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为提振经济的宽松,正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全球央行为提振经济的宽松措施,正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有着“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最新季度报告中称,在1988-2008年间,全球收入差距缩小,这也基本反映了中等收入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收入增长。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一差距则快速扩大。
 
报告写道:
 
先不谈货币政策可能影响财富分配的渠道,传统观点认为,这种影响很小。
 
作为追求宏观经济稳定目标的副产品,它们(财富分配)被考虑在商业周期之外。
 
 
不过这一次可能有所不同,从各国央行实行的刺激举措来看,货币宽松带来的财富分配效应在这一轮周期中尤为明显。富裕家庭以股票、债券等形式持有的资产比例较高,持续宽松政策推动金融资产上涨,并未给以不动产和存款等资产为主的低收入群体带来同等的财富增值。
 
BIS在报告中写道,在过去十年,家庭对利率和资产价值的变化更加敏感。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推高资产价格的同时,可能也同等程度的推高了贫富差距。
 
在发达经济体,家庭资产负债表以快于GDP增速的速度扩张,家庭总资产和净财富同时增长。此外,1980年代以来,资本收入稳定增长,如今占发达经济体家庭收入的约30%。
 
自2010年以来,股市带来的高收益是收入分布顶端群体净财富以更快速度增长的主要因素。
 
报告认为,对于财富分布顶端的群体而言,他们的资产组合更加分散化,拥有大量股票和债券持仓。而财富分配底端的群体资产则相对集中,主要是不不动产,金融资产则主要是银行存款。
 
对于证券特别是股票,财富分布顶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