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垢现状


       为了解决下寺湾油田雨岔区块油井管杆结垢严重的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取样化验分析,发现采出水中Ca2+Mg2+CO32SO42等成垢离子含量较高,同时采出水中菌含量超标,尤其是SRB菌含量高达103/mL。结合雨岔区块油井结垢的主要原因,室内以聚环氧琥珀酸(PESA)和聚天冬氨酸(PASP)作为主剂,优选了缓蚀剂、杀菌剂、分散剂等助剂,优选出绿色环保型阻垢剂配方,并对其缓蚀阻垢性能、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测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措施井平均Ca2+保持率达到81.6%,平均缓蚀率达到80.6%;措施井免修期由75d提高到247d;该阻垢剂体系有较好的阻垢和缓蚀双重功效,能够解决下寺湾油田雨岔区块的油井结垢问题,减少油井维护性作业井次,降低油井生产成本。

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水井结垢成为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油田大多采用无机聚合磷酸盐、膦系阻垢剂或者含羧基、磺酸基多元共聚物阻垢剂,这些阻垢剂阻垢性能良好,但降解性能差,排放后易造成水体污染。随着“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阻垢剂正朝着无磷、易降解的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着手聚环氧琥珀酸的研究与应用。

结垢现状:雨岔区块位于下寺湾油田西北部,主力油层为长2,油藏平均埋深860m,地层温度32℃,综合含水率70.0%。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油井结垢加重,酸化除垢措施有效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