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汉阴被称“抱瓮之乡”。不少游客来汉阴探询“抱瓮之乡”的故事,追踪成语“抱瓮灌园”、“抱瓮羞机”的源头。这个故事,载于战国时代《庄子·外篇·天地第十二》之第十部分。后来,文人雅士多有论及,使古汉阴闻名于世。现介绍宋明时期几位政要文士有关“抱瓮”的诗文。
咏上竿技感抱瓮丈人 宋•晏殊
百尺竿头袅袅身,足腾跟倒骇旁人;
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
[注]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汉族,抚州临川文港乡人。集贤殿学士,宰相,兵部尚书。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有《珠玉词。北宋仁宗时,宰相晏殊主张清静无为,一次看了一场上竿杂技表演后,很反感这投机取巧的把戏,想起了“抱瓮羞机”的丈人,便写了《咏上竿技感抱瓮丈人》的七律悬挂在中书厅内。
赐 也 宋•王安石
赐也能言未识真,
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妨何事,
抱瓮区区老此身。
[注]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咏上竿技感抱瓮丈人》后有感,也挥笔赋诗一首《赐也》挂在晏诗之后。
抱 瓮 宋•秦观
搰搰抱瓮人,汒呼治其内。
仲尼为所轻,子贡无以对。
舍器欲还朴,为量固已隘。
苟得浑沌真,宁羞事机械。”
抱 瓮 漫 成 明•傅振商
抱瓮羞机事,补心托古瓦。
桔槔蕴深机,喜抱不轻舍。
谁知众任机,孤瓮名可假。
拙入自巧出,白马宁非马。
[注]傅振商(1573—1640),字君雨,明代河南汝阳西南人。任巡察御史,曾写过《汉阴感抱瓮漫成》、《回经汉阴对雨》、《和王安石》、《雾中望凤凰山二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