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投资者必须建立的底线


 文/张从忠


1930年,乔治索罗斯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4年后,纳粹入侵了匈牙利。但索罗斯却说纳粹占领匈牙利的那12个月,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每一天都是新的、刺激的(而且是危险的)、冒险的。作为纳粹占领区的犹太人,被发现后只有一种结局:死亡。而索罗斯只有一个目标:生存。这也是他一生的投资策略。

索罗斯一家没有进入纳粹的死亡集中营,应该归功于索罗斯父亲生存的本能。多年以后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写道:在我青春年少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上了一生都不会忘掉的一课。我很庆幸有那么一个深谙生存艺术的父亲,他曾作为一个战争逃犯熬过了俄国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服役于奥匈军队的蒂瓦达索罗斯被俄军俘虏并押送到了西伯利亚。他越狱逃离了战俘集中营,但俄国革命已经演变成了内战。红军、白军、土匪团和流浪的外国军队相互残杀,也屠杀任何妨碍他们手脚的无辜局外人。在逃向布达佩斯的三年中,蒂瓦达索罗斯只有一个目标:生存。为了活下去,他做了一切他必须要做的事,不管有多么痛苦。他的这段经历令年轻的索罗斯着迷。

1944年初,德军即将战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苏军正向东方挺进,盟军也在意大利站稳了脚跟。3月份,从战争开始就同希特勒站在一起的匈牙利,开始想办法同战胜方议和。为防止东线出现漏洞,纳粹侵占了匈牙利。当时,匈牙利是中欧地区仅存的一个犹太人社会。匈牙利的一些犹太人以为纳粹永远也不会侵略他们,也不相信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传言。而当纳粹到来时,他们又认为“那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这里的”,或者想:反正战争将在几个星期内结束,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无所谓。但是,蒂瓦达却不这么想。在纳粹入侵前的那几年,他已经将他的大部分财产变现了。这是个聪明的做法,因为纳粹和他们的匈牙利同党很快就没收了所有犹太人的财产。蒂瓦达为全家购买了假证书,在战争结束前,乔治索罗斯化名桑德基斯,他的大哥保罗以约瑟夫巴拉兹为名开始了新生活,他的母亲则伪装成了朱莉娅贝森耶。通过帮助一名匈牙利官员的犹太妻子,蒂瓦达让索罗斯成了这名官员的教子,还为家庭每一名成员都安排了不同的藏身之处。

“那是我父亲最显身手的一段时光。”索罗斯说。因为他知道怎么做。他明白当时的形势,他知道一般的规则是不适用的。遵守法律是危险的,藐视法律才是生存之道……那对我的一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因为我从一位大师身上学到了生存艺术。索罗斯总结说:“这对我的投资生涯也有一定影响。”

在市场中,生存是指保住资本。索罗斯在纳粹占领匈牙利的时期打下了他的成功基础。在积累了数十亿美元的财产,生存已经明显不是问题的时候,“他仍然在不停地谈论生存问题,”索罗斯的儿子罗伯特回忆说,“考虑到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是很令人迷惑的。”

索罗斯说:“你认为我为什么会赚这么多钱?现在我可能没有危机感,但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如果再次面临那种处境(身无分文),或者说如果再次面临我父亲在1944年的那种处境,一种让我无法生存下去的处境,而且我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状态也不再这么好,我就会失去勇气,你知道。”对索罗斯来说,一笔投资损失,不管是多么小的损失,都像是退向生活“底线”的一步,是对生存的威胁。

《塔木德》说:“仅仅知道等待和忍耐,不是真正的聪明。”尽管犹太民族最善于等待和忍耐,但他们的等待和忍耐是有原则的。他们最善于计算,如果认为某生意确实有利可图,他们就会耐着性子静候时机;但是,犹太商人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情,一旦他们发现某生意不合算时,即使是投资再大,也要想方设法收拾败局,不用说三年,哪怕是半年也不会继续等待,他们会断然放弃“赚大钱的机会”。

  犹太人在某项投资决定后,一般会制定投资一个月后、两个月后和三个月后三套计划。一个月后,即使发现实际情况与事前预测有相当的出入,他们也丝毫不会感到吃惊,仍会一个劲地追加资本;两个月后,实际情况仍不大理想,便进一步追加资本;第三个月后,若情况仍与计划不符,而又没有确切的事实证明将来会发生好转,那犹太人会毅然决定放弃这桩事业。所谓放弃这桩事业,也就是放弃迄今为止全部投入的资金和人力,甘心认赔。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唉声叹气,尽管生意不尽人意,但也比在一堆烂摊子中大伤脑筋、进退两难要强得多,而且是及时悬崖勒马,否则情况也许会更糟。犹太人这种适可而止、见到大势不妙便掉头的做法,给我们的启发是:在商场中要学会随机应变,否则只能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