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早报曝光了中国“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名单。“一带一路”领导小组的“一正四副”是: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小组长,四名副组长分别为中央政研室主任王沪宁、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晶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0岁,被誉为“中南海第一智囊”的王沪宁,首次从幕后走到台前,其仕途前景、“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改革发展的关系,备受世人瞩目。
另据专家分析,其他三位副组长高调履职,更加凸显“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非凡。汪洋在国务院主管经贸、农业等事务,也负责扶贫、对外援助;杨晶则从国务院层面协调各个部委以及各个地方的规范与做法;杨洁篪负责外交事务,以及国内政策与外交政策的对接。为此外媒推断,“一带一路”发展蓝图涉及的范围和层面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对外援助、人文交流等,需要中国国内的协调,也需要和沿线国家沟通磋商,四名副组长的负责业务正好涉及这些不同的领域。
王沪宁虽然祖籍山东莱州,但沪、宁(上海、宁波)成长经历,从江泽民时代开始,连续辅佐胡锦涛、习近平三代中共元老,让其成为事实上的“绍兴师爷”。如果说“绍兴师爷”王沪宁运筹帷幄,那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就是决胜千里。“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出台,标志着“一带一路”引领中国梦走向亚太梦,国家战略发展到国际战略,从此中国将正式开启国际外交新篇章。
习近平2013年9月和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外交既定方针。抚今追昔,其实当我们回顾中共外交路线时,“一带一路”显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前身应该是“一大片、一条线”战略。
所谓“一大片、一条线”战略,是指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外交路线,这条外交路线应该是毛老大首创的。“一条线”是指按照大致的纬度划出一条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一大片”是指团结这条“线”的外面的国家,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从此中国外交路线开始改变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来处理国际关系。
为什么毛老大要提出“一大片、一条线”外交战略?用一句时髦的外交辞令来说,叫做“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50年代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路线,团结苏联抗衡美国为首自由世界。60年代中苏交恶,中美继续为敌,中国外交路线为“两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导致中苏关系跌到了谷底,苏联成为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同时,这件事也使得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看到了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两个大国的不和,加上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以及苏联实力的急剧膨胀,迫使美国战略开始调整,因此,在此种国际格局下,毛老大提出了“一大片、一条线”的外交方针。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后来中国外交取得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成就。首先是中美建交,开启了中国和美国友好的大门,这为中国的国家安全创造了良性的外部环境,改变了“两只手打人”、“腹背受敌”,中国独立面对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局面。从此中国就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安全威胁。其次,由中美建交带来了中国与美国盟友建交的高潮。最后,中国进入联合国,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开始发挥影响,更加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为什么说“一带一路”是“一大片、一条线”升级版呢?如同我们过去“一大片、一条线”要拯救全人类一样,今天做了中国梦之后,当然要接着做亚太梦,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中国政治惯用的意识形态领域中。
众所周知,毛老大提出的“一大片、一条线”外交战略在文革年代,因此不可避免会打上文革印记。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表面上为摆脱两面受敌,毛老大提出联合美国与强敌苏联斗,但毛骨子深处反资本主义,反美霸权主义思维并没有根除。当然在马列宇宙理论意识形态指导下,这也是绝对无法根除的。中美联合斗法,苏联是最大的失败者,后来苏东波的解体与毛老大“一大片、一条线”直接相关。但是再后来,“一大片、一条线”的恶果也不断显现,毛全力支持的所谓第三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特别是对东南亚输出革命,导致直到今天,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外交军事扩张路线还心有余悸。
由此我们就弄明白了,为什么李光耀要终身反对共—产政治?为什么柬埔寨要彻底清算波尔布特极权政治?为什么越南要不惜一切改革政治?为什么美国一提出进军亚太,东南亚国家会普遍欢迎?其实这与中国“一大片、一条线”外交路线失策息息相关。“一大片、一条线”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游戏,与意识形态斗争联系紧密。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表面上看是拯救亚太经济,但中俄抱团取暖,与美国为敌,恍然又是新一个“一大片、一条线”版本,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政治戏码若隐若现。那么作为 “一大片、一条线”升级版,今天习李“一带一路”计划,未来执行效果又会如何呢?
最近传出的消息是,博鳌亚洲论坛,习主席强调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中国梦、亚太梦想就是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至3月31日截止日,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一带一路”亚投行的国家已经达到30个,另有12国还在走程序。今天“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履新,加上原财政部副部长的金立群可能成为亚投行的第一任行长,大戏已然开演了。
亚投行的轰轰烈烈,难以掩盖美国政府的冷面孔。尽管中国政府高调向世界宣布,在共建“一路一带”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但所谓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还是免不了世人诟病。资料显示,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近来面临经济不振的主要原因,就是资本、技术(制造业方面)、劳动力严重过剩,造成国内经济萧条。中国必须输出资本,输出技术,输出劳力,才能挽救目前和今后经济危机。由此可见,“一带一路”计划,首先就是中国政府自身经济复苏之道。“一带一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对外援助、人文交流等,需要中国政府自身的发展协调,更需要和沿线国家沟通磋商。
过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输出资本,往往是通过掠夺发展中国家资源、劳动力,甚至通过战争手段解决危机。一个大国的崛起,对于劳动力问题来说,中国有的是,但对于资源能源问题来说,恰恰是中国的短板。21世纪用战争手段解决危机显然不合时宜,也违背中国政府向来不称霸战略。那么如何解决资源能源危机呢?“一带一路”计划,显然是解困良药。走和平之路,通过 “一带一路” 共同发展,才是摆脱国内危机,同时走向亚太共同富裕之道。
现在问题是,如此美好的中国梦、亚太梦“一带一路”计划,国际社会为什么会顾虑重重呢?其实这与中国现行的内政外交政策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的外交政策,近年来一改过往“韬光养晦”策略,更多表现为咄咄逼人。“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高调出台,中日钓鱼岛之争的高调出击,中越、中菲南海争端高调出航,此外,海军护航常态化,军费连年大幅增加,尖端武器频繁研制,二炮部队多次亮剑,中俄准结盟高调军演应对美日……为此国际舆论难免议论纷纷。“一带一路”计划,一些沿线国家更多表达出对中国外交战略背后的军事意图与地缘政治意图的疑虑。
中国的内政呢?经济发展问题,民生保障问题暂且搁不谈,近年来意识形态问题发杂化,就引起了国内国际媒体的高度警觉。所谓“两个三十年都不能否定”,所谓“四项基本原则”100年不动摇,所谓“不走老路、不走邪路”,所谓“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所谓高校严禁“西方价值观”……习李新政意欲何为?未来不是在融入国际社会,而是在步步为营,与民主世界划开一条鸿沟,渐行渐远。此情此景,发展下去,毛时代国内阶级斗争、文革运动必将再次重演,“三个世界划分”、“ 一大片、一条线”外交路线又将死灰复燃。如此这般,一个不可捉摸的大国强势崛起,东南亚小国岂有不警惕?国际社会如何能放心?!
“一带一路”战略,如果我们再深入从历史挖掘,应该与中国古代汉唐盛世相关。汉唐古丝绸之路,后来的郑和下西洋,确实给相关国家、地区人民带来了福祉。这一切得益于汉唐文化的“包容性”,大中华经济的辐射作用。今天尽管某些专家为了“一带一路”涂脂抹粉,千方百计避开“马歇尔计划”意识形态纠缠,对外宣称中国是全心全意为亚太各国谋利益的,但是,今天的中国所缺乏的就是汉唐文化的“包容性”。大唐时代没有意识形态之争,国内推崇的是诸如魏征一样的“法家拂士”,国外崇尚的是唐玄奘一样的共荣发展,世界走的是孔孟“大同”之道。而今本朝国内政治,对于“法家拂士”——异见人士,时刻琢磨着用诸如“嫖娼”等手段严厉打压,连起码的人生保障都难以提供,何来汉唐文化的“包容性”?而在经济发展对国际辐射作用看来,为了攫取资源、能源不择手段,伊拉克、利比亚抢油故事,更符合现实的中国政治。由此全国人民都忧心忡忡,世界人民如何放宽心怀?!
“攘外必先安内”,强国必先强民。只有开放民意,让人民得以自由思想,民主选举,才是追思古人,学习外人,安抚国人,步入世界民族强林之道。普世价值、民主宪政、基督文化,是人类社会几千年发展伟大成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不是环球等媒体所言的“扳倒中国”的“三股势力”。尽管今天中东、北非等地民主运动遭受挫折,但这与各国情况特殊性有关,不代表普遍性,不能代表永久性,更不能成为现实中国拒绝民主政治的借口,就像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样。100年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斗,就是为了追求民主自由幸福生活。由此来说,古为今用,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应该学习的正是汉唐文化的“包容性”;洋为中用,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应该吸取的正是普世价值的精髓。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国际歌》唱了100多年,我们应该理解其中的自由民主精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亚太梦最终也是亚太人民的梦。无论是中国梦,还是亚太梦,实际上都不外乎一个共同的心愿,让梦想走进现实。如果政治家们奢谈的梦想跟每个国民没有任何关系,那么再美妙的梦想也不过是空想,并将变得毫无意义。中国不可能成为救世主,“一带一路”战略也不可能拯救亚太。亚太国家的发展,终归还是靠亚太各国人民的。我们要做的事情,除了经济上开辟亚太“一带一路”发展外,更重要的是政治上、文化上也要开辟“一带一路”,融入普世之路,融入民主宪政之路,中国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一片一线"到"一带一路"中国该如何转型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