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局9月28日消息,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662.7亿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1-7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81.1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比7月份扩大5.9个百分点。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10292.6亿元,同比增长7.9%;产成品存货39135.8亿元,增长5.7%。应收债款增加,说明卖方市场缺乏议价能力,企业经营十分困难,产成品存货增加,说明内需依然极度疲弱。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下滑,内需疲弱,企业经营困难,说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加上资本市场下半年低迷不振,对GDP贡献大幅萎缩,笔者认为三季度GDP增速跌破7%的几率已经大增,甚至可以说已经铁板钉钉,这对全年保7%来说绝非好事。
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保增长的压力,开始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受制于财政收入低增长和地方债务危机下融资压力大增,财政刺激空间越来越少,加上财政资金投资效率底下,经济容量庞大,依靠单纯财政政策保增长已经难以维系,更要依靠企业和社会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
而要实现民间投资增长和重新焕发企业投资热情,首先就是要降低融资成本,降低融资难度,也就是改变融资难与贵的问题。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8%,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13元。经过五轮降息降准,一年期定存利率只有1.75%,与7月份CPI数据1.6%相比较空间已经很少,再次降息机会低于通胀数据,2015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3.7%。而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75%,中国也进入了负利率时代,既然是负利率时代,那么降息的空间已经被封杀。而基准贷款利率是4.55%,与主营业务利润率5.38%相差无几。说明市场融资成本依然偏高,但即使央行继续降息,也就是25个基点,对降低贷款基准利率意义不大。
中国金融问题不在于基准贷款利率高低,而在于实际贷款利率上浮,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更是非常之高,8-10%较为普遍,超过10%也不是少数,而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5.38%,只有主营利润率的一半,已经大大低于融资利率,这让实体经济如何承载,从另一个角度看,2015年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5.9%,实际上中国实际贷款利率已经高达16%左右,这是实体经济无法承载之重。
为什么贷款利率居高不下,就在于银行资金成本依然偏高,难以有效降低负债段成本,银行只能通过转嫁成本的方式提高贷款利率,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目前银行间隔夜利率大约是1.9-2.0之间,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大约是2.05%,但是银行股获得存款难度越来越大,很多资金依靠同业拆借或者是同业存款的方式获得,资金成本已经高达4%上下,怎么可能按照基准贷款利率向企业放贷,只能不断提高上浮利率转嫁成本,因此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是降低贷款利率的重要方式,而降准是降低银行中长期资金成本的唯一方式。
鉴于实体经济下滑较为严重,资本市场也是处于相对低位,也需要央行货币政策滋润,央行货币政策已经没有必要顾忌资本市场疯牛走势,今天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400亿元,中标利率为2。7%与前次持平,考虑到今天市场有50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等于央行回笼了100亿元资金,现在市场资金利率依然偏高,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央行没有必要实施净回笼操作,如果考虑央行货币政策是锁短放长的话,那么就会采用其他货币工具能够流动性,实际上近段时间人民币贬值压力始终存在,热钱流出压力与日俱增,流动性危机越来越强烈,央行更本没有必要维持18%的存款准备金高位,因此笔者认为不排除央行节前降准,即使节前没有降准,假日期间降准几率已经是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