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通道冷场和新闻热点转移不必为此纠结
李华新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11日对中央台记者说,我参加过几次两会,今年发现一个变化,经济话题受关注度下降,反腐和环境问题在上升:我2日到7日,在美国开联合国统计大会,我回来以后8日、10日都走过了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却没人理我。
马建堂的“吐槽”折射了两会的热点之变,部长通道的冷热对比也是提醒,缺乏问题意识,没有问题积累,很容易随热点的变化而转移热情,导致两会舆论场上的新闻失衡和话语泡沫。
其实对于部长通道的部长们的冷遇,这是在是一个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新闻本来就是不断追逐热点的,新闻的话题不会永远仅仅是局限在某位部长身上的,因此说,现在的统计局、安检局局长的遇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说作为国家的这两个部门没有新闻热点,实在也是这两位局长之幸,而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则是因为,这其中的一些不被追着询问的新闻,也实在是自己未能进入记者法眼的一个原因:这两个部长很平静,尤其是作为安监局长局长来说,你没有热点也是自然和正常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安监问题不存在。也不是说,人们的安全意识的淡漠,更不存在是社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
记者的蜂拥而至,让部长们很是头疼,而一旦无人理睬,就吐槽,也是是在是肚量小了些。两会舆论场的一个问题,记者们都扎堆关注环保部、发改委、教育部、卫计委这些“热点”部门,忽略安监、国土等部门。安监局长的求关注、求监督,当然不是让舆论和公众关注自己个人,而是期待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不能忽略安全生产。
可见局长还是愿意被关注的,一旦无人关注的滋味也不好受。而事实上,年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29万起,造成6.6万人死亡。只不过,在短短的两会期间,人们还是要关心那些必须要在眼前关心的事情,而这也并非是新闻忘记了安监局长的存在。新闻对于某些热点问题的关切很自然。而且是每年的热点问题的变化也是折射出社会的关注度的变化,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部长们在不在通道的顺畅抵达,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只是部长当久了,无人关注了也会“不自在”。安监局长被冷落,从某个角度看是好事,表明安全事故得到了遏制,近期没有发生伤亡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而出现了问题,新闻热点就会立马转移,这固然是说明了新闻对于新近新闻的关注度,也不是人们对于安全生产问题就不重视了。
两会舆论场上的新闻失衡和话语泡沫,新闻和热点同质化,需要关注的问题在浮躁的扎堆中被忽略,热点碎片化导致了议题的泡沫化。这其实也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部长们的吐槽,也是正常的。部长也是人,也愿意被关注和聚焦。只是两会真正需要关注的议题是什么,这也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事情,新闻的扎堆也是新闻从业人的对于新闻热点追逐的“习惯”。本来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因此部长们不应为此而纠结。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