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林:如何安身立命


深信因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最基本的因果观念。一定要积极向善向道,必定会因此而有善报。6月24日晚的央视“焦点访谈”,专门谈那些高官的家族式腐败,看到那些被双规的官员和国有企业的领导的下场,看看法律背后还有冥冥之因果,法律也是因果的展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些人做了坏事,表面上看躲过了法律的惩罚,可是他们的人生遭遇里也彰显着因果。在未来生命相似相续的迁流里,因果的兑现更为严厉。这是自作自受的。关于因果的教诲,佛教有很多文献,我们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敬畏生命,敬畏天道,敬畏因果,努力向善。如果中国的企业家能敬畏因果,就不会有假药、假酒、假种子、三聚氰胺奶、地沟油等祸国殃民的事件了。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奶曾使一些孩子因中毒而失去生命,假如那些制造三聚氰胺奶的人知道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会报应到自己的儿孙身上,他们还敢做这样的坏事吗?
我写这讲义的6月24日,《北京青年报》上有篇报道《走私冻肉“肉龄”长达三四十年》。报道了国内不法商贩,从海外进口了十万吨、价值三十亿元的过期冻肉,这些冻肉在国外,都是冷冻了三十四年不能吃的肉,中国的不法商人想把这些坏肉送到中国人的餐桌上。报道中说:“太臭了,整整一车厢,打开车门差点吐了(海关人员的话)……长沙海关缉私局副局长杨波说,走私的冻肉都是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肉品,如果进食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病毒的冻肉,会危及生命……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某些‘色香味俱全’的鸡爪甚至有几十岁‘高龄’,可能是来自异国他乡,不法分子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让鸡爪显得胖乎乎、白嫩嫩的,‘卖相’特别好。据调查,黎某和家人近一年至少走私了数百吨猪脚和鸡爪等进入湖南,再通过红星冷库的门面分销到全国各地。”这就是中国商人干的事情,也许,我们都吃过这些有数十年高龄冻肉。中国人坑害中国人,结果是坑你没商量,要多缺德就有多缺德,要多伤天害理就有多伤天害理。中国虽然有儒释道文化,有佛教道教儒家讲的“因果论”,如儒家的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道家讲的“其事好还”,如佛教讲的三世因果,但中国人对因果不信,也不敬畏,对法律这最基本的因果也无敬畏。
国民性里缺乏信仰,缺乏对因果、天道、法律的敬畏,这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讲安身立命,就要明道明理而作为。《道德经》上有句话:“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应该信守的法则。多帮助、资助他人,根据因果法则,自己反而会因为付出而愈来愈富有(财富的、精神的、福德的、善业的)。“利而不害”是一个伟大原则,求利,但绝不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我们常见的假药、假种子、地沟油之类的危害,是伤天害理的。湖南那家走私了数百吨过期冻肉的黎姓家族的行为是伤天害理的,山东加工出售地沟油的柳老板被判处无期,我想,在监狱里他最后悔的可能就是把地沟油当食用油出售。法律的惩罚并不意味终结了冥冥中无尽的报应。还有出售假种子,会使农民辛苦劳动,结果颗粒无收。也许,出售假种子的人躲过了法律的惩罚,没准,某一天他遇见车祸而死,或者身患绝症,败了家产,才在痛苦中死去,谁能说这样的灾难中没有冥冥中的报应?只是我们不能觉察罢了。敬畏因果,不需要问为什么,天道玄远,有我们暂时无法看清、无法理解的存在,拥有大智慧的圣贤已经把宇宙间的“因果律”告诉了我们,我们应该是奉是行,安身立命。而不是狐疑不信,或者自以为是。孔夫子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真理,需要敬畏、信仰。
一定要要从事正业,正当的事业。这是佛陀根据因果律而对世人的提醒。一定要走在八正道上,正业是八正道之一。八正道指:正见、正思维、正业、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定、正念。这八正道正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
    关于深信因果,我要提几个要点:不要太任性,在因果面前人人平等。做人太任性,很容易造恶业于无形而不自知。当代社会,很多人因为有钱有权而太任性,不少人就这样任性地走进了看守所、刑场、地狱;第二,要专心修持,修持“三业清净”,从身口意三业方面检点、忏悔、纠正自己的过失,这是对生命与因果的负责;第三,对相似相续的生命迁流负责。佛教的人生观是贯通三世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所谓“三世因果”,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地只看眼前,不看未来,不看来生。只要今生做好人,行好事,未来一定有美好的人生。


 布施集福

在目前的中国,不缺乏有钱人,但缺乏慈善的有钱人。应该鼓励有钱人能发心做些慈善、公益事业。站在佛教因果论的立场,布施是做功德,这功德能反馈给你更好的发展的机遇。佛教常说:“财运从布施中来。”世界上那些最会挣钱的人,如洛克菲勒、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马万祺、霍英东,都是最善于布施的人。洛克菲勒家族把慈善看作本分;老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上帝让我挣这么多钱,是因为他知道可以通过我的手,再把财富还给社会。
    布施可以生出福德、福报。佛教主张无相布施,不执着地帮助他人,忘我忘人帮助他人。曾经,有些大学生拒绝接受他人的资助,在于资助者附加了很多条件,让他们心里非常不安,有负担。2007年左右,这还是一个社会话题,资助了贫困大学生的一些企业家指责大学生“忘恩负义”,没有及时汇报成绩,逢年过节连个问好的电话、短信都没有。大学生说,学习成绩是个人的隐私,凭什么必须向你汇报?企业家做慈善,能做到无相布施,不执着于我在布施、布施了什么、布施给了谁,对这些都能发自内心地放下,你就升华了,你的善举就会由福报变成福德,由福德变成福德性,是体悟了空性的境界,福报与福德你并未失去,且因为无相无住的心,使你更解脱,更自由,更自在,更充实,更幸福。
        我的几位朋友,经济比较宽裕点,经常助学,且从不与受助者联系,不希望接受资助者知道自己是谁,不需要他们感谢自己,就是不想给受助者带来压力和精神负担。其中有两位朋友还是通过我来资助学生,他们完全不需要别人知道是他们在助学,我也是善巧方便地把他们的善款通过其他途径送出去。有一年,我一位朋友,一位很普通的家庭妇女,不是企业家,而是打工者,她对我说:“老师,我愿意拿出五万元做点公益事业。三万元用来供养一位在社会上弘扬正道的上师,两万元用来支持推广儿童读经的学校或者个人。请你帮我完成这件事。”我建议她把三万元用来供养雪漠上师,他在社会上弘扬正道;另外两万元,我建议她用来支持我家乡的一所小学,那里有个北京来的吴教授在推广儿童读经。我通过我家乡的同学要了那个学校的账户,朋友转账给他们。这是普通人的资助,我这位朋友做到了无相布施。在我家乡甘谷县,北京的吴教授在那里推广儿童读经。他的举动感动了他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是拥有数十亿资产的企业家,他捐助了五百万元,在我家乡建了教学楼,以帮助吴教授做国学教育实验。吴教授和这位企业家在中山大学的好友梁先生是我的朋友,教学楼建好后,有个开业典礼,梁先生受到邀请甘谷参加活动,他邀请我一同去,因我有其他安排,没能同行。这些故事里展现的人性美、同学情、家国情,很感人。
布施集福,我要讲两点:一是布施能生福德,乃至由于无相布施而明心见性;二是布施可以使财富有更好的方向。就像李嘉诚拿出巨资建立汕头大学,金庸拿出巨资资助北大的国学研究事业一样,这样的财富方向是向善向道的,会给自他、社会带来正业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