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字形组织结构形如一个“门”字(如下图),系一种基于共同价值和高层横向沟通机制,生产和经营纵向并行、相对独立运行的“条式”管理架构。“门”字形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门”字形组织结构中,高层管理成员仅有两位;
其二,生产管理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相对独立运行,分别由公司两位高层把控;
其三,公司战略规划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全局性问题由两位高层共同决策,两个体系的横向沟通经由高层完成。
譬如某鞋业公司,夫妻白手起家、筚路蓝缕,共同创办起一家皮鞋企业,由于夫妻二人能力各有所长,性格互补,自然形成“门”字形管理架构:性情温厚、性格稳重、懂皮鞋制作工艺的丈夫负责生产管理体系的运作,直管皮鞋厂;开朗活泼、思想敏锐、富于开拓精神的妻子负责经营管理体系的运作,直管市场营销部、批发部、财务部等经营性部门。

研究我国民营企业创业历史,夫妻拍档共同创业的情形还比较多。夫妻拍档共同创业许多都是白手起家,发展初期不具备招聘高层管理者的经济实力和企业声誉,客观上只能夫妻二人各自分担管理工作。如果夫妻二人性格和能力互补,实践中自然会形成“门”字形管理架构。所以说,“门”字形管理架构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公司创业和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存在,的确适合夫妻拍档共同创业的事业发展初期的公司运营管理需要。
民营企业由创业初期进入成长期之后,企业发展要求进行更大范围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优化配置,“门”字形管理架构与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格格不入,与现代企业治理理念背道而驰。它对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企业发展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门”字形管理架构直接影响公司高层人才的引进,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职业化发展。表面上看公司设有董事长和总经理各一名,创业夫妻二人分别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但实际上夫妻二人各管一摊,运行的是“双总经理”条式管理格局。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大多数高级人才都不会愿意进来,即便进来了担任类似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之类的职务,也是有职无责或有责无权,无所适从,根本发挥不了应当发挥的作用。
其次,“门”字形管理架构严重影响管理效率的提升。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壮大,“门”字形管理架构越来越显现出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相互割裂、管理活动横向沟通不畅、市场反应滞后、公司价值链难以有效整合的缺陷。
从企业规模化经营和持续性成长的要求来看,“门”字形管理架构必须变革,要根据价值链整合和流程管理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人才市场化和职业化为导向,走职业化经营管理之路。公司须完善管理职能,落实管理责权,逐步建立起一支职业化经理团队,以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