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中国学习的德国


  德国有史以来,思想和作风以科学严谨、踏实认真而闻名。我想与以上的原因,与德国人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分不开的。在德国,不管任何人——官员、老板、军人、或平民百姓,都有遵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重教师,遵重实际,尊重传统。也正因为如此1、德国的国家领导人,企业领导人,都有强大的科学前瞻能力,这是我们很多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所不具备的。

 

  2、德国人的前瞻意识表现在对国家、对企业的科学经营管理和对民生大事的把握之上。

  德国最富的三个州分别是:一个是巴伐利亚州,巴登符腾堡州,北威州,这是德国最富最强大的三个州。巴伐利亚州是以它的汽车制造、化工、电子取胜。巴伐利亚州有宝马。巴登符腾堡州以中小企业取胜,当然也有大企业,奔驰就在这个州。最西边的北威州是传统工业,以机械制造取胜,那儿有一个鲁尔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煤炭和钢铁制造业非常兴旺,到了60年代末企业就思考如何的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钢铁大王克虏伯不再做钢铁的初级生产,而要做精细加工,其中无缝钢管非常厉害,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个国家无缝钢管的质量是超过克虏伯的。

  再有,中小企业,每个企业至少有一项核心技术或产品,也就是说从60年代开始德国开始思考经济转型,从而使德国的产业长盛不衰,所以德国有很多百年老店、基业长青的企业。

  3、当美国法学博士希拉里国务卿,奥巴马总统,在利比亚、叙利亚、亚洲、瞎折腾的时候,德国物理学博士默克尔总理,正在中国踏踏实实地与温总理,洽谈经济合作事宜。为解决德国经济困境,和民众就业在做着努力。美国是在用金融和战争的手段,想尽一切办法,从别人那攫夺财富,给自己补血时;而德国是在考虑自己国家如何大力发展生产财富的实体经济。两者作风,已成鲜明对照。德国有着自己的打算和国策,已经与美国、英国和法国,拉开了距离!

  现在西方,只有德国的哲学、科技、和务实的精神、踏实的作风,值得中国来学习。

  德国是世界许多重要哲学流派的发源地,特别是,世界主要的近代辩证法哲学家,例如,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都产生在德国。所以,在德国很少有极端思维与做事的模式。还有德国唯心论,以及以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批判理论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理论,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继承者和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德国在哲学史上,对世界影响深远的人物有:马克思、恩格斯、库萨的尼古劳斯(Nikolaus von Kues)、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例如,科学社会主义、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结构、和基本运行规律的 《资本论》作者——马克思是德国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同创始人、辨证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自然辩证法》的作者——恩格斯是德国人;

  对中国革命和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巨大作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产生在德国。

  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与理论推动了19——20世纪的世界工人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阵营。至今,还影响着世界的进程。

  德国诞生过许多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关键基础,海森堡和玻恩等又将其进一步深入。在他们之前还有亥姆霍兹、夫琅和费和华伦海特等。伦琴因发现了X射线而于1901年成为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赫兹在电磁辐射领域的研究成果是现代电信发展的关键。德国重要的化学家有奥托?哈恩(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辐射化学的先驱和“核化学之父”。李比希是有机化学的创立者和“肥料工业之父”。1879年,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设立实验室,建立起作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亚历山大?冯?洪堡是生物地理学的奠基人。

  许多著名数学家诞生在德国,包括亚当?里斯(Adam Riese)、贝塞尔、戴德金、高斯、希尔伯特、埃米?诺特、黎曼、魏尔施特拉斯、约翰?缪勒和莱布尼茨。

  其他重要的科学家还有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特奥多尔?蒙森、罗伯特?科赫和马克斯?韦伯等。

  德国还拥有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

  例如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古腾堡,盖格尔计数器的发明者盖格尔(Hans Geiger)和全自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康拉德?楚泽(Konrad Zuse)等。本生完善了科学实验室常用的高温加热工具本生灯,齐柏林伯爵发明了齐柏林飞船,是人类航空史的重要人物之一。多位德国科学家为汽车的诞生做出过革命性的贡献,奥托发明了内燃机,狄塞耳发明了柴油引擎,戴姆勒发明了第一台快速运转的点燃式发动机和第一辆四轮汽车,本茨是汽车工业的先驱。此外还有电子工程的创立者和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西门子,火箭专家和宇宙飞行的先驱沃纳?冯?布劳恩,完成了人类第一次滑翔飞行的航天界先驱奥托?李林塔尔(Otto Lilienthal),以及胡戈?容克斯(Hugo Junkers)。

  德国的文学代表人物:如诗人福格尔魏德的瓦尔特(Walther von derVogelweide)。德国最杰出的作家有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兄弟等,多位文学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保罗?海泽(1910年)、格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托马斯?曼(1929年)、赫尔曼?黑塞(1946年)、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和君特?格拉斯(1999年)。

  德国是音乐家的摇篮,为古典音乐贡献了多位世界级的作曲家,包括巴赫、古典主义音乐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贝多芬。其他世界知名的作曲家还有亨德尔、克拉拉?舒曼、罗伯特?舒曼、瓦格纳、勃拉姆斯、理查德?施特劳斯、泰勒曼、马克斯?雷格(Max Reger)、奥尔夫、兴德米特、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 WernerHenze)和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等。

  德国实际人数是8200万,但诺贝尔获奖得者将近全球一半(包括移民到其他国家的德裔)。

  还有一些著名的人士,比如马克思、奥托?冯?俾斯麦 (Otto Von Bismarck) 、爱因斯坦、黑格尔、沃纳?冯?布劳恩等 这些都是改变德国、改变美国、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人。

  德国有很多世界第一,汽车、化工、机械、环保都是世界第一。而根据英国总领事会公布的数据:德国大学国际化水平2010年也跃居世界第一。

  只要你去德国,看到最漂亮的房子一定是大学,在市中心地理条件最优越的也一定是大学。

  这个国家有300多所公立大学,完全国家财政投资,德国不许把教育市场化,产业化。

  任何人都可以上大学,没有高考,只有申请制度,申请了就可以去学习,但德国唯一不好的是混文凭太难,如果你抱着混的目的去肯定没戏。德国政府每年给大学提供补贴,外国学生越多,补贴越多。在德国,外国留学生占大学学生总数的10%~15% 。

  德国各个学校适当地最好的建筑,图书馆大而漂亮、功能齐全、藏书众多。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能这个学校的学生才可以进去吗?不是,它对社会开放。只是你要遵守纪律和公共秩序而已。德国几乎所有的人都爱读书,但在图书馆不能抢座占座,不能高声谈话,不能吸烟,要爱惜书刊杂志和电子阅读器。

  在大学图书馆、城市图书馆、几乎满足了全民的读书需求,但不能把书借出去。

  书在德国很贵,一本书大约30~40欧元,也就是300~400元人民币。所以一本书如果在德国发行3000~4000册就不错了,能卖到5000册以上就算得上畅销书。

  德国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教养很高,连美英都与德国比不了。

  德国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很有特色,世界闻名。

  德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不教太多东西的。孩子的第一要务是玩得开心,其次是教一些基本的常识。因此,严格来讲,德国从中学才开始传授知识,并且第一位是教你怎么去学习和思考。大学更是如此,首先教你思考,接下来才给你讲框架性的知识。德国大学没有规定的教材,教材是根据老师的喜好和专业背景来确定,也就是说我今天想讲点什么是根据我自己的爱好和专业能力。大学里,思想、学术、言论自由。唯一例外是德国大学不允许宣传纳粹思想。

  高等教育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大概含括了340所高等学校Hochschulen,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大约有160所的大学、神学院、教育学院以及艺术学院,每年约有3/4的大学生都是集中在这里学习;其余的学生则分属于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职业技术学校Berufsakademien,等相关领域。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人才,对于新知识与学术研究的创造与发展,现今德国约有190万人在大学就读,预计到2011年将会成长至220至240万人。平均39个人里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大学生。

  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门槛主要是高中毕业考Abitur,而依据各学系的要求,所应具备的条件也有所差异;而攻读学位也必须依照学习的发展与考试制度来完成。

  德国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Universität)、工业大学(或称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和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综合性大学和工业大学拥有博士学位和大学任教资格的授予权。绝大多数德国大学是国立大学,但是大学的科研经费则由第三方资助,如德国科学基金会及其他基金会和企业等。

  德国的环境很干净。干净到一尘不染,没有尘土裸露的地方,否则就是违法。要么用小石子铺上,要么全是草地。

  德国人工作和办事踏实认真,不浮躁,不搞外表光的弄虚作假。讲科学,不搞大跨越,大跃进。

  例如,我读书的大学有一条小路,从我上大学起看见在铺,一年的时间都没铺完。你知道是怎么铺的吗?一颗一颗石子拿来研究,摆放在哪儿比较好,然后像一个艺术品那样搁在某个地方。

  莱比锡大学图书馆用7年时间内装修,装完以后就是一个精品。

  德国民富国强也体现在这个国家城乡穷富差距小,城乡基础设施都很好。德国人的绿色环保意识很强,不存在人为地去把农村城镇化问题。如果非要分出贫富的话,反而住在城市里人的生活都是相对比较简单朴素的,住在农村的人反而都是非常讲究的。我的德国朋友写信给我,我一看地址是乡下,就可以断定这家伙肯定有钱,如果住城市里的就不一定。在德国,是较富的白领和文化人住乡村。

  德国吃的很便宜,德国最便宜的是几样东西:

  第一是面包,很长的一袋面包在市场上卖0。18欧元(相当于中国1块多钱人民币),够你吃很多天,稍微贵一点是0。35欧元左右,更贵的也有。

  第二是牛奶,牛奶是欧洲人必喝的东西,一升0。18欧元,也有0。25欧元的,0。3欧元的。

  第三是果汁以及汽水,不到1欧元一瓶。

  从而保障了穷人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为什么吃的会这么便宜?因为有国家社会民生福利政策。德国政府大量的财政支出是用于民生补贴,德国政府最大的三项支出是:

  一个是对农业的补贴,二是对住房、租赁业、住房建筑业的补贴,三是对交通业的补贴。

  这三大块的补贴占据了德国财政支出的35%,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把社会保险等其他补助加起来就将近50%,另外20%用于国防、外交,20%用于教育、科研,只有不到10%是用于公务员开支。

  例如,失业者,或者他不愿意去上班,在家闲呆着也饿不死,呆第一年还能拿工资的80%,第二年拿60%的工资,不管怎么降还是有600欧元的生活费保底,这意味着能有尊严的生活,也就是说住得起也能够吃得起。

  有人大呼,德国在养懒人!一个人性的社会要能包容懒人。但要想生活好,要想人生活得有价值,受社会尊重,你就不能做懒人。所以,实际上德国的懒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