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自称“弱势群体”暗藏啥玄机?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4日下午在发言时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过程中会伴生很多问题。当张建国说到“银行是弱势群体”时,现场哄堂大笑,包括参加讨论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4日新华社)

张建国行长称“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说法,着实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就在前几年的两会上,开发商代表也称自己为“弱势群体”,因为人家使出浑身解数公关官员拿地,盖房子时还要千万百计压低成本,销售的时候还要费尽心机搞炒作、玩噱头……多辛苦啊,可到最后还被广大群众骂“黑心”,你说屈不屈啊?

同理,黑砖窑老板也是弱势群体啦,那些劳工才是强者,不给工钱,他们就要闹起来,甚至还有媒体来曝光;“铁老大”是弱者,乘客才是强者,他们自己没本事、买不到票,凭什么要指责铁路部门呀……。笔者担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建国行长,本应着眼于国家金融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提出更好的真知灼见,而不应在全国两会上表达出对既将失去利益的担忧。如果大家争相效仿,全国两会岂不是变成行业利益诉求的年会了呢?

张建国行长之所以称“银行是弱势群体”,意图有三;其一,银行的确不容易。看看银行网点,基本上每天都是人潮涌动、队如长龙。前去办事的群众人山人海,可银行仅有屈指可数几个窗口在服务。俗话说“人多势众”,如此之少的银行职员,却要面对如此众多的客户,哪一边人多?哪一边弱势?“力量对比”很明显嘛,“银行是弱势群体”毫无疑问呀。

其二,每当银行一不小心犯了点“小错”,公众和媒体都会揪住不放,非要口诛笔伐一番,大有银行不道歉就不罢休的势头。前些年是许霆案,多大个事啊,却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无法兑现案,个别银行网点存款不翼而飞案,都使银行业成为民众诟病讨伐的对像。而张建国希望通过全国两会为银行业喊喊冤。

其三,张建国行长希望通过全国两会,不惜用夸张的言辞,以“诉苦”的姿态,希望接下去的各项金融改革的推动不要损害银行业的既得利益。不过,笔者认为,每年总有些代表委员,提一些不痛不痒的提案,明显是为提案而作的提案。但是比起那些无关紧要的提案来,利用全国两会竭力为自身的既得利益主张的意见,显然也已违背了全国两会的宗旨。

一些财经网友调侃表示,随着行长先生“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说法横空出世,银行和其他那些饱受诟病的行业终于有了自己的“先进理论”。那么行长先生究竟怕什么样的金融改革,动了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呢?

首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动,特别是央行这次降息,将存款利率存动上限由20%上调至30%,央行意图是让各银行充分参与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竞争中来。这就意味利率市场化改革到了关键时刻,银行业息差将大幅收窄。未来银行业绩要想保持不变,那只能着力于中间业务、零售业务以及金融衍生品等创新等方面上来。面对高息差时代的终结,行长先生当然心里不好受。

再者,存款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让民营银行、中小银行与大银行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表面上看,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了99%以上储户的利益,中央政府也不必为银行倒闭而背书。但实际上,存款保险制度一旦落实,将会使国有大行与其他所有制银行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因为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储户无论将钱存在哪个银行都会很放心,因为有了基本的保障。所以对既得利益群体来说,这项改革进程最好也能再慢一点。

最后,害怕决策层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的过度容忍和支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阿里的网商银行试营业的消息相继传出。与传统银行相比,阿里网络银行的最大区别是没有实体网点,没有总分支组织机构,并大量使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业务。

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崛起是对比较守旧的传统银行业是一个严竣的挑战。所以作为传统银行业的代表,行长先生当然希望互联网金融发展得慢点,再慢点,好让传统银行业做好充足的应对准备。

 

银行究竟是不是“弱势群体”?不该由行长先生说了算,该由民众来决断。从近年来,群众反映的银行服务质量差、乱收费现象严重、暴利过多等现象来看,要说银行业是“弱势群体”实在没人赞同。而在“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建国行长,对接下去的一系列金融改革表现了他的担忧,这倒不是改革会越改越差,而是改革最终会打破既得利益的蕃篱,使整个银行业与世界接轨。为此,既得利益者的些许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

 【银巴克】第一家纯房产抵押债权平台(100元起投,投资送20元现金—可提现)

 

   信立理财范儿,智赢梦想!(注册最高就送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