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公式,巨大错误——《西方科学的败局》连载之三二


 简单公式,巨大错误——《西方科学的败局》连载之三二

31.简单公式巨大错误

质能公式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名公式;●有三个量的最简单公式;●使用百年的最常用公式;●影响巨大的最乌龙公式。这个具有“四最”的公式,通常被看成是科学的伟大公式。有三个原因,一是,有原子弹爆炸作证明;二是,出自相对论威名之手;三是,公式关系所说明的事情简单易懂。但是,当人们深深思考公式存在的错误及其恶劣影响时,就会惊讶地发现,在这种简单、常用、著名、影响巨大的背后,恰恰证明了写公式的人、用公式的人、信公式的人、吹捧公式的人,外表看似聪明的人实际上是一批智力不健全的人。

所有的人应当平心静气地想一想,能量是什么意思?质量是什么意思?这两个概念能混为一谈吗?若混为一谈会出现什么后果?错误公式会导致遐想,越想越离谱,为科学惹下大祸。有人见了泥菩萨就烧香磕头,明明知道是泥塑的,心里就是迷信它。西方科学也有这样一类人,见了数学公式就下拜,明明是中学的错误公式,却毫无怀疑之心。若问质量和能量在什么情况下相等?小品脑筋急转弯中有解答。问:“在什么情况下1加2等于4?”回答说:“在算错的情况下1加2等于4!”同样道理,质量与能量在错误的情况下才会相等。

 

凡物体都具有质量和电量,质量具有质量的场,电量具有电量的场,场是物的附属属性。科学不能混淆物与场,不能突破物与场概念的底线。场的速度与物的速度从形式上看无论多么相似,也是本质不同。若硬要把两种不同概念的速度塞进一个逻辑框架中,就会产生违反逻辑的“狭义相对论”,就会产生违反逻辑的“质能公式”。现代西方科学如果不懂这一点,掰不清物、场、速度、能量、质量等方面的概念,就别再吹嘘自己的科学思想有多么多么的智慧。

场速与物速有本质的不同。场无质量,不占空间,靠感应而传播。物体有质量,占空间,靠着力、质量、加速度等因素而运动。它们运动机制如此不同,这是自然规律所使然。场速在真空中是个恒量,一往直前。物速由于运动因素的变化,速度在不同时刻是个变量。在数学公式中对待恒量与变量是有严格区别的,若把变量换成恒量,立刻会发生质的变化,不合逻辑就会出现乌龙。

什么是能量?能量是指物体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细分析,是改变质量位移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可以看出,能量概念的核心是:质量位移。常说的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等等。这些“能”,最终都是转换成质量的位移,不存在例外。爱因斯坦把物速与场速(光速)混淆,还不觉得过瘾,又把中学的动能关系式,用恒速替换变速,使之成为:质量位移等于质量。是十分荒唐的错误。由于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平方这个数值极大。可以看成,即使是微小的物体,具有光速那样大的速度会表现出巨大的能量。但决不能理解为质量本身包含巨大能量(即质量具有巨大的质量位移)。

能量与质量两个基本概念有确切的定义,不能一见方程就磕头,乱了方寸。乱在哪里?能量一定是有质量和有位移两个条件,单质量不能体现出能量。现代科学更甚没有质量,没有质量位移,认为能量就可以深藏在“无”中。宇观、宏观、微观、规律是统一的,若混淆,在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里,粒子的质量与能量就会搅成一锅粥;在遥远的宇观世界里,暗能量、暗物质与可见物质就会搅出宇宙之迷。西方科学被爱因斯坦错误公式毒的团团转,晕头转向

一些科学家认为宇宙大爆炸,温度极高,没有物质只有能量,后来温度随膨胀而下降,能量转变成为粒子,这明显是中了质能公式的毒。中毒后,能量质量来回变,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西方科学在概念上没底线,可宇宙规律是有底线的。所谓的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温度等等一切能量形式,都是建立在推动质量的基础上的,决无空空如也之中突然蹦出能量那回事。我们说光有能量,光必须推动电子,电子带动原子,原子带动分子,这才能表现出能量。光在真空中遇不到电子,不交换能量,就会一直传播下去,这就是光在真空中保持恒定的原因。人的思维把能量概念错误地抽象化了,好似凭空就能出能量,反过来,两个电子一碰,划一道光就没了,这都是概念没底线的胡说八道,误导学子。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正反粒子说,凭空出现一对正反粒子,转眼一对正反粒子又消失在“无”中。这就是宇宙真空中的“无中生有说”。看,小小的错误公式,会放大多么大的错误,若不纠正,西方科学还会放大出更严重的错误。

 

中国的父母们,最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去抢钱抢地位抢荣誉,跑快点能抢先要是寻找科学真理,揭示自然规律,父母们,还有那些搞科学的人们,先弄清楚能量是什么意思质量是什么意思时间是什么意思空间是什么意思物和场各是什么意思,不能在基本概念一锅粥的情况下,糊里糊涂地往前冲,争先恐后到西方大学中去当西方科学大傻帽。

 

一切运动物体都有动能,拣起一块石头狗就跑,这说明在狗的眼里动能也是常识。人在中学时代都会把这种常识理论化动能关系式,告诉你与质量大小有关,告诉你与速度平方有关。16岁的爱因斯坦,因学习上有问题,中途辍学对动能常识把握得不扎实。十年后,在他26岁时,他把常识性的动能公式错误地改版为“质能公式”,其实这只是不扎实的笔误。光是场速,石头是物速,两个速度不能互换。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俗称张冠李戴。这好比是写了个错别字,爱因斯坦不过是写了一个错别公式。因为他不真正懂得石头具有动能的含义,所以才会把场速度(光速)的帽子错误地扣在石头脑袋上。

石头达不到光速,数学公式就不能划等号;从逻辑上看张冠李戴不合常理;从科学实验上看驴唇不对马嘴,概念上一塌糊涂。洛仑兹数学变换在光速与物速上犯了大忌,爱因斯坦拿来就用,造出狭义相对论,接着又造出错误公式,用恒量代替常量,结果冲垮了能量与质量概念上的界墙。信佛的人见泥菩萨就拜,成就了佛学。信公式的人见数学公式就拜,成就了西方科学。此乃人间真相也!

 

世界很奇妙!一个不能成立的错误公式为什么能与原子弹挂上钩呢?水汽分子凝成水滴时会放出能量,原子结合成分子时会放出内能,同样,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也会放出能量,这种能量叫结合能。天然放射性元素从原子核中能发出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速度很高,飞出的电子接近光的速度,这说明原子核内有巨大的能量(使电子质量高速位移的能力)。把原子核能,释放出来叫原子能。原子核质量很小内部有高速运动的能量,与质量很小含有很大能量不是一个概念,科学混淆了质量与质量位移这两个概念。人们把发现核能的功劳,双手奉献给了爱因斯坦错误的质能公式。人们常用这个公式去计算原子核中质量和能量的转换。竟然数值也八九不离十,因此人们都信以为真。

世界很奇妙!错误公式一定要付出错误的代价。西方科学为了研究基本粒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花费巨资搞了一个大型强子对撞机。在瑞士日内瓦近郊地下100米深处搞了一项环形隧道工程,有周长27公里的环形加速管,有1万多个世界各国科学家参与工作。这种对撞实验,粒子小的看不见,就用气室、泡室间接地看轨迹,轻的无法称量,就用能量代替质量。若去查查基本粒子表就会发现,所有粒子的质量都用能量单位“MeV”百万电子伏表示。说粒子质量范围很大,从0到90吉电子伏(G),说电子质量很小,只有0.5兆电子伏。说质子和中子很重,约为1吉电子伏。说最重的粒子是Z0,其质量为90吉电子伏。这就是质量能量分不清最直接有力的证据,不知粒子物理学家们会怎样进行狡辩。

最不可思议的是,被加速粒子碰撞后竟然产生出了大量在碰撞前并不存在的新粒子。用日本东京大学村山齐博士的形象比喻:“这就好像两辆小汽车碰撞,居然莫名其妙地冒出了载重卡车和坦克。”莫名其妙吗?这是科学奥秘吗?被爱因斯坦错误公式洗了脑,能量质量概念分不清,变成了傻科学家。不要以为科学都很聪明,西方科学很多理论真的很蠢,有时蠢得令人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