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


  059.中國崛起的日本料理

  安倍晉三死死抱住挑釁中國的歷史主義宿命論。

  “共產黨”一詞由日本譯傳中國。

  改革開放初期,日本對華催開放,政治交往,實業投資,融資可謂積極。

  中國改革開放,日本就陷入衰退。沒有直接關係,但有客觀必然。

  1990年代,中國經濟加速。2001年入世,2010年超日本,2015年2倍。

  歐美把日本納入西方陣營,東方明珠就是日本,在歐美人眼裡。

  中國極速崛起,西方人感受到中國的樸素和完整,比較日本而言。

  美國可以擺佈日本,威懾中國,拉幫歐洲,卻不能抓住中國。

  中國體量大,國土面積大於美國,人口第一,有核武器,有唯一不間斷文化和歷史,,。

  1992年比爾克林頓開始全面對抗中國。1980年代的里根和撒切爾還只是單純吸收中華文化。

  自此,中國完全替代日本成為歐美人眼裡的東方明珠,雖然不甚華麗,大的有人說不美,滾動速度也太快,WTO滯脹,日本開始地震,美國金融危機,歐洲合而不圍,中國被重視。

  日本怎麼辦?安倍晉三一期試圖親華,被美國打臉踹下台。二期卯足了勁,挑釁中國,幫兇大哥美國,搖尾巴歐洲,全球範圍內跟中國競爭,虛張聲勢,催進國內政治改革。

  日本作為原料擺上了傳送帶圍繞客人轉動,吸引中美歐俄眼球,炫富亞非拉第三世界其他國。

  中國替代日本成為東方業主,中國與歐美三角新的世界觀念,中國有能力在三角關係中立足一角,歐美就必須改變,而日本只能繼續美國人的思想。等於,日本退居世界二流國家。

  日本和中國為鄰,製造摩擦可以彰顯兩國關係,撈點感情。中國和歐美博弈,日本就充當了佐料,有滋有味,歐美舉重若輕,中國嘗嘗鮮,感受感受。

  態度。日本擺明了,不想和中國好。中國,可以吸納日本挑釁,以夷制夷。還可以,不問不理,畢竟日本料理的是麻煩,中國做的是豪華大餐。

  中國崛起的是全球化影響力,而日本料理的是國家正常化。中國接下來遊戲的是特朗普領導下的保守美國和抱不緊的歐洲。日本挑釁中國對歐美是麻藥,誤以為中國崛起是威脅,造成歐美緊張,以防禦為主。可以預料日本在與美國稱兄道弟,與歐洲難兄難弟的表白裡失去與中國崛起的紅利時代。而等待美國失去對中國的蔑視心態及歐洲平視中國的基礎上,歐美也會驚呼:“小日本”。

  日本可以成為正常國家,這也是正常的。不可能日本永遠被美國壓住,憑什麼美國可以成為一個半國家。日本正常化之後,意味著美國退出軍事部署。美國肯定不願意去,日本也不可能讓他馬上走,他們之間必然需要妥協,包括韓國,菲律賓,台灣,關島等等。

  中國繼續崛起,台灣會首先被美國交易掉。否則,美國無法與中國較量,除了軍事力量大於中國,美國無能為力政治經濟文化與中國抗衡。此時此刻美國軍事能力也會面臨孤立無援,獨立難撐。只有放棄台灣,恫嚇日韓,死皮賴臉。

  日韓與美國纏綿悱惻過程中,中國及周邊國家需要消化台灣影響。日本急於金蟬脫殼,撲通跪拜中國,趕走美國。至此,美國猛虎歸山,西太平洋岸邊曬太陽,靜養。

  中國以深厚的文化寄養世界各國,以精明的商業之道發展各國經濟。日本已經因為政治而失去經濟發展機會,會重新偎依中國再出發。

  中國崛起的包容日本本質上是日本攪局了歐美姿態,刺激了中國崛起的神經,形成了中國崛起的力量。辯證關係。橫向,美歐武斷了日本的行為,平行的看待中國崛起的蝴蝶效應。假如歐美放棄日本挑釁中國的認知,勢必圍繞中國崛起重新佈局。以美國的強大,歐洲數量的聲音,中國崛起會陷入西方冷灶的泥潭,延緩發展。

  日本料理對於美國的直接作用在於拖累了美國運動的速度,日本對美國始終是厭惡的,他們知道中國的優勢和傳統,只不過是它們自私和狂妄無知而已。

  張海勤2016-12-25&1628於廣州

  「版權所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