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八正道


 

(一)八正道考证

前面,我们仔细探讨了四圣谛。而四谛中的最后一谛是道谛。道谛是解脱苦之道,其内容即是八正道。

八正道,也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为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八正道的内容是:正见、正志(玄奘译为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方便)、正念、正定

对于八正道的详细解释,有安世高译的《佛说八正道经》、《增一阿含经》和《四谛品》和南传《相应部经典》。版本诸多,略有不同。

这里的讨论,还是以《杂阿含经》的记载作为依据,因为我们相信它较好地保持了释尊说法的基本原貌。《杂阿含经·二十三·八正道》的第1042 (785) 经﹙中390﹚中,对八正道有详细的记载。从记载中我们发现,八正道被分为俗、圣两种:

1世俗间的八正道,特点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2出世间的八正道,特点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下面我们对八正道分别进行讨论:

 

一、正见

上述经文中,对于正见,是这样说的: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揭达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

“何等为正见?谓正见有二种:有正见是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无取、正尽苦、转向苦边。何等为正见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何等为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是名正见,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这里,正见分为俗、圣两种:

1世俗间正见: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

2出世间正见: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

这样看来,正见的含义是:用苦集灭道(即良医治病)的思维方式,去获得正确的知见,正确的见解

我们认为,释尊所说的正见,除了一般意义的正确知见、见解之外,还特指释尊证悟到的佛法思想,其主要内容是:缘起、无常、空不可得、离相、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