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


营销会

下午开集团营销会,除了审看营销指标、评定营销动作之外,一项必修课就是审看过往一周的广告表现。

印象中,新中国的广告是从80年代开始的,开始是广播和纸媒、然后是电视,再后就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可能是最早时候广告量少,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非常深 ,比如“一曲歌来一片情”的燕舞,“每当我看到天边的绿洲”就想到东方齐洛瓦冰箱广告,仿佛就回响在耳边、就展现在眼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大发展,需求端无限放大让不少人不求其解。曾经华老师就评价相当多的策划人员不仅态度不甚端正,技术更是二五眼。这集中表现在策划人员经常热衷于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情感、直夸自己的产品,最狠的是只讲表面的东西,连内层功能都懒得去挖掘,至于客户关心什么、关注什么根本不在他们的大脑中。

直白

曾经大领导一直强调广告一定要“直打直白”,讲的就是坚决反对故做深沉、无病呻吟,做出的广告文稿让人不明就里,仿佛猜迹一般。他曾经讲:真正好的广告通常是一看就能懂,不用费思量,并且能够直指人心。

遗憾的是如今不少管理人员(不仅是广告策划人员)讲起话来经常是“云山雾罩”,就比如评标时用“先进、科学、合理”来形容,我就曾经评价:这些词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但由于无法度量,说了等于没说。我曾经在多个工作场合里,明确、坚决地反对使用“先进、科学、合理”。

曾经罗辑思维的CEO的个性签名就是:做小一辈无产阶级人话翻译家,她就是有感于不少不讲“人话”——即每一个字都懂,但放在一起就是不懂。

简朴                                                                          

工作二十多年,发现每天开会的时间多到让人窒息,效率不高是一大原因。

效率低重要原因是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讲话,经常形成了事实上的“鸡同鸭讲”,于是提倡讲普通话,讲大家都能懂的话是一件非常重要、难度很大的事情。

反对故弄玄虚,像正常人一样讲话,会让人倍感亲切的同时,更能提供效率。

回归简朴、倡导直白,做一个普通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