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A股化”(繁体版)已经由香港天窗出版社出版,在香港、澳门和台湾等使用繁体汉字的海外市场发行。本篇为部分内容摘录。
第一章 港股会不一样了?
港股行情真得在改变!
这不是哗众取宠的故作惊人之语。事情确实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其实过去一直发生,比如港股上市公司上的中资股数量和总市值早已翻越了50%这条中间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主要上市企业来源地。而真正的爆裂式变化则发生在今年,就在耶稣复活之后,4月8日港股成交量突破2500亿,恒指冲过26000点,港股通额度全部用尽。港交所(00388)市值勇冠全球上市的交易所。媒体高呼港股大时代!
从港交所的日线图上可以看到,从2014年10月开始,直到2014年1月,每日成交量已经明显高于其他时期(下图成交量图上的两条竖直线之间)。而真正爆发期时从3月30日开始的(上图左边第一个箭头),从4月8日开始(第2个箭头),连续价格连续上涨,成交量从过去的平均六七百亿港元,已经上升为每日2000亿港元以上的新常态。港交所股价也涨至300港元左右,在半个月涨了60%以上,攀上历史新高度,堪称大时代的领头羊!
标志着大盘强度和估值水平的恒生指数,也勇猛跨过曾经数次无法攻克的25000点瓶颈线,而国企指数由于和A股具有更强的关联性,从3月底的12000点涨到了14000多点。这还只是开端,因为事实上,从中国证监会3月底宣布放行内地股票投资公募基金(相当于香港的共同基金)可以买卖港股,此时尚未有公募基金完成针对投资港股基金的募集,所以来自内地的资金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的“先头部队”,公募基金“大军”还在集结之中,预计在年中会有数千亿资金南下抄底港股。而欧美资金也在大量融入
港股届时是否会变成内地和欧美资金角力的战场,未来港股市场将如何演变,殊难逆料,但我相信,港股的变化将更为壮观,高成交、大波动的股市新常态应该不会逆转。
1.1 内地股民并非不爱港股
为何港股价格相比A股这么低残,证券分析师一直看好的价值洼地,资金大军南下之后,并非各个受落呢?不是因为内地股民不爱港股,而是他们秉持的“审美观”与香港不同。那些符合A股特点而且又被纳入沪港通标的股的股票,照样会飞升。例如去年沪港通开通的前夕,9月份的时候汉能的股价才不到1.3元,按30%流通盘来算,当时的流通市值就60亿人民币,就算如今股价最高去到过9块钱,这时的流通盘也就400亿人民币。阿里影业同样也是30%流通盘,如果减去赵薇手上的10%,那么就只有20%,按这轮影业上涨之初来算,流通盘不到50亿人民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影业开始飙升的时间点,刚好在他3月9日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前夕!启动点是2月27,这个时候其实大家已经知道他要被调入港股通了。
对于吸引内地股票散户投资者来说,他们心仪的中小型股票必须呈现出一定的盈利能力,才能激发投资的兴趣和信心。而港股市场的文化,暂时还未能与此协调,港股仍是大盘股最受落。这种情况未来会改变,但仍需要时间。我也注意到香港财经媒体开始迎合股民趣味,推荐细价股和主张“顺风炒”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了。从媒体开始,已经渐渐显露出更多的内地风格了。相信港股A股化首先会营造出一个规模更大的细价股炒买集团,之后会吸引更多的内地散户加入进来,例如央行正在考虑放行个人对外投资的QDII2,以及即将出台的深港通,都将成为吸引内地散户投资港股中小型股票的主要资金通道。
有人认为AH股的差价会成为吸引内地股民的一个热点,这个看法过于“传统”,其视角仍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内地散户投资者其实并不关注这类股票是否存在估值差异,因为他们对估值并不在意。如果一只股票不能成为炒作赚钱的工具,对内地散户投资者的吸引力就会了了。所以小型股票易炒,加上一些“花边消息”和概念,才是内地散户投资者的最爱。内地有一个新词BAT,即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家企业的首字母组合,有“三马”之称的马云、马化腾、马明哲,这些人或他们的企业一旦和某个上市公司联系起来,即便只是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仍会引起散户投资者的关注,在港股里,阿里健康、阿里影业就是例子,而与马化腾有关的华南城(01668),与内地知名IT企业家周鸿祎合作的酷派(02369),日后都可能会被大炒特炒。而那些在港人眼里价值缺缺的细价股,可能正是内地股民眼中的“香饽饽”。不是内地人不爱港股,而是他们所爱的大多又正好不是港人所爱的股票。
1.2 细细只疯炒现象
从3月到4月中旬近一个月时间,46只中小市值港股涨幅超过了1倍。从整体上看,只有12%的股票取得负的收益,而63%的股票涨幅超10%,45%的股票涨幅超20%,13.5%的股票涨幅超50%,2.6%的股票涨幅超100%。其中香港市场较不受重视和欢迎的小市值、低股价股票,最受内地投资者欢迎,PE在10倍左右以及PB在2倍左右的股票表现最抢眼,特别是市值低于50亿港元、股价低于1港币的细价股涨幅居前。信息技术、医疗、一带一路、环保新能源等国策股受到热烈追捧。
港股“审美标准”过去一直是不管故事多么丰满,概念多么新潮,加入业绩不好,又兼派息孤寒,这类股票没人愿意多看一眼。如果上市公司连续几年不派息,恐怕还会被贴上“老千”的标签,成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瘟神。但是港人眼中的“东施”股,其中却有不少属于内地股民眼中的“靓女”股。因为在内地,散户投资者几乎无人看重分红派息,而不分红的上市公司也是比比皆是,这是完全和港股市场颠倒的世界。内地一位资深股民这样总结A股的审美标准:只要你故事够性感,业绩可以放到十年后;只要你盘子够小有人来玩,天花板就只能是天空!高负债、不派息,这些完全无关紧要!这样似乎读者诸君应该能够理解,如果把港A股以A股标准衡量,其中A股股民喜欢的标的就很多了。“楚王好细腰”,A股股民一向喜欢“小而美”的上市公司,所以那些细价股变是掘金的聚宝盆。
香港创业板的股票属于“超小型”股票,即便喜欢买卖细价股的散户也未必愿意多看两眼,但是今年的情况却变得非常抢眼。以年初以配股方式在创业板上市的迪臣建设(08268)来说,1月8日挂牌第一日就从1港元跌至收盘时0.51港元,该公司主营基建,市值仅几亿港元,经过3个多月调整,4月21日开始连续上涨,当天录得46.34%升幅,换手率高达12%,隔日再次大幅上涨31.93%,换手率13%,从操盘手法上看,带有明显的内地风格。另一个细细股是创业板的百田石油(08011),从事石油天然气业务,市值不足10亿港元,于4月23日上午发布去年亏损扩大到10.8亿元的业绩之后,股价又继续上涨了30%多,当日共上涨46%。而次日更是跳空高开了10%,然后又上涨25%,两天暴涨了74%。
再看4月23日公布2013年亏损20.4亿元的西伯利亚矿业(01142),截至9月底止中期業績,虧損擴大至3.95億元,当天收盘价0.229港元,次日却跳空高开在0.28港元,高见0.71港元,截止收盘,当日爆升1.6倍(162%),换手率为20%。该股票2011年曾从20股合并为1股,曾停牌2年,暴涨之后的市值也不足3亿港元,这种股民都会绕着走的疑似老千股,居然会出现这样的涨幅和换手率,在港股中也难经常见到。要论为何要涨,恐怕只有内幕人士才说得清楚。
从事手机贸易和电子器件业务的细价股宇阳控股(00117),近期公布去年亏损扩大到4800多万元人民币,不仅没有受到坏消息影响,从4月23日起更是连升3天,股价翻了一倍。从成交量变化可以看出这种平地飞升的量价配合非常神奇。
如果看它的分时走势,也是明显与细价股平常走势迥异,而与A股风格非常一致。这是港股A股化的极致例子。
另一只传统行业的小型股是今年2月刚上市的集成伞业(01027),上市价1.1元,暗盘价破底,却在挂牌首日盘中高见1.99元,4月17日已升到5.4元,一周之内却突然劲生近2倍(194%),4月24日股价已经高达15.88元。你道是业务毫无亮点,并不独特稀有的做雨伞企业的不疯狂?疯狂的是炒买雨伞股的一众散户股民。我并不建议香港投资者去追涨这类股票,大妈扫货的方式可能大多数港人都难以适应。内地股民把股票当作炒作工具,并不看重股票本身的价值,只要容易炒的股票就是好的赚钱工具,大玩“击鼓传花”的博傻游戏,港股投资者如果不是非常熟悉此道,恐怕难免会将烫手山芋接到自己手上而甩不脱。疯炒细细只,只宜远远围观,不值得亲身尝试。
1.3 港股A股化下的投资主题
港股A股化,简单理解,就是A股投资者追捧那类A股的同类港股,也会同样受到热捧。因此,首先进入A股股民视野的是中小型股,特别是那些市值在30亿-200亿港元的股票。其次,必须是有概念、有故事,没有不良记录(如知名的老千股),内地流行的互联网+,传统企业转型、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自贸区、新能源和环保等行业或相关联的中小型股票是关注重点。这些目标股票之中,AH股价差较大的股票和在A股有可比上市公司的股票更有机会先跑出。
内地券商已经在备战港股,预计5月份开始将有千亿规模的公募基金进入港股市场,因此证券分析师也在为内地投资者圈定可选择的标的,例如“港A股100指数”成份股[1],中金、招商等券商都有不断提出部分建议投资股票名单。我结合这些机构的推荐和我的分析,在下面各章节里简要给出推荐股票代码和推荐理由,供读者参详。
1.31改革与企业转型相关
A股这一波牛市被挂上了“改革牛”的标牌,这个“改革”应该理解为一个广义概念。其中有经济结构转型,即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让传统企业焕发新的活力,“互联网+”和“自贸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中游经济带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另一个角度是企业重组,特别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这里蕴含着非常多的并购机会。还有一个改革角度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在新能源、环保、消费升级等方面。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些股票具有多重概念,比如很多国有背景的上市企业,既有国企改革的概念,同时可能具有“一带一路”、“自贸区”、“环保新能源”等概念,当这些概念同时产生共振时,股价会受到多重利好因素提振。我们在港A股中,都可以找到具有这些改革题材的股票。
1.32跟经济稳增长相关、国策股
国策股,其实应该是香港发明的说法。在内地并没有这个讲法。因为内地炒作的概念实在很多,符合国策,只不过是其中一种题材而已。既然读者更熟悉这个话题,我们先给出相关的一些也符合内地股民炒作标准的值得关注的股票。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即增强消费的比重,但是积重难返,内地居民因为养老、医疗保健和子女教育等方面有后顾之忧,且房价仍高企的情况下,暂时消费仍受到抑制,所以仍需借重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而投资主要靠“铁、公、基”,所以与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领域,仍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中国南车(01766)、南车时代(03898)、中国交建(01800)、中国铁建(01186)、中国中铁(00390)、中联重科(01157)等,此外还可以关注中国中冶(01618)、中国机械工程(01829)。
这些股票同时也符合“一带一路”的概念,这是因为中国强大的工程基建公司是最早走出去的企业,有较高的国际业务占比。“一带一路”相关的其他股票可以关注远洋运输和港口及港口建设和运营类股票:中海发展(01138),中海集运(02866),中外运(00368),中国远洋(01919),招商局国际(00144),中远太平洋(01199),中集集团(02039);大连港(02880),天津港发展(03382)[2]、厦门港务(03378);随着一带一路输出的还有能源类企业,初期特别是煤电、水电和核电,这类股票可关注中广核(01816),东方电气(01072),上海电气(02727),哈尔滨电气(01133),重庆机电(02722);华电国际(01700),中国电力(02380),中国神华(01088)等;海天水电(08261)[3]。
国企混合制改革概念股的逻辑是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然后吸收民营资本,构建利益共同体,此举首先具有稳定经济的“统战”意义。另一个战略考量是中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先要强化自身力量,避免同行企业恶意竞争,所以中国南北车、南北船、处于竞争地位的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等,就有合并的必要。之后还应该有电力、基建、航运等行业巨头的合并,打造出一带一路的“主力部队”和“联合舰队”,共同出海,集中力量攻城夺寨。前一层意义不仅体现在央企层面,全国各地都会出现国企重组惠及上市公司的案例,后一层面据传一百多家央企最终会合并成不足40家超大型企业。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中国南北车的合计市值已经被推高到世界第二水平,超过了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坊间开始炒作“南北船”概念,又传出中石化和中石油将合并的消息,这两只巨无霸的A股居然在4月27日双双封在涨停位上。我预期除了“中国神车”,未来可能会陆续出现“中国神船”、“中国神油”、“中国神铁”、“中国神电”、“中国神航”、“中国神钢”等等中字头巨企炒作机会。港股中的这类有国企背景的股票也不少,比如上面提到的上海石化(00338),重庆机电(02722),天津发展(00882),国药控股(01099),中国建材(03323),光大控股(00165),中国食品(00506),中国粮油控股(00606),中粮包装(00906),洛阳玻璃(01108),鞍钢(00347),马钢(00323),广船(00317),中电信(00728),联通(00762),中国神华(01088),中煤(01898)、兖州煤业(01171),中国诚通(00217)等。
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这是中国先进制造业提升战略性文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长达十年。制造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高端制造,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两大支柱之一。我把环保节能和新能源也归入这一大类,是因为这方面的投入将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制造业升级和淘汰落后产能,建议关注北控水务(00371),光大国际(00257),海螺创业(00586),中国燃气(00384),中滔环保(01363),京能清洁能源(00579),兴业太阳能(00750),龙源电力(00916),新奥能源(02688),华润燃气(01193)等股票。先进制造和高科技是另一个维度,建议关注中集安瑞科(03899),瑞生科技(02018),中兴通讯(00763),京信通信(02342),中芯国际(00981),华虹半导体(01347),上海复旦(01385),安捷利实业(01639),中国自动化(00569),长飞光纤(06869)等股票。
“互联网+”是单独提出的一项国策,即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改造传统行业,互联网技术不同于IT技术,其优势在于网络化的便捷和网络各个节点之前的互动释放出巨大的能力。因此重点可以放在互联网与服务业(包括文化产业)的融合,这个应用领域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将会成为一个能够在未来50年中取得快速增长的巨大经济空间。新的应用将会层出不穷,不断颠覆人们的传统观念,目前值得关注的有阿里健康(00241),金山软件(03888),金蝶国际(00268),元征(02488),彩生活(01778),智美集团(01661),科通芯城(00400),神州租车(00699),酷派集团(02369),神州数码(00861),百富环球(00327),中国通信服务(00552),飞鱼科技(01022),博雅互动(00434),联众(06899),蓝港互动(08767),第一视频(00082),天鸽互动(01980),中国数码文化(08375),中国擎天软件(01297),网龙(00777),中国软件国际(00354),畅捷通(01588),慧聪网(02280),太平洋网络(00543),天下图控股(00402),中国支付通(08325),中国创新支付(08083),腾讯控股(00700),中国民航信息网络(00696)等股。
中国经济转型的另一大支柱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一方面要促进改善型消费,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打造新经济增长极。医疗保健、食品饮料、耐用消费品和高档消费品、影视文化娱乐、旅游等,都是随着民众生活改善,需求非常大的产业。这类股票可以关注白云山(00874),四环医药(00460),凤凰医疗(01515),同仁堂国药(08138),同仁堂科技(01666),中国中药(00570),石药集团(01093),复星医药(02196),中国生物制药(01177),神威药业(02877),普华和顺(01358),复旦张江(01349),中国先锋医药(01345),康哲药业(00867)以及好孩子(01086),中国旺旺(00151),蒙牛(02319),合生元(01112),雅士利(01230),维达国际(03331),恒安国际(01044),长城汽车(02333),吉利汽车(00175),华晨汽车(01114),联想集团(00992),创维数码(00751),TCL数码(01070)等股。
1.33 背后有“强人”的股票
有实力大股东背景的,比如中电(CEC)系、阿里巴巴系、联想系、小米系、复星系、泛海系、腾讯系等等。即跟随内地股市炒作的只在香港上市的中小型股票,特别是那些股东背景非常强的股票。
国美电器(黄光裕)
在内地连锁电器商业品牌中,曾由两大王者苏宁和国美()形成了双寡头垄断局面。两家的老板风格却差别极大。张近东深思熟虑而内敛,黄光裕则强势而风头强劲。在2008年以前,苏宁和国美难分伯仲,直到黄光裕深陷囹圄,再经过股权纷争,真实演绎了一场豪门恩怨。随着黄光裕刑满出狱,国美终于凤凰涅磐,在2014年上半年,苏宁(已更名为苏宁云商)亏损10.3亿元,而国美却盈利7.4亿。苏宁的亏损主要原因是转型电商造成的人力成本攀升和利润率降低,这次似乎又一次是苏宁在战略上领先国美一步,但是现在谈论转型是否成功,还嫌过早。因为另一个新冒起的行业先锋京东商城,一直是在赔本赚吆喝,电商交易量确实很大,但利润率仍低得可怜。
黄光裕从上世纪改革之初靠转卖电器发家,其成功经历仍值得尊敬,不愧为商界奇才。经历一场人生炼狱,至今未见其高调出声,也许今日之黄光裕,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翻查其年报,其中提到“集团录得销售收入约人民币60,360百万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6,401百万元增长7.02%。单店的经营质量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表现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比门店的销售收入获得4.82%的增长,而电子商务的总交易额(含平台交易金额)获得84.41%的增长。同时,集团的综合毛利率也保持在18.48%的较高水平。”而且“通过对经营费用的控制,尤其是租金费用及薪酬费用都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集团的经营费用率由去年的16.56%降低到到今年的16.29%。由于销售收入及综合毛利率的提升,经营费用的有效控制,集团母公司拥有者应占利润达到约人民币1,280百万元,相比去年的人民币892百万元大幅增长43.50%。”
看来国美较好地平衡了转型和发展的关系,而成本控制确实又是黄光裕的长项,期望国美能够从底部爬起,再创辉煌。我们从国美周线图上也可以清晰看到,
该股在2012年上半年跌到最低位之后开始反弹,2015年3月初完成了调整,然后随着北水南流,迅速升到了2013年末高点之上。只要股价不跌破1.70港元,该股将在2港元附近整固之后,有力再升。黄光裕本人仍很有财力,而国美已经走出困境,相信黄光裕还会通过并购重组等动作,可以期待该股年内股价再翻一番。
华夏医疗(莆田系)
在内地民营医院里,莆田系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帮派”,创造了“莆田医疗”的品牌和神话。尽管坊间对其颇有争议,他们从福建莆田走出,以游医起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如今已占据中国民营医院的80%份额却是不争的事实。全国首个民营医院江西定南县人民医院就是1999年由翁国亮兼并的。他是莆田系的核心人物,截至2014年底,莆田系医院网络约有8600多家,尽管目前似乎困难重重,正在寻求突围和转型,但是一个如此庞大的医疗帝国,其威力和前景不可小觑。刘永好联手冯仑和莆田系大佬翁国亮等成立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有计划建立30家三甲医院,进军国内高端医疗领域。
华夏医疗的掌门人翁国亮,香港莆田商会会长,江湖一直流传着“80年代在福建莆田一个村的小伙子,16岁出来在电线杆上贴性病广告,现在带出8000人,在全国开出8000家民营医院”的故事。如今有了知名的内地商界大腕刘永好和冯仑加盟,正在演绎着乌鸡变凤凰的新传奇,2014年4月刘永好加入之后,股价迅速翻番,建议读者多关注此股的动向。
从该股的日线图看,之前一直在底部调整,其实这是典型的A股操盘方式,
长时间的收集筹码,控制股价不出现明显上涨,甚至采用洗仓手段,直到4月初,该股的价格开始启动上涨过程,4月20日跳空高开后只用4个交易日就拉升了133%。该股将在这个价位上1.4元以上整固后再升。刘永好和冯仑的加盟,扩大了该股的想象空间。
华南城(马化腾)
内地马氏三杰的马化腾,香港投资者非常熟悉,他的腾讯让很多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但是港人却未必会想神化李嘉诚那样,把马化腾视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人。但内地人却不这样看,马化腾(人称“小马哥”)在内地股民心中,和阿里巴巴的马云不相上下。大家已经见证了阿里概念股(阿里健康和阿里影业)因为马云而暴涨的结果,可以期待内地股民同样会热捧腾讯概念股。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是华南领先的大型综合物流及交易中心开发商和营运商,目前价格仍比较便宜,PE仅9倍左右。
华南城在年报中将与腾讯的合作置于显眼位置,这样交代“集团率先推动第四代综合物流及商品交易平台产业升级,打造在线和线下(O2O)一体化商贸生态系统,并且与互联网巨头腾讯合作实现此目标。2014年8月,集团与腾讯合作,共同推出华盛奥特莱斯微商城,一个建基于华南城旗下华盛奥特莱斯的实体店,透过腾讯的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具O2O特色,实现在线线下双重购物体验的全渠道购物平台。随着深圳华南城奥特莱斯的成功运营,其于西安、南宁和南昌项目的奥特莱斯也于今年开始试运营,在线商城奥莱购于今年三月开始试运行,以补充实体店的运营,并协助O2O商贸生态系统的建设。”
华南城的长项是实体店铺运营和管理,而互联网巨头腾讯则提供强大的网络渠道资源,实现「实体+网络」的整合,目标似要打造可与阿里巴巴竞争的另一种电子商贸模式。腾讯增持华南城股份至11.55%,并派出了董事,这种股权层面的密切合作大大提高了华南城打造综合O2O生态系统的成功率。腾讯企业发展事业群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林璟骅与2014年6月入驻华南城,带领团队指导华南城在电子商贸平台及O2O移动应用、会员系统开发及管理、用户体验提升、大数据应用及提供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改善。公司又于2014年9月收购内地领先的B2B采购交易平台公司Makepolo 19.05%权益,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电子商贸服务。
目前看来,小马哥还没有发力,可以择机买入,坐等内地股民拉升股价。此股的长期上涨空间目前无法预计。
酷派(周鸿祎)
现在内地流行一种说法叫做“TABLE”,指的是风云际会的五个互联网企业和代表人物--百度(B),阿里(A),腾讯(T),雷军(L),周鸿祎(E)。百度目前还没有与港股上市公司有合作消息,其他三位,包括雷军的金山软件,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最后这位周鸿祎的代表作是奇虎360安全卫士和手机助手等几款超级APP软件,他是一位港人不太熟悉的内地互联网传奇人物。奇虎360一经推出就获得了30%以上的市场份额,360搜索推出第一天就获得了超过10%的市场份额,这位“大神”还曾挑起过著名的3Q骂战(360与腾讯)和3B大战(360和百度),在内地引起巨大反响。
2014年12月,奇虎360宣布与酷派(02369)结成战略联盟,向酷派投资4.0905亿美元现金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酷派持有该公司55%股份。周鸿祎要做手机,据坊间观察人士分析,他的目标是要完美地复制苹果模式,一个由包括硬件+软件+服务+渠道+“周布斯”的绝妙组合将横空出世!
酷派拥有超过5000项手机专利,具有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但是单做硬件将会被边缘化,这是酷派近几年一直面临的尴尬处境。而软件则是奇虎360的强项,周鸿祎的团队有能力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此外周鸿祎还具有服务和网络销售渠道优势,最后一点则至为关键,周鸿祎会成为“周布斯”吗?也许会,也许不会,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当然是希望他能够成为乔布斯那样的创新领军人物,我觉得这个梦想为什么可以有,万一实现了呢?
即便最后一个假设落空,酷派在可见的未来还是值得憧憬,毕竟能够凑足这4个重要因素的内地企业并不多。
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9月底股价降到低点之后,到今年3月底,该股仿佛筑底盘桓了半年之久,然后随着这波北水迅速来之新的高位,成交量迅速扩大。看来这多半是来自内地的投资者的贡献,未来经过短期整固,必然有力再上。只要“周布斯”这个预期继续存在,股价的上涨空间难以估量。
1.34中小型中资股的明日之「升」
在港股A股化的初期,由于先杀到的资金主要是来自零星散户,往往缺乏持续性,所以可以看到4月初这一波北水虽然无比凶悍,但在半个月之后,许多当初被热炒的中小型港股,现时的分时走势图又回到了以前那种锯齿状的“心电图”形态了。有人认为这一波内地南下资金狂炒已经结束,我个人认为,这是短暂的中间“停战”状态,个股仍有分化,而那些目前看来偃旗息鼓的中小股票,未来仍有很多的上升空间和机会。我们试举几例,但不作为投资建议。
港股少有国内军工相关的股票,中航科工(02357)目前算是最接近这一概念,因为其股东背景是军工企业,而且控股4家在A股上市的军工企业。而这家公司目前还是主要承担通用航空飞机和零部件制造。这就是物以稀为贵,A股军工股很多,而港股只有这一只最接近。瑞信认为该公司有良好的产品及高增长组合,未来更可能获注资,有望提升每股盈利。中航科工为该行行业首选。该行预料,中航科工2015-17财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1.8%,纯利CAGR达到29.4%。料中航电子未来或获注入5间航空电子研究所,令中航科工的每股盈利有望增长约40%。该行认为该股还有75%的升幅。我认为这个估值略显保守,后续应该还会不断上调。如果按照“港A股”的逻辑推断,该股未来两年内还有2-3倍的升幅。
中国电子(00085)和中航科工一样,是纯正的央企,其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主要业务是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系统研发和销售,产品及应用系统方案涵盖智能卡、无线通信、数字多媒体等多个领域,食正中国制造2015国策,也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领域,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而中国电子有望成为整合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上市以来很少从市场融资,账面现金高达40多亿元,估计很快有并购计划出笼。公司目前有意在压低股价,其具体目的无法知悉,一旦业绩爆发,将具有惊人能量,估计一年内该股有望估值翻一倍。
国企并购重组的序幕刚刚拉开,这不仅涉及到经济层面,一部分国企还将担负着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带头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使命。这类企业比如有“中国神车”之称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相信未来还将会出现“中国神船”、“中国神电”等等重组后的巨型央企。投资者重要的是提前进行布局,然后坐等数倍收益自动实现。
我认为下一个可能出线的是“中国神铁”,这是我的说法,指的是中国中铁(00390)和中国铁建(01186)合并后的企业。中国南北车的合并已经进入尾声,中国中车将取代这两家上市公司重新挂牌上市。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这一市值暴涨的传奇,从传言开始到最终合并,两只股票的股价都上涨的3倍有多。中国不仅要输出高铁列车,更要先建高速铁路,因此将这两家存在竞争关系的央企合并,必然是应有的战术动作。而且该项合并可能已经准备启动。如果能够复制南北车的结果,则一年内两只股票的升幅仍不止3倍,确系“明日之升”的首选股。
如今世界,最赚钱的出口生意,除了毒品之外,应该轮得上军工和核电。一带一路走出去,能源输出中核电是一个重点,受到国策支持。港股中的核电板块比较全面,不仅有核电装置制造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龙头企业之外,还有专门从事建设和运营管理核电站的央企股票—中广核电力(01816)。
核电装置只是一次性买卖,而核电站建设和运营管理则是长线生意。中广核电力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核能为主的电力生产、相关专业技术服务;组织实施核电站工程项目的建设及管理;组织核电站运行、维修及相关业务;组织开发核电站的设计及科研工作,位于核电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当年中国引入法国核电技术,今日终于培养出了自己的核电站建设、运维和经营管理能力,成为全球核电业少数几家可以输出技术和管理的企业,现在终于到了收获季节。
由于该股属于次新股,虽然受到市场关注,截止4月底也只上涨了三成左右。预计随着核电板块的不断加热,以及核电出口增加,该股在长线会有良好表现。我预计在三年之内,该股有望实现2-3倍的上涨。这样的时间长度,可能不能与前面几只股票相比,但是投资者其实总应有一些长远的投资看法和资产配置。中广核电力刚开始启动,未来成长空间难以现在给出天花板。
说完食正国策的“明日之星”,我们再谈一只政治上不算“高大上”和“伟光正”的和民众大有关系的股票。这就是濠赌股金沙中国(01928)。博彩在国内并没有开放,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都是国家垄断经营,而且挂着“福利慈善”的标签,自然和开赌场有绝大的区别。然而民众却不这样想,通过扑克牌、麻将赌博的内地人很多,大家对这种娱乐方式趋之若鹜。这就是内地人去澳门旅游,为何多数会去赌场试试手气的原因。即便只是带着玩耍的目的,并非赌博上瘾,也会为赌场带来无法估量的收入。所以,我仍然看好濠赌股在未来的长线表现。
澳门不仅是中国唯一的合法赌博的地区,而且是亚洲周边国家赌博爱好者最喜欢去的地方。而且澳门赌业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已经超过拉斯维加斯,成为世界第一赌城。其中大陆和港台的游客占了赌场人流量的90%以上。尽管反腐对于这个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好处是推动澳门赌业更快地跟上全球赌业发展形势,产业形态将更适合普通消费者,面向人数少、高消费但利润率较低的贵宾服务,正在被面向更多普通消费者但利润更高的中场服务取代,澳门也正在向拉斯维加斯那样的集“博彩、旅游、会展等商务和休闲”为一体的世界玩都演变。澳门赌业应该学习拉斯维加斯博彩企业的经营风格和手段,转型做好普通旅游者的生意。
金沙中国正是这样一家美资背景的博彩企业,是澳门博彩业中净利润最高,中场业务收入占比最大,且按照拉斯维加斯模式经营的企业。因此其在澳门的综合度假村也是业内对一无二的,是一家综合度假、博彩和休闲的经营商。金沙中国的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抗击旧业态的衰退,而且符合博彩业的发展趋势,其来自非博彩收入的比重已经接近10%,领先于其他澳门博彩公司。金沙中国从上市时的千万美元收入,已经上升到10亿美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0%以上。我认为随着内地中产阶层人数的增加和港澳行加码,金沙中国有望继续保持这一增长速度,估值将有巨大成长空间。
金沙中国从上市时的10元(反映市场对其2009年的估值)开始,5年时间达到68元,估值上涨了5倍。由于濠赌股经过1年时间,已经快速调整到了和2011年相同的价格水平,再往下的空间已经很小,在保持年复合增长率80%的情况下,未来5年,仍可再次复现5倍以上增值的辉煌。
1.4 A股化下的风险
港股是否已经A股化或者会不会A股化,香港的两种相反的看法分别以瑞信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和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家强为典型代表。而我的看法更接近前者,大致是因为我们都来自内地,对于国情有更深的感触。港股A股化将成为不言而喻的一件事,问题只在于内地放行个人投资出境的速度和规模有多快。而人民币纳入SDR和内地争取A股纳入MSCI指数,都倒逼内地必须尽快打通与境外资本市场的联系,年内启动深港通和个人境外投资QDII2是大概率事件。
从外资先从中国股市和香港中资股撤出,再重新杀入,使得近期香港金管局不得不连续注资700亿港元来看,A股化尽管具有风险,但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挑战不仅仅在于适应内地股民的投资和操盘风格,更要懂得从内地投资者的角度看待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1.41 内地经济及楼巿
国际上始终都有人谈论“中国崩溃论”,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就像美国不会崩溃一样,世界上从未发生过经济体量排名前几位的大国发生这类悲剧。道理很简单,腾挪空间大,而且中国过往千年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中国还可以获得部分国际铸币税的收益,只需开动印钞机,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更何况中国央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尚未开始欧美类似的QE,坦率地说,解决经济危机的“重型政策武器”都尚未动用,谈何经济崩溃呢?
但是,这样有信息地说话,并非是中国经济没有问题。事实上,问题相当大也非常严重。首先要说得是曾经的经济支柱产业如何软着陆,让新的经济增长点顺利接棒。其次人口拐点已经来临,如何面对人口老龄化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济体的消磨。要知道中国仍面临着解决失业率高的问题,这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家庭养老负担重一起,使得解决难度变得更高。
我对内地经济的基本判断是,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仍要在经济转型初期,大概从现在起2-3年的时间里承担起稳定经济的作用。以后占经济总量和增量的占比逐渐降低,让位于消费和新兴产业。因此房地产市场回暖和大基建投入便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而且房地产行业的基本支撑还在于居民的住房刚性需求,不仅首套房需求是刚性的,改善性住房其实也是刚性的。另外就是城镇化对房地产业的需求还未充分释放。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不会是暴利,但确实是一个稳定持久的行业板块,其表现应类似传统的商业银行,房地产本身就具有金融属性,我们将其称为“类金融”行业。
内房不易唱衰的另一个角度是,中国房地产30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了一大批较成熟和有竞争力的企业,但由于内地市场很大,收益很高,这些企业还基本没有将业务拓展到境外。而随着一带一路、资本开放,政府鼓励内地企业走出去,内房企业还可以就食海外市场。大家知道内地的工程建筑类企业早已在海外扎下深根,而且已经形成了集团竞争优势,完全可以协助内地房地产尽快占领海外市场,形成战略协同优势。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走出去意向、能力和必要性的企业,如香港上市的一些内房股。我个人比较偏好万科(02202),万达商业(03699),中国海外发展(00688),远洋地产(03377),方兴地产(00817)等,我认为民营龙头内房股如万科、万达等具有商业机制优势,更容易与市场对接,是久经考验过的“王牌军”,而国有背景的内房股则具有政治上的优势,是远征海外的“正规军”,这两类内房企业必有远大前景。说到房地产股票,我觉得内房股并不属于香港本土大型房地产商,但无论发展速度和前景,内房股都优于本地房地产股。
再谈谈人口和就业带来的问题。中国内地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即解决了温饱,需要改善生活质素。以前苦哈哈赚血汗钱的那两代人已经老去,八零年以后出生的人,生活在一个较舒适的环境里,无法再接受前人那样的生活条件。因此工资水平必然上调,恶化的环境问题必须解决,靠透支后代人的竭泽而渔的经济增长政策必须掉头转向较低GDP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我明显感受到了新一代的不同,即追求物质享受又要求精神满足,“打工仔”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一代人哪怕钱不够也希望多消费、高消费,热衷好吃好喝好穿好住好行,所以餐饮、旅游、文化娱乐行业已经到了爆发式增长时期,因为这种需求同样是刚性的。人口老龄化暂时还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正在老去的上一代人依靠辛苦工作,小有积蓄,不仅在帮助后辈买房置业,还有些余钱用来旅游和享受余生。这些老年人有支付能力,最大的愿望是活得长久,安度晚年。所以医疗保健、养老行业都进入了黄金时代。
如果说新能源和环保,因为技术发展较快,并非一般投资者可以透彻了解的话,看懂医疗保健、养老、旅游和文化娱乐,则不成问题。所以内地大叔、大妈、小鲜肉们必然会追逐这些板块的股票。我们从今年港股牛市初期看到的,也同样是这样的状况,TMT(包括互联网、IT通信和文化媒体、游戏等)和医疗行业涨幅最大,而香港上市的旅游和养老概念股数量不多,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我建议读者关注阿里健康,凤凰医疗,华夏医疗,白云山,中国中药,四环医药,复星医药,金山软件,腾讯,阿里影业(01060),第一视频,中兴通讯,联想,神州数码,彩生活,智美集团(01661),科通芯城(00400),神州租车(00699),天鸽互动,蓝港互动,IGG等股。这类股票有很多,有足够大的选择空间,这里无法一一罗列。
1.42 习李体制下的政策大格局
既然港股难免在一段时期出现“A股化”,投资者仍然需要深研国情国策,坦率地说,内地民众的政治热情要高于香港,哪怕是的哥,也能够侃侃而谈其对于政策的理解。A股之所以有“政策市”的名声,这不是虚言。不懂政策,看不清形势和大方向,无法适应港股“A股化”的市场环境。
习近平上台之初提出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地清晰展露出来。概而言之,中国已经从注重国内发展,到了全面向外扩张的阶段。中国目标是成为与欧美并立的世界第三极,不仅是大国,更要成为政治经济上的强国和富国。如是观之,则不难理解一带一路、亚投行、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出台。再说得浅白一些,“中国梦”实际上是习近平所代表的“红二代”的政治使命,也是作为世界第一权威领袖的个人志向,由此将奠定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不朽地位,兹事体大,可谓是非常庄严伟大的政治和个人理想结合体。
因此我毫不怀疑习李的决心,也相信其成功的概率十分大。熟读中国历史,可以知兴替,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政和2014年开始的中国强国梦,是一脉相承,有其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这里请容我简单吐槽一下这七、八年来对于香港的观感。香港被边缘化,真是令人痛心。香港经济结构固然存在问题,比如以房地产为主畸形发展的财阀经济,导致港人普遍不做长期战略打算和投入,一味吃老本,一直在错过创新经济大潮。香港应该明白,自己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定位该是怎样的,其实香港仍然具有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内地城市要么缺其一,要么两者都缺。而体制优势其实是可以追补的。我相信以这样的改革开放速度和力度,如自贸区,在10年后,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就基本上可以追上香港了。所以香港仍不需自我放弃,把精力转向政治层面,而听任经济受到牵累。“占中”以来,香港的泛民力量展示的弱点越来越明显,恕我直言,如果泛民上台执政,做得会比现在和以往任何一届特首更差。政治上的幼稚加上经济被边缘化,只能将香港带入衰途。
民主是大势所趋,是全体民众的至高至大之理想,但是民主政治不能当饭吃,不能保证你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民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以泛民表现出的政治素质来说,现在去实现他们所主张的民主,可能要让经济和社会付出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却错失这一波中国的大国崛起机遇。假设大陆真得放弃香港,任由其推行民主政治实验,十年之后的香港,难免不会是经济上满目苍痍,而政治上并未见得更加清明。我个人政治取向一直是坚定地支持民主体制,但我是经济学者,也了解中国政治和历史演变,深知这条路是曲折前行的。直道和捷径也许有,但是否全香港已经做好了为至高理想而牺牲小我的各种准备?这是个严肃问题,无法采取缩头鸵鸟态度,也无法浪漫蒂克地大而化之。这是原则性大问题,我认为大家应该稍稍放低理想的高度“袋住先”,罗马亦非一日建成,但是条条大道都将通向罗马。抓住政策和政治大格局,以小进步促成未来的大突破,是不是更为现实可行呢?
下一节我们再谈在原则之下的一个当下的现实选择问题。
1.43 我是否要跟内地股民的思路进发了?
这是一个问题么?作为投资者,恐怕不会在这样的问题前有太多犹豫的。A股基金大军还未杀到,为何香港金管局在欧美开市时间连续6周接钱,要发放港币做对冲?很明显,那些欧美资本市场正在马不停蹄地杀奔港股市场。为何他们以前不出动?答案很明显,他们改主意了,要跟内地南下资金抢夺胜利果实。
内地股民的思路确实和本港不同,从港股蓝筹股腾讯(00700)身上即可看出端倪。腾讯确实是大型股,长期看涨,也是因为业绩在逐年增长,这符合港股审美标准。但是腾讯过去每次出年报之后,都会股价下调,是因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总是有更高期望。即便已经不错,惜乎还是略逊预期。而这一次则表现不同。周三腾讯出了业绩,没有超预期,刚刚到了大家预期的中位数而已,结果周四天量拉升。你当这全部都是A股股民干得吗?我不这样认为,很可能是大家都在往上拉,有人是抢筹,有人是坐轿,总之这就是典型的A股风格。我相信背后未必只是内地来的资金。
汉能薄膜(00566)这只雄踞港股大盘成分股的内地“新贵”也是一个让香港机构投资者根本无法理解的案例。根据港交所披露的资料,整个2月份共有6.1亿港元资金买入汉能,而卖出金额仅有1.7亿港元,总成交7.8亿港元。步入3月后,这笔资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截至上周五的总共10个交易日内,汉能几乎天天稳居十大成交活跃股宝座,其中3月5日,在港股通中汉能成交额高达8.28亿港元,单日成交额已经超过2月份该股在港股通中的整体成交额。数据显示,当天港股通总成交额为14.9亿港元,汉能已占据半壁江山,内地资金之追捧可见一斑。3月5日汉能占到港股通成交56%。在这只疑点重重却充满新能源概念题材的港A股身上,正在演绎着内地散户追涨收益翻了多倍,做空早早被追加保证金踢出局外,机构资金先是不屑于后来不敢染指的传奇故事。港交所数据显示,在今年2月和3月的两个月内,通过沪港通买入其股份的资金高达30亿港元。这只股票的拥趸者,当然也不只是内地股民,譬如大家都知道的那位香港知名股评人士,就一直在为其摇旗呐喊,如果以该人士开始推荐汉能薄膜开始买入,一年回报率已经高达649%。
所以我的答案一定是:在港股A股化的初级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要么避开港A股,坚持跟定大机构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要么就要做好“与狼共舞”的心理准备,全面学习和了解内地股民的择股标准和操盘手法,同时做好头寸管理,保持一定的安全空间,以换取在可接受风险水平上的最大投机收益。
股票可以从上面列举的标的中择优选择,主要应关注中小型高弹性的港A股以及A股市场稀缺的股票。最难的是介入时机的判断,过早则会成为“潜伏者”,经过几次探底之后被埋在最下面,等到反攻时机来临时,已经弹尽粮绝。如果较晚介入,又可能成为高位接盘者,被长期套牢或不得不忍痛割肉。所以,我建议想参与博弈的投资者应了解内地股民的介入程度,掌握时点和节奏,明确投资理念和目标并采用相应的操盘方法。稍后我将再写一本专门讲授如何投资A股的书,大家可以从中了解到内地流行的投资理念和操盘方法。在这里,我先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介入时点判断方法。请大家多留意中小型港股的分时走势图,对于中小型股票,正常时候的分时图应该是类似这样的“心电图”,如下图所示。
其特点是交易量不连续而且全日成交疏落,这样的股票基本可以断定没有较多的内地股民参与炒作。
还有一种就是正常的大中型股常有的形态,见下图,一般这类股票应该已经被投资者全面介入了。
内地投资者正在介入过程中的股票的分时图,可能会类似下图这样。
炒股和投机,其实运气和(行为)艺术成分更多一些,很多经验是经由实践得来。一只股票,在不同人眼里看来,就有不同的价值。内地投资者的风格非常多样,要比香港的投资者更复杂,要想跟上内地股民的思路,其实也不是那样简单的事。
後記 港股A股化第二階段與A股國際化
分析港股的发展,要站在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考量。这是香港同胞不太习惯的视角,但是如果缺乏这样的高度,则难免得出大错特错的看法。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除了金融业的软硬件优势,其他方面已经难以和内地城市相比。香港是否会被边缘化,这取决于港人自身的努力和选择,相信中央政府仍会在国家战略层面赋予香港以特定的定位。我认为这个命运前途就是香港继续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和带动内地金融深化和开放的前锋和桥头堡。这是国家意志,也是香港的历史使命。
从这个角度看,中央政府不容许香港再次出现多种力量角逐的局面,将从更深层面主导这个地区的发展。而最容易入手也是最具战略意义的领域就是香港的金融资本行业。香港一向是一个国际资金池,但以前主要资金来自欧美,因此港股市场的定价权和投资风格其实就是欧美主流风格。相信未来将会出现东风与西方互搏,最终形成东风压倒西风的局面。另外,A股必须维持一个较长时间的牛市,以配合完成中国政府的各项政治和经济任务。这个牛市已经兴起了,但问题在于牛市难以约束,中国民间资本力量一旦被发动,很快就会出现股市泡沫。如果短期破裂,则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对本届政府的历史使命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所以A股必须有个排泄通道和足够大的蓄水池。这是一个以资本开放为最终目的的通道体系,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沪港通、QDII、QDIE,以及已经提上日程的港股通和QDII2等。而那个蓄水池,也未必只有一个,但首先应该是香港。有消息称“台沪通”也在讨论之中。所有未来可能也会是一个蓄水体系,但是毕竟有亲有疏,香港应该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港股A股化的第二阶段将是北水与外水在香港市场的定价权博弈,而这一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北水占据了明显上风。
深港通将是促进港股市场风格转换的催化剂。港股A股化的第二阶段,很可能是在深港通开通前2-3个月开始启动,以我的估计,这个时点可能是从2015年6月左右,会不会由此打破香港每年传统的“5穷6绝”规律呢?我认为未来市场上有极大机会出现两个阵营:一个仍是欧美机构者为中心的阵营,而且会有一些内地投资机构加盟,他们信奉价值投资,仍会热捧蓝筹大盘股,而且由于很多红筹股指数成份股和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也属于这一阵营,因此港股的主力和支持大盘的力量不仅不会缩减,还会在一定阶段被加强。另一个阵营是以中小型上市公司为主,特别是其中的港A股,将走出港股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行情。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小型港股的估值上调行情。而这一板块中股票的拔地而起,会极具A股炒作风格。对于香港散户投资者和小投资机构来说,这是利润和机会最大的一个板块。
在港股A股化的第二阶段,来自内地和海外的双向资金将产生叠加效应,导致市场呈现普涨格局,港股将一改过去大型蓝筹股主导大市的局面,大中小型股票齐齐发力,港股指数将飞升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位。随着两大阵营的分化,投资者可能会借助做空工具,相互狙击,展开博弈,争夺相对优势和话语权,市场会出现结构性行情,例如大型股板块和中小型板块之间的“跷跷板”效应,细分板块之间的轮动等。
在这一阶段进行的同时,中国还在继续扩大开放。大家看到现在的自贸区还只是3、4个,未来几年则会在内地遍地开花,中国内地最终会成为香港这样的全部开放的地区。而中国这样的经济体量,将会有两到三个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上海是其一,中西部地区,乃至北部地区都是可选之地。在打造这些金融中心城市时,股市向国际公司开放,上海证交所的国际板市场将开始运作。届时中国至少会有香港和上海两个全部开放的国际化金融中心,A股必将进一步提升进入国际化阶段。而那个阶段对于香港来说,已经不是最大的机会,因为香港届时只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螺丝钉。
香港最大的发展机遇就在今时此刻!就在港股A股化的进程之中!而A股的资金风格必然是市场主导力量之一,我相信最终它也必将成为决胜之力量。识时务者为俊杰,港股投资者从今日起所要做的,很简单,就是融入这一历史大潮之中,了解国情,了解内地投资者,在互动中成长,在博弈中进步,共同铸就这一辉煌!
本书写至此,希望已经能够提供一个了解内地股市和A股投资者风格的指南手册,我也应天窗出版社之约,正在为香港投资者赶写另一本专论如何投资A股的书。我的想法是,香港投资者在了解内地投资者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参与内地市场,而且可以借此实现跨市场套利。当读者了解和A股投资风格,并经过了在香港股市与A股投资者的互动之后,再进军A股,应该会有更大的胜算。
2015年6月4日接受香港有线8套MONEY CAFE专访:港股A股化
[1]内地自媒体格隆汇3月24日号召:“从今日起,面朝大海,穿暖花开,旗帜鲜明做多港A股”,由此独创了“港A股”这个词汇,用来概括那些有相当中国血缘、有清晰精确A股对标、有强大股东背景、故事概念性感、市值适中,且非老千股的港股。
[2] 同时关注在香港上市的该公司第2大股东天津发展(00882),不仅会和天津港呼应联动,该股还具有天津地方国企改革概念。
[3] 近期涨势惊人,3月份曾飙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