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的民生企业效益越来越好?
----吃饭时一群垄断民生的国企人员高谈阔论个人收入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晚上吃饭时竟然有几个年轻人在我们这桌,了解后才知道有供电局、供水公司和燃气公司的;更重要的是个个收入水平特高,因为他们都说自己单位的效益好。然而正是这几个垄断民生的产业,却使我们看到了我们作为公民难在民生上的舒心。因为我们如果舒心,那么这些垄断民生产业的单位就没有效益;也就是说这些代表政府垄断民生的单位舒心,所以我们社会的老百姓才在民生问题上闹心。所以一位大学老师说这些民生产业的人收入水平高就是推动中国民生问题的原因,所以政府与国企全部都忙这个暴利的平衡了;于是假冒伪劣的民生问题反而没有精力管了,这就是我们社会年年谈民生却还是问题不断的原因。
我们看到我们社会的民生产业全部是暴利,如供水供电供气没有一项是中国社会的优惠价;全部是能与国际接轨的最高价格。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社会的民生产业全部是极其暴利的社会主义特色;因为我们社会的民生产业全部是中国特色的卖方市场。因为资源垄断和不可替代的刚性需求,所以今天中国的民生产生无一不是叫老百姓闹心的产业;我们的电价越来越高,我们的水价更是阶梯高价;即使是与国际接轨的气,竟然通常是接涨快得很;接降因为中国特色而降不下来。至于交通、医疗、教育更是叫老百姓快速增加成本的产业,因为根本不会有人从民生中感觉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成本不高。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体制基本上不会将民生产业推向市场化解决,但我们的民生产生竟然全部是高得离奇的产业完全市场化;表面上看定价权在政府,但因为是国企所以价格的主导权成为了政府与企业狼狈为奸的产物。因为如果民生问题的定价权掌握在老百姓手中的话,我们今天的生活成本能够如此上升吗?
在我们社会与时俱进的民生产业还有移动与电信,它们同样是中国社会的垄断民生产业;也就是说这些新兴产业同样也不公平、公正。我们通过发改委的“揭黑”,才知道这新兴产业如电信与联通就借助先天的市场垄断地位占据了全国90%以上的宽带网络资源。同时这些暴利的新兴产业不是将资源用于提高服务质量,而是置千万用户的利益于不顾以“黑白名单”等价格歧视方式恶意打击竞争对手。这种严重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第71位;不及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但网络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到四倍。
是啊!我们每年两会就应该公开比较民生价格,如我们社会的电价是发达国家的多少倍;我们的水价是发达国家的多少倍,我们的气价又是发达国家的多少倍。通过这些系统比较,我们就会确认国企垄断这些民生产生的合法性。因为国企介入民生产业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使民获利。现在倒好国企不能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对外竞争,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垄断民生产业上;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垄断民生的产业基本上是每年效益翻番,所以这些产业的人竟然是我们社会收入水平最高的人;如石油石化、航空、高速公路、铁路甚至供暖、电网电力、电信、医疗、教育等行业中成为中国社会效益每年翻番的单位。表面上说这是为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际却是占用国有资源垄断民生;使中国的老百姓成为了冤大头,它不仅是没有惠及民生的问题;反而是降低效率、妨碍创新甚至损害社会公平产物。
在我们今天这个因为单位不同而福利两极分化的社会,最公平的事就是降低民生产品的价格;或者说人平均多少免费。如我们每个居民每月能免费的电是多少度,水是多少吨;还有气是多少升。如果使这些硬指标达到,老百姓还能感受到在中国社会还享受了多少民生福利。现在却是这些垄断国企利用民生连敛老百姓的财,因为他们自己快速暴富才是硬道理;这也是中国公民拿非洲的工资,却要支付比西方国家高出多少倍的生活成本;而且还是任人宰割的付钱。
我们现在不仅仅是完善民生产品的价格体系,而且民生产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也应该只能是社会平均工资以下;因为高收入水平者应该是外向型经济的产业,这样才符合社会的可持续稳定地增长发展。现在的我们社会是老百姓满世界自谋出路,然后回来再支付这垄断的高昂民生费用;这不仅不是建设完善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公平也违背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希望今年的两会能把国企垄断民生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彻底推动有关部门整顿深藏在民生产业与领域中的垄断现象,使中国人在中国社会生活能感受到民生的改善;让中国人从多年的民生闹心变成舒心,这就是我对今年两会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