现在的短信、互动号、视频,亲笔书写的家书尤为珍贵,能记忆当时的容颜、居住环境,当时地方和社会的习惯用语;每个人如一个点,进入一个人的世界能见家乡、地方、社会、国家,甚至有地球和宇宙;一张张瞬间成永恒的照片和一本本相册,记录那个人、那个地方、那个社会、那个国家发展的历史;书信一封封和相册中的一张张如出版的画册,如书籍中的一页页,如电影电视剧的镜头画面;杜甫诗史《三吏三别》,长卷绘画《清明上河图》,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辩护人》,歌曲《自由自在》,电视剧《好大一个家》,是先辈留给后代,当代人留给未来,共同留给历史的宝贵财富!

朋友,千万别误会?短文虽是写书、书信、照片、相册,也许拥有者对有些人无关重要,但对拥有和珍藏的人视同自己的生命!书、书信、照片、相册是给人信念、精神、传统、智慧和面对现实。每个人阅读的书是间接的经历和思考;每个人写的书信是加深家人的亲情和朋友的友情更有丰富个人的世界;照片、相册是记录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无论一时忘记曾经翻阅的书,或是亲人、朋友因意外离开,心里总是记着,中国有民族传统的清明节;现实生活的亲人和朋友在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团聚团圆。

居住的房屋也是家,家中的书和书信,过塑的照片和分类的相册,是否是情人?如有广告:儿子问母亲什么是爱?妈妈微笑:是陪伴守护一生!

每个人的出生是母亲怀胎十月、阵痛分娩、细心抚养长大;人是社会公民不但要感恩母亲的生育和父母的抚养,也应感恩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一起成长;如果一个社会不尊重宝贵生命、不关注生命健康、不重视环境污染,还有食品安全、社会公平正义,会出现一些人移民到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国家去,这些是否告诉:人是最宝贵的,每个人留下的财富,多少有参考和借鉴;在这些基础上,人有宝贵生命和青春才能创造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