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雅文化来扮靓我们的城市
喻建国
从会所打完太极拳回家的路上遇到清洁工,她对我说:“昨天晚上十二点过后不久,26号楼上一户人家的阳台起火了,晾的衣服全给烧光了,119也赶来灭火,这家人睡着了还不知道,要不是119及时赶到,后果真不堪设想,这全是燃放焰火惹的祸。”
据新华社四年前的一份报道:“
我家基本上在过农历年时从不燃放烟花,我的爸妈从来不燃放烟花,因此我也就从来不燃放烟花,我的两个儿子同样基本上在过农历新年时也不燃放烟花。在安全并且不扰民的情况下适度燃放烟花以增加节日气氛确实堪称中国春节的一种好风俗,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各种社会因素的复杂化,在春节期间燃放大量烟花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春节期间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首要问题。
今年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三十夜燃放烟花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就拿我家小区燃放烟花的直径为
春节期间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民俗,值得传扬,但是也有一些需要重新审视的民俗需要加以改变,在城市中居民聚居区域燃放烟花就该整治,在春节期间制造高幅度高频度的噪声,怎么能够成为一种中国春节之美呢,怎么能够成为中国春节的文明风尚呢。
大城市的管理是一门高端科学,大城市管理中的任何一个漏洞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大城市在每一个重要环节上的运转都是一次重大的战役。不久前的一次外滩踩踏事件为上海敲响了警钟,节日期间的热闹程度控制也是大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节日氛围和适度热闹如何掌握,这就需要用科学定量来控制,过热出事故和过冷无气氛都该排除在外。其实科学的一个重要展现就是其定量的准确性,就像医学上用药一样,药量过了要伤身体,药量不及,不能治病,唯有恰到好处,才能治好病又不伤身体。
热闹,对于农村,对于某些偏僻地区,平时始终极其安静,人们在隔了一定时期需要用热闹来刺激一下情绪,这是极其正常的。可是在城市,平时的烦声和噪音就已经对人的感官构成了足够的刺激,还需要用放鞭炮造成的热闹来刺激情绪吗。我想城市在节日期间更应该让高雅文化来熏陶市民,让高雅文化来扮靓我们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