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旅游实践心得专栏】关于开发厦门闽台古镇景区的初步方案


关于开发厦门闽台古镇景区的初步方案

张建平

   闽台古镇景区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背山面海、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经集美大桥或厦门大桥可直接通达。

   集美区文体旅游局与后溪镇政府协商规划,以“政府主导、民企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特邀请台商洪明章先生(现任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之中国永定初溪土楼博物馆馆长等职)组建公司、奉献文物、牵头开发“厦门闽台文化民俗古镇”,简称“厦门后溪古镇”,初步方案如下:

   一、景区资源分析

   据专家考证:清康熙元年,清政府实行“迁界禁海”政策,下旨令施琅将军督造城池,命名“城内”,亦称“霞城”。距今350多年的古城池呈椭圆形,原东西宽150米,南北长200米;东西南北设立四座城门(仅存拱城门),分别设置“佛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上帝庙”等四座古庙护卫城池。

   与临海门相邻的城隍庙不仅是台北霞海城隍庙“主庙”,更是台湾地区所有城隍庙公认的“太主庙”,成为两岸亲情相通、民间信仰相融;闽台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佐证。

   古城内一条老街贯穿南北,旧时街貌依稀可见。一栋闽南韵味浓郁的五落大厝经文物工作队鉴定系清代早中期建筑,外观朴实大方、文化历史悠久,乃厦门区域不可多得的大型民居古厝,享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二、景区开发理念

   二十一世纪,我国已进入高速城市化发展的新时代,传统的走马观花式旅游逐渐演绎成为文化观光、休闲体验的现代复合式旅游需求,人们渴望原生态的旅游方式。

   如火如荼的厦门旅游产业在跨越旅游强市的进程中,需要极具“多样性、独特性、优质性”的稀缺文化旅游资源的互补。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突出文化、保护生态”的原则,抢救开发保存基本完整的“城内”古城池,不仅填补了厦门无高端文化古镇景区的空白,而且依托古城池的还原,对闽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三、景区景点规划

   厦门闽台民俗文化古镇景区由“后溪古镇景区;闽南土楼景区和游客聚散中心”等三大板块组合而成,其中:

   1、后溪古镇景区包括:古街、古庙、古民居、城门遗址、小吃购物一条街、闽南民俗博物馆、海峡两岸博物馆、民间宗教文化馆、地方戏剧文化馆、中国茶艺文化馆、沿海渔村文化馆、后溪侨乡文化馆等项目。

   2、闽南土楼景区包括:烽火台、迎宾古牌坊、闽南圆土楼、生肖文化广场、官杆文化广场、天灯文化广场、土楼建筑展示馆、闽台姓氏博物馆、闽南名人文化馆等项目。

   3、游客聚散中心包括:生态停车中心、游客接待中心、餐饮住宿中心、购物娱乐中心等待建项目。

   四、景区主题定位

   1、主题定位:金门厦门门对门、平溪后溪溪对溪。

   2、形象定位:游后溪古镇、观平安土楼;              

拜城隍古庙、品闽台文物;            

赏歌仔戏曲、飨闽南美食。

   3、目标定位:国家4A级旅游区;“城内”国家文保单位。    4、功能定位

   ⑴文化之旅:构建后溪文化古镇原生态旅游目的地。

   ⑵宗教之旅:构建两岸信众的精神家园和信仰圣地。

   ⑶休闲之旅:构建闽台多元化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5、市场定位

   ⑴基础市场:“闽台港澳”以及周边三小时交通客源市场。

   核心市场:“长三角”“珠三角”六小时交通客源市场。

   ⑶机会市场:“日本、韩国、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五、景区建筑风格

   1、后溪古镇建筑风格:

   凭借三百多年前清朝古建筑的造型语言,以“条石青瓦、

木作结构、挑廊挂柱”为主基调。采用“修旧如旧、建新如

旧、尊重历史”的严谨规划进行因地制宜地二次深度开发。

按照“宜低不宜高、宜土不宜洋、宜淡不宜浓”的准则,大

肆“修复古城门、修盖古民居、修缮古庙宇、修筑古街道、

修造古水井……”,倾心营造典型的闽南古镇精品人文景区。

   古镇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砖瓦、每一滴清泉、每一处

细微的雕琢修葺都蕴藏着闽台文化历史的记忆,造就和丰富

了后溪古镇难以复制的旅游观赏内涵与文化体验价值。

   2、闽南土楼建筑风格:

   2011711日台中市长胡志强先生在接受中央四套节

目主持人桑晨女士的访谈中表示,决定在台中仿造福建大型

圆土楼,借以振兴台中旅游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毋庸置疑,遍布于闽南华安、南靖地区的众多大小不一

的方圆土楼是闽南建筑文化的最佳代表作,以绝无仅有的生

土民居古建筑享誉海内外,2008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为人类社会揭示了闽南人创造文明的历史见证。

   一直以来,因为土楼的数量众多、分布广阔,且路程较

远,使广大商旅游客因时间的纠结,不能够全方位地欣赏闽

南土楼建筑的博雅精致和全身心地领略闽南民俗文化的博

大精深,“来去匆匆”成为土楼旅游者的一大遗撼。

   专家预测:若在后溪古镇“原汁原味地创新移植”一座

集远古与现代土楼建筑精华于一体的东方古堡——“平安圆

土楼”,将形成闽台古镇景区的最大亮点而成为厦门旅游精

品线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景广阔、价值连城。

   诚然,真实地仿建一座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的千年土楼

并非易事。所幸洪明章先生于2004年至今成功参与永定初

溪土楼的开发,对土楼建筑的神奇与奥秘颇有研究与心得。

   3、游客中心建筑风格:

   鉴于“城内”古城池抗击海盗侵扰、军民安居乐业的军

事用途,景区游客中心与验票牌楼的建造可采取与“城内”

相辅相成的古城、驿站、酒肆的形式。外土内洋,墙面大胆

的采用老旧青石、青砖或河卵石等天然元素垒叠而成。选材

自然环保、闽南韵味十足;墙上旌旗飘扬、城门清兵威武。

   进入城门,两旁高达二米、身着清服、手持宝物的十二

生肖石雕群拱手迎宾、惟妙惟肖;稍远处数十根文武功名柱

林立于东方古堡——平安楼两边,俨然在向人们解读和诠释

“闽南文化”与“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六、景区运作方式

  (一)统一规划

闽台古镇景区三大板块的“策划大纲、总体规划、修建

性规划、景观与建筑设计”以及“道路系统、标识系统、智能系统、监控系统、排污系统、绿化工程、水电改造、背景音乐、配套设施”等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

   《关于开发厦门闽台古镇景区的初步方案》经各方多次商讨同意由公司负责起草;“平安圆土楼”由公司规划建造。

  (二)职责承担

   1、后溪古镇景区:

   “四大城门修复、城隍古庙扩建、标准路标设置、老街

修复改造、道路公厕修建、污水垃圾处理、水电夜景工程、

监控系统设置、背景音乐配套、休闲设施更新“等项目由政

府承担修建完成后移交公司经营,管理费由公司承担。

   景区范围内的公共设施、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权由公司

与城内村委会签约,经后溪镇政府公证生效;闽台博物馆等

七大展馆所需要的几十户民居场所的租用,包括餐饮、购物

等场所的民居租用概由公司与民居户主签约并承担租金,协

议经村委会公证生效;七大展馆的全部文物由公司提供。

2、闽南土楼景区:

建造与城内古城相宜的军事性“城墙、牌楼、烽火台、

天灯广场、生肖广场、官杆广场”等配套项目由政府承担建造完成后移交公司经营管理。其中“迎宾牌楼、十二生肖石雕群、二十根功名柱”等古旧文物由公司提供。

东方古堡式的闽南圆形土楼“平安楼”:直径50米、高4层,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楼内按中国传统《易经》八卦原理布局,每卦关起门户自成院落;打开门户全楼贯通,共设208个房间。在向游人展示远古生土建筑环形土楼“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防火防潮、通风采光、节能环保”等功能的同时,隆重展出“闽台文物博览、闽台姓氏渊源、闽台名人文化”等图文并茂、文物对照和中英文解说的极有厦门、台湾、泉州、漳州地域特色的闽南民俗风情风貌。

平安土楼的“规划、设计、建设、装饰、布展”等项目资金由公司承担,土地由政府无偿划拨,产权归属于公司。

3、游客聚散中心:

“生态停车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中心、购物娱乐中心”的建设资金及景区旅游地产的发展由政府承担。

生态停车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后移交公司经营,管理费由公司承担,两“中心”的产权归属于政府。       

(三)利益共享

 1、门票标准:后溪古镇景区暂定30元;闽南土楼景区

暂定50元;门票收入归属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香火归属:为确保景区的经营秩序,由政府、村委、公司共同管理城隍庙等四座古庙,日常管理交由公司负责,香火纯收入按政府50%;村委30%;公司20%的比例分配。

3、服务中心:停车费按厦门物价局规定收取,公司用于人员、绿化、维护等专项成本支出;餐饮住宿中心、购物娱乐中心及相关旅游地产业由政府物业公司全权经营管理。

综上所述,闽台古镇景区的战略定位标准:“主题定位必须标新立异;形象定位需要特色鲜明;目标定位应当品牌响亮;功能定位着重内涵深厚;市场定位讲究出奇制胜”。

以市场为纲,制定景区的经营决策;以人力为本,提高景区的管理效益a;以合理的景区整合治理模式,创新提振集美旅游综合经济的发展。假以时日,闽台民俗文化古镇景区必将成为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知名旅游目的地

201238

联系我请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