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传媒:资本、技术和创投三位一体的融合道路


毫无疑问,浙报传媒作为我国媒体融合和转型的排头兵之一,在媒体融合和转型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切切实实的实效:不仅积累了巨量的互联网用户,而且业务结构快速优化、成长性良好,转型风险大大降低。其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三条:大手笔的资本运作,通过31.9亿元收购边锋和浩方两家游戏公司植入互联网平台;注重技术,通过打造大数据技术平台以重建用户连接;布局未来,通过传媒梦工场的创投,积极布局未来产业。

一、通过31.9亿元收购边锋和浩方两家游戏公司植入互联网平台

1.为何收购?

首先,浙报传媒是一家上市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浙报传媒虽然是整体性上市,但是只是经营性业务整体上市,采编业务归浙报集团并不上市,因此,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归浙报集团而经营运作归上市公司浙报传媒。从这个意义上讲,浙报传媒作为上市公司其实质是企业,而衡量企业的目标则是股东价值最大化,具体标准就是市值。上市公司的市值取决于成长性和净利润,而成长性的重要性又远重于净利润。

其次,传统业务的成长性和净利润率都低。一方面我国报业乃至传统媒体业正处于快速下滑期,且销售收入净利润率很低,如果不通过收购新兴业务单纯依靠浙报传媒的现有业务不仅无法保证其成长性而且会大幅度下滑;另一方面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又导致传媒业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传媒业市场高度碎片化,浙报传媒想通过跨区域和跨行业收购也基本上不可能。在传统业务领域没有空间的情况下,只能另辟蹊径去收购高成长、利润率高的行业。

第三,游戏行业成长性好且净利润高。一方面,游戏行业是市场规模较大的高增长行业。2013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831.7亿元,同比增长38%,2014年,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144.8亿元,同比增长37.7%;另一方面,游戏行业是净利润率很高的行业。网易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网络游戏,其销售收入毛利率长期以来保持在70%以上,而销售收入净利率长期以来在40%以上。

可以看出,浙报传媒收购两家游戏公司,一方面传媒业和游戏产业同属大传媒大娱乐行业,是典型的相关多元化收购,更能够被集团内部和市场认可;另一方面网络游戏行业是高用户高成长高利润行业,既能获得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又能实现自身的市值大幅度增长。

2.如何收购?

首先,通过定向增发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盛大旗下杭州边锋、上海浩方各100%股权,根据资产评估报告,杭州边锋股权的评估值为29.08亿元,上海浩方股权的评估值为2.92亿元,合计约32亿元。为筹措收购资金,浙报传媒拟以14.10元/股的发行底价(利润分配实施完毕将调整为13.9元/股)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1.8亿股股份,募集资金25亿元。其中,大股东浙报控股承诺认购规模不低于10%,上海祺禧投资认购不低于4%。其中,祺禧投资是标的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而背后真正的金主是肖建华领衔的明天系。认真分析一下,浙报传媒投入的资金包括定向增发25亿元当中10%的认购额2.5亿元以及自筹资金经费6.9亿元,合计投入在9.4亿元左右。

其次,收购标的质量好。杭州边锋、上海浩方是国内领先的休闲娱乐互动游戏及平台的开发商、发行商和运营商,旗下在线棋牌、电子竞技平台、桌面游戏等三大主营业务均是各自所处领域中的佼佼者,拥有边锋游戏、游戏茶苑、浩方电竞、三国杀等众多知名品牌。两大游戏平台2011年月均活跃用户数近2000万,月均新增注册用户数突破300万人,产品总数近600款。杭州边锋2012年营业总收入预测数为50988.93万元,净利润为17895.73万元;上海浩方2012年营业总收入6418.01万元,净利润数为1331.64万元。收购完成后,浙报传媒2012年营业总收入预测数为19.48亿元,净利润预测数为36587.26万元,同比增长68%。而2011年度,浙报传媒实现营业收入13.42亿元,净利润21807.8万元。

第三,签订了利润承诺等对赌协议。浙报传媒在收购过程中,盛大娱乐曾就标的公司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2013-2015年度的业绩作出补偿承诺,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2013-2015年度的预测净利润合计为2.54亿元、3.21亿元、和3.79亿元。在浙报集团支付的31.9亿元收购款中,留下了7亿元在利润承诺结束时按照利润承诺完成情况支付,如果顺利完成利润承诺则支付全部款项,如果达不到该利润承诺目标,浙报传媒则按照协议支付相应的尾款。

3.收购成效显著

首先,浙报传媒通过收购边锋和浩方两家游戏公司,成功植入了互联网平台。目前浙报传媒以边锋用户为基础,公司已率先建成同行业最大的用户数据库,拥有6.4亿注册用户,4000多万活跃用户,其中2500万左右是边锋平台的游戏用户,1500万是其他网站、浙江新闻APP等用户,边锋游戏平台目前还集成了新闻信息等服务内容,新闻的日网页浏览量超过500万。

其次,收入快速增加,市值过300亿元。2014年浙报传媒营收30.65亿元,相比于2013年的24.11亿元增长27.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7亿元,同比增长25.84%,基本每股收益0.44元,相比于去年的0.38元增长15.79%。其中在线游戏营收8.02亿元,同比增长87.85%,毛利率为88.41%。

第三,收入结构大幅度优化,经营风险大大降低。在游戏业务快速增长的推动下,2014年年底,浙报传媒的非报业务收入已经占比40%以上,非报业务的净利润已经占比5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媒体的转型。

二、打造大数据技术平台以重建用户连接

浙报集团正在大力打造基于大数据的新媒体云服务平台,其中主要包含用户数据仓库平台(数据中心)和融合智能采集平台(内容中心),实现用户的相互导流以及内容创作过程的智能化、移动化、碎片化,实现多形态、多样式、多终端地提供内容。内部的技术平台建设总投资两三亿,由新媒体中心与信息技术中心调研,信息中心开发,目前已经实现了内容中心的数据搭建以及用户数据库打通。

1.浙报集团的大数据平台系统

浙报集团拟建成的该系统由管理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组成,在管理中心方面,分为个人配置、使用反馈、媒体管理、子系统管理、部门/用户/角色管理、综合管理和系统日志等组成。在信息资源中心方面,分为资源汇聚平台、内容创作投稿平台、资源中心、个人中心、创作中心、分析中心、发布中心、全媒体考核系统、全媒体采编系统等组成。在大数据平台方面,分为内容资源库、用户阅读行为数据库和智能分析服务系统等。

2.积累了大规模的技术人才

目前,浙报集团已有1200多名信息技术人才,主要包括边锋的约800名技术人才,以及浙报自己建设的400多名技术人才。信息中心依托边锋的一个初始团队和浙报本来的技术团队,后来外面重金招聘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人才,由集团副总兼技术部门负责人。为打破薪酬体制限制按市场原则招聘到技术人员,浙报专门制定了互联网人才管理规定,按市场薪酬招聘技术人员,同时对互联网人才按5%-10%的年淘汰率。

3.数据库业务部雏形初现

数据库业务部团队由一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的技术经理组建,目前已经有30多名员工。数据库业务部主要职能是将集团旗下各类媒体(包括报纸、游戏、网页浏览、手机客户端)的用户数据以及用户行为数据建立数据库,实现用户数据的互通,在此基础上进行用户数据分析,然后有效进行用户导流,并且根据用户行为数据提升用户体验。但目前仅完成了用户数据库的建立。

4.打造数字采编中心

数字采编中心目前有40多名员工。数字采编中心主要的职能是编排浙报集团内部的新闻内容、同时抓取网上各类新闻内容,然后编辑整合到上述的两个APP中去。目前APP的数字新闻中60%由浙报内部自己采编,包括浙江新闻、浙江在线、浙江手机报和浙江视界(网络电视电台)的内容源,40%到外部新闻网站抓取,每月大概有3000条新闻登上浙江新闻APP。集团将根据稿件的点击量等一些指标给每个稿件定级,然后进行奖励稿件源。

5.信息技术中心

信息技术中心目前有40多人的团队,负责整个集团的技术支持。计划通过一年半的时间,投入几千万的预算,实现浙报集团的信息系统建设。技术中心探索内容数据的整合,为新闻提供数据源,第一步是整合集团内部的信息源,下一步运用蜘蛛爬虫技术向外部即时抓取信息源。信息技术中心还通过和浙大等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

三、通过传媒梦工场的创投布局未来产业

浙报集团充分认识到传统媒体品牌的巨大价值,而通过孵化和投资新项目则是把品牌进行变现的最佳手段,具体运作方式就是大力打造传媒梦工场。

1.传媒梦工场是什么

传媒梦工场在其启动仪式上宣称,将以“传媒梦工场,文化新硅谷”为目标,打造一个全国一流、具有标杆意义的新媒体内容与技术应用孵化基地。

首先,传媒梦工场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运作。浙报传媒认识到,在体制内进行新媒体转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传媒梦工场一开始就是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浙报集团的传统业务相对独立、相互区隔,以期在体制外孵化新媒体。

其次,传媒梦工场对新项目采取的是孵化模式。传媒梦工场类似李开复主导的创新工场,对新项目采取的多是风险投资的方式,浙报集团所有的资金和资源投入以股本形式进入公司,但股权比例相对较低,基本上由创业团队控股。这样既能发挥创业者的积极性,又能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制度和体制,同时也能发挥浙报集团的品牌优势,即体制外优势和体制内优势兼顾。

再次,传媒梦工场搭建市场化的团队。传媒梦工场高度重视技术,并从浙江电信挖来蒋纯担任首席执行官,组建了市场化运营能力强的高水平团队。

第四,浙报集团给予强有力支持。浙报集团在两个方面为传媒梦工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一是充分利用浙报集团多年凝聚的影响力,为传媒梦工场提供平台和人脉等多方面的支持;二是拿出5000多万元来支持传媒梦工场,并给予5年的培育期这一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2.传媒梦工场的具体运作

首先,充分利用浙报传媒的品牌影响力来吸引创业者和新项目。浙报集团具有雄厚的资源优势,包含良好的政府资源、媒体运营经验、全方位的宣传及发行渠道、品牌资源等。一方面,能为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技术、财务、人力资源、法务、创业导师辅导等全方位的支撑和服务,提高创业的成功概率;另一方面,还积极吸纳各种社会资源,为传媒梦工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浙报集团还与复星集团、阿里巴巴、三大通信运营商等11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传媒梦工场充分利用浙报传媒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实现创业者的聚集。目前,传媒梦工场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每届均有1000多个项目报名参赛,部分项目已经得到风险投资,品牌影响力初显。

其次,专注于新媒体创业领域,以与其他类型的创业孵化器有效区隔。传媒梦工场作为浙报传媒向新媒体转型的有力抓手,自然要关注传媒业领域,以与传统的科技创业孵化器进行差异化定位。传媒梦工场致力于建设公开、开放的产业平台,通过资本运作及传媒运营资源的投入,为早期创业者提供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系统化的服务,帮助早期创业者快速成长,从而培育传媒领域创新团队和打造新一代传媒类高科技企业。

第三,采取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传媒梦工场挑选具有优秀创意、良好市场前景的新媒体产品与创业团队,为其提供发展所需的相应资金、资质、品牌、管理能力和经验、人才、人脉等方面的资源,帮助其快速成长。

第四,明确定位和孵化目标。传媒梦工场结合浙报传媒的优势和特点,重点孵化对象包括新媒体内容提供商、新媒体渠道商和新媒体运营平台。这些孵化目标需要具备三大基本特征:立足于传媒领域;有互动、社会化等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性;有可行的赢利模式。

第五,充分利用浙报传媒收购的现有平台。不久前,浙报传媒已经成功全资收购盛大旗下的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这为传媒梦工场的孵化对象提供了较好的用户平台和较大的流量,也可以加快孵化对象的成长进程。

第六,本质是风险投资机构和公司。目前,传媒梦工场是一个优秀的新媒体孵化基地,但其本质是风险投资机构,一旦吸引到足够的项目就可以发起和组建基金,由于基金公司每年可以收取基金额1.5%~2%的管理费,如果基金募集额达到一定规模,每年就能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流,这样也就形成了商业闭环。

第七,能够帮助浙报传媒进行有效转型。由于传媒梦工场的创业项目孵化成功后,浙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有优先收购权,因此,浙报集团可以通过其旗下的上市公司来投资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进而间接实现浙报集团的新媒体转型。

目前,传媒梦工场已经完成对创新工场、虎嗅网、知微、点触科技、微拍、优微等十几个项目的投资。并已经转型成为天使基金的管理人,已经和和阿里、创新工场一起联合组建了第一期为6500万元的天使基金,专门布局中国新媒体研发和创业。

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浙报集团在全国报业集团中率先推进集团化、公司化改革。注重加强科学管控体系建设。围绕建立集团科学管控体系,建立分线分层的集团管理架构。优化集团总部管理模式,建立与完善财务预决算权、战略规划与监控权、人事任免权等八大方面的授权体系,推行分权为主、统分结合的权限管理,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2011年,根据上市要求,平稳有序地推进上市改制工作,对集团下属16家一级子公司进行改革重组,建立了符合上市公司规范的一系列管理和运行制度。上市后,浙报集团以打造成中国资本市场最优秀的传媒公司为目标,狠抓内部管理,推动形成与互联网发展要求相衔接的市场化机制和市场主体。全面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目标分解、逐级预算、充分授权、全面考核”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把各经营单位的绩效考核和集团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过去的重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实现预算体系和考核体系一体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