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星自信


  这是2012年父亲节时的一篇旧作,现略作修正,并插图片,重新发表。

  2012年老父亲96岁,算是高寿。在家常叫父亲“老爷子”。在父亲节,看望老爷子自然是儿女“必须的”。每次回家,都有兴奋的事情。这次回家,感觉老父亲生活质量很好,活得很健康、很自信。老爷子让我深刻理解了“活着的味道!”

  记得上次回家,是在老爷子过生日的前几天。我们弟兄相约,在家里商量一下为老爷子过96岁大寿的具体事情。就在那一次,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条在建的“新道路”,笔直笔直,尚在铺设路面中。经过询问,原来这是通往新建甲醇厂的道路。这个新建的厂子,就在我们村旁。对有新建道路,我很惊喜。当时,我和爱人就说,估计在下次回家,就可以走上这条通往蒲石的“康庄大道”。果然,如今这条“康庄大道”路面铺设已经完成。我们下高速向右转,大约5公里,左转即进入这条“康庄大道”。

  我的老家在蒲城县龙阳镇蒲石村,坐落在洛河西岸(洛河东岸即是大荔县)。1970年代,蒲石村因蒲石火车站、蒲城氮肥厂、蒲石棉站、蒲石粮站、蒲石地段医院而名声远扬。蒲石村与西安相距120公里。我大学毕业后,工作在西安。1980年代,回老家探亲,因道路弯曲、凸凹、泥泞而颠簸,每次需要4-4个半小时。到1990年代,西安-临潼高速公路通车,每次回老家时间需要3个多小时。之后,临潼-渭南高速公路通车,每次回家时间缩短至2个多小时。再后,西安-韩城的高速公路通车,从蒲城出口下高速,在转蒲城-大荔公路,回到老家总约2小时。

  现在,这条“康庄大道”通车后,从蒲城出口下高速,由原来左转改右转,上“渭清路”约5公里,左转不再走“蒲大路”,直接上“康庄大道”,穿越邻村下寨至蒲石。原来下高速后,回到家需35-40分钟,而走“康庄大道”只需15-20分钟。如今,每次回老家,一个来小时。由此看来,我的家乡已阔步迈入了“高速时代”。

  高速公路之便利,是世代沧桑之巨变。我家老寿星,即将经历100年,也是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悠悠岁月,漫漫人生。从20世纪上半叶国民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烽火连天;到1949年新中国创立,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再到20世纪后期人民公社倒塌,实行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再到21世纪初期,中国加入世贸,中华民族强势崛起。见过经过,一连串的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老爷子真切感到:“现在国家真能、办法真多、手段真大。”老爷子常常感慨:“现在的世道真好,以后肯定会更好!”老爷子是一个内心坚定,幽默风趣,具有超级自信的人。在90岁那年,父亲曾说:“前面的90年白活了,现在从1岁开始活起。”最近,有人看老爷子身体依然硬朗,便算计说,老爷子有109岁阳寿。父亲对此也坚定不移!

  老爷子从生计困顿、吃穿发愁的时代,进入物质充裕、衣食无忧的时代,走过一般而又不一般的人生。自母亲去世后,已是八十高龄的老爷子,从村东头我二哥家搬到村西头我大哥家生活,由此我大哥担起“首席孝子”重担。不在身边的子女,自觉自愿承担老爷子部分生活费用。我出来得最早,离家最远,情况也最好,自觉自愿负担多一些。每次回家,给老父亲拿吃货、拿生活用品,拿零花钱,这是“必须的”。现在,孙子们也长大成人,大数已参加工作,成了“挣钱的人”,没有多有少,都会给爷爷带礼物、送小钱。老爷子身体好,加上一辈子节俭习惯,花钱的地方不多。拿的东西吃不完,给的钱花不完。每年过年,老爷子还要给重孙辈发压岁钱。

  按照“惯例”,回家之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先是寒暄、聊天,然后是陪老爷子打麻将,打完麻将一起吃饭。最后将要离别的时刻,我会把老爷子叫到一旁,把钱悄悄塞进父亲的口袋。这很像当年我上学或是外出,父母给我塞钱的情形。那个时候,家里孩子多,怕这个多那个少,给钱的事,多是秘密。如今,子女多,我给父亲钱多,也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因此,也多是秘而不宣。但这次我给父亲钱,老爷子没有接,而是低头摇手。老爷子说:“娃呀,我有钱,花不完,我不需要钱,以后你再不用给我钱了!”老爷子不无自豪地说:“现在,我活一年,能挣3000多块。”初听这话,我纳闷,不解其意。后来,回味老爷子的话,我打电话回老家,问我大哥:“大昨天说他‘挣钱’,挣的都啥钱?怎么一年会有3000多块钱呢?”电话那头,大哥很细心的说:“现在年龄90岁以上的人,每月200元寿星补助;60岁以上的人每月60元养老保险;咱家是三门峡库区移民,每月每人50元移民补助款。三项加起来,大一月领310元,这些钱都在本本上。一年12个月下来,总计3720元。”在我父亲那一辈人看来,这3720元可不是小数字。况且,祖祖辈辈闻所未闻,想所未想,靠“长寿就能挣钱!”为此,激动与自豪,奔走相告,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近,还有一些事情,让老爷子更高兴、更自信,更有滋有味,笑在脸上,乐在心里。今年春节过后,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一位年轻候选人胜出。新“村长”有魄力、干劲大,雷厉风行,敢于碰硬,誓言建设“新蒲石”,敢叫村貌“换新颜”。半年时间,村内沉积几十年的垃圾山被搬走,4米宽的水泥路替代了世代相续的泥水路、扬灰路。村上绿化方案正在编制,即将展开村庄林荫化行动。如果进展顺利,蒲石村将摇身变脸,蓬头垢面“破烂村”将转变为道路硬化、街巷绿化、村貌美化、村容整洁的“新蒲石”。村里正发生的变化,老爷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老爷子说:“村里的路修好了,就和城里的马路连上了。你们再回来了,车就能在村里来回转圈圈。不起灰、不粘土,即是下了雨,鞋子也不粘泥了。”老爷子是蒲石村年岁最大、寿数最高的老人。2011年春节以来,村上“高干”也常来家里看望老爷子。2012年给老爷子过96岁大寿时,村上党政“一把手”,书记和村长到场贺寿。在老寿星看来,村上“高干”是村里最大的官,村上两个“一把手”到场祝贺,要比外面单位来人祝贺重要得多!老爷子高兴地说:“这是几代人坚持做好人、做好事修来的大颜面。”

  聊完天,打完牌,吃完饭,吃完西瓜,送完村主任,大约下午4点来钟,我们准备起身返回。老爷子似有不舍,像以往一样,伫立门头,挥手告别。我心中祈祷:“愿父亲高寿能过百!”默默念叨:“尽孝自是儿本分!”父亲高寿,子孙自豪,子孙骄傲!一些朋友,也常羡慕我们是幸福之家、长寿之家。父亲的今天,也许预示着我们的明天!为此,我们感到振奋!

  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是硬道理”。其内含着这样的逻辑:对每一个体而言,“多过生日是硬道理”。对于全社会而言,“提升平均寿命是硬道理”。这是显而易见,不正自明的“硬道理”。我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不知道父亲寿命几何?但我预见父亲寿命过百,祝愿父亲寿比南山!

  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重要的坐标参数。祝愿每一个人健康长寿,将两位数的生日过圆满,然后接着过三位数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