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无聊的杂志就属飞机上的杂志,里面的内容贫乏无趣并大多充斥着广告,但飞机上的多数乘客仍会翻阅,这是因为当人们处在一个比看广告更无聊的时间和空间里,就只好选择看广告了。
抓紧无聊的时间化为有价值的广告经济效益,无论是在便利商店柜台前排队等候结帐、在 ATM等待领钱的时间、等人、搭公交车等捷运,甚至就连上厕所的时候也是值得把握的黄金时段,根据统计,每人每天平均上厕所干瞪眼的时间长达15分钟左右,于是脑筋转的快的广告主便发现了厕所里的广告商机。
德国一家公司甚至开始在厕所的卷筒卫生纸上印广告,还因此吸引了一位当代作家寻求合作,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在厕纸上印刷出版,撇开发行量必然大增的有趣观点,厕所广告颠覆了广告时间等于去喝水、上厕所的时间,而是发挥每个人都不得不上厕所的无聊经济效益,让广告成了不得不看的广告。
这就是洞察的力量,普通人只是感受到了上厕所无聊,精明的广告商就发现了机会。在这个史上最纷乱最嘈杂的大时代里,洞察给你带来就是这没有打扰的十五分钟!
除了绝佳的广告位,洞察还会给你带来更大经济效益。企业对市场的观察催生了各种数据库,美国第三大零售商塔吉特,就能通过分析女性客户购买记录,“猜出”哪些是孕妇——从而观察到女性会在怀孕四个月左右,大量购买无香味乳液——由此挖掘出25项与怀孕高度相关的商品,制作“怀孕预测”指数——推算出预产期后,就抢先一步将孕妇装、婴儿床等折扣券寄给客户。
7—11更是将“观察”的本分发展到“看天吃饭”,系统每天收集气象报告,用以预测便当等鲜食占销售的比重;并随时根据室外的温度,调节店内的空调温度,甚至调节店内的背景音乐和问候语,这样周到的服务,能不让消费者感到贴心,而感动消费吗?
可口可乐也是洞察的行家,他们发现一罐标准的330毫升可乐要一次喝完,部份人可能嫌太多。想分一半给其他人,又怕别人喝口水,怎么办?
不用再烦恼,可口可乐想到将汽水罐一分为二,推出分享罐装可乐,电视广告显示该款新可乐外形与一般可乐无异,巧妙处是只要将可乐罐轻轻扭一扭,一秒钟变出两罐可乐。你一半,我一半,你是我的另一半。可在卫生情况下与朋友分享,达到产品标语分享喜悦的原则,亦减少因喝过量汽水致肥的风险。
怎么样?这样的洞察够不够细致?看到这样的可乐你会不心动?不想来一罐试一试?
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卖货,因此,卖给谁,怎么卖,为什么卖,都是需要在营销之前要了解的——找到问题所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即使你信心满满,也要再一次地、认真地、无比虔诚地、去聆听、去揣摩、去洞察消费者的想法、愿望与需求。
没错,磨刀不误砍柴工,营销必须做到对症下药,开单配药之前,记得好好问问自己,望、闻、问、切到底做的如何。如果想了解更多,欢迎到我们现场,听叶茂中这厮将品牌营销抽丝剥茧娓娓道来!
没有打扰的15分钟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