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之间的真友情绝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冲淡,只会更加醇厚。
这个月,有计划要到广州出差,一友人得知后,立即联系我,我俩已近十年没见面了,但通电话竟是那么自然、亲切,我很感动,昨晚见面时,感到是那么轻松,谈起来,是从没有的坦然。
朋友的细心,让我感到纯洁友情的力量,从酒店住宿、行走路线、饮食安排等都是超出我的想象,这叫什么呢?这叫力量!
(2)
交朋友,一定要认真选择,尤其是没有利益的交往将是长远的。我认为,不能在友情里做生意,但提倡在做生意里增加友情。
在历史长河里有这样一个典故“萧规曹随”,萧何素与曹参不和,但他外举不避仇,去世前坚持向汉惠帝推举曹参继任。当相国过世的消息传到齐国(属汉封地)时,曹参即命令仆从说:“赶快去收拾行李,我就要回朝廷接任相职了。”不久汉惠帝果然召曹参入朝继任为相,曹参为何能知道萧何会推荐他呢?这就叫友情的力量,政敌、对手其实是惺惺相惜的,要能找一个真正的对手是一种境界。
这种朋友,已是超尘而存在。
(3)
我们现在的社交工具很多,如微信、QQ、脉脉、陌陌、钉钉、赤兔、世界经理人等,假如在微信圈里已加为好友,在其它社交软件里又碰面了,是加还是不加?
尤其是微信圈里今天被邀请进这个,明天被邀请进那个,是进还是不进?不进,担心邀请你的人是慎重的,等于关上了一扇友谊之门,呵呵。但事实上,很多人在邀请人入群时不是慎重的,认为,只要群里的成员多了,自己的人脉就广了,真有这种想法的人,咱也不能说人家是错的,但我是极不认同的。
(4)
我建了三个主要微信群,一个是易得咨询公司的群,一个是珠三角创业群,另外一个是校友群。公司群分为三类群体:
1) 是听过我课的学员,不管是沙龙还是公开课抑或是正常开课。
2) 是我的大学校友,包括有些人力专业的在校生、和年轻校友,我也是有选择地邀请的。
3)是我多年的朋友,不一定是人力资源圈子里的,我认为可以入群的,如曾经购过我的书《史为建文集》。
当我邀请人时,会经过思考,主要考虑:
1)我邀请人家进群,群能给人家带来什么益处。
2)我不希望给对方造成心里压力,当人家看到邀请时,左右为难时,就不好了。
3)易得群多数是HR,对于需要找工作的校友,我会邀请;对于初级HR也会邀请,因为群里经常讨论一些具体的案例,对大学应有益的。
(5)
我也被拒绝过,在这种情况下,我多不会再进行第二次邀请。因为,你邀请别我你的想法是好的,但对方不一定会这样想,反而会觉得你邀请他(她)入群会有所图,如你想宣传你的课程、你会给人家增加麻烦,等等。所以,就不会再邀请。
当然,我也接到不少主动申请加入群的,这时,就需要严加把关,而且担心有些群友一入就乱加人,让群内友人感到没有安全感。
也有群友主动退出的,虽然不多,但人家不一定是从事与群主旨相近的工作,退出也很正常,都需要给予应有的尊重。
(6)
写以上文字,读者可能会说:这太初级了,写这些有啥意思啊。
文字的记载,是为了给自己心一个抚慰,让心得到洗涤,多生些智慧,我不拒绝烦恼,因为所有的智慧都来自于烦恼。
我也认为,逆境是隐藏的祝福,是戴着面具的机会。有了好的心态,再加上勤奋、合作、真诚就向成功的可能迈进了一大步。
交朋友,要先让自己可以值得交。正直是第一条规则,那么什么是正直呢?
第一就是不说谎话,第二就是不欺骗,第三是不偷盗。
这涉及人品问题,没有一个人会主动说自己的品格不好,这也是绩效考核自评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我们在看算卦的一些书籍时会发现,正面的内容,自己哪一条都符合,这就是心理学的范畴,在这里就不多谈了。
(7)
道家的思想是中华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着自有的规律,人的一生也是有规律的,是从哭到笑,遇到苦的事情,就多笑笑。人一出生就是为了工作和生活,从握着拳头到撒手的过程,因此,人要多些快乐,自我学会调整,动态修复。
交朋友,也是有着规律的,择友需要抉择,一定意义上,所有人都应是朋友,但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你的做事方式,知已能有一足矣,不要求多,要使自己真正地面对现实,用平常心态来对待得与舍。
(8)
进入友情快车道,必须先修路。明天见。(史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