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到底是谁的嫁衣?


   2016年,看了不少关于HR的文章,写得很好,有从心理写的,也有从技能写的,不管是褒还是贬,都是为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一点,所有的读者与作者都应无异议的。

   HR就是一个职位或职业而已,为何大家那么乐此不彼呢?尤其是2016年,好像2016年成为了人力资源领域的分水岭,当然,这与互联网工具的推波助澜有直接作用,尤其是微信的出现,有将HR推向顶峰的可能,然后呢?

前段时间,微课盛行,谁都可以讲,似乎HR知识很容易讲的,只要从事HR有些年限,都可出来讲讲,讲课,本无可厚非,然而,若是误导了听众,对自己的未来无疑披上了一层黑衣,这是非常可怕的。

腾讯的微信其中一个功能就是建群,似乎没有限制,因此,“群”便满足了人的交往需要,建个群也就代表了“圈子”,呵呵,这真是一种满足,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人脉?什么才是圈子?不是人多,而是你自己建立的圈子,成员是如何进来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换群”、“卖群”也随之而来,腾讯是该对自己的产品功能管理一下了。

HR到底是做什么的一个群体?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谈一下。

一、HR,应是普通且正常的人

HR, 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在本文,是指一个群体,是一群在研究人身上能力如何进行提炼、提升等的人。

企业建立后,需要系统、全面、深入地进行企业管理,这对企业的人才进行了专业化、多元化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对具有“专业”背景的HR人才产生了需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只有大专文化程度就可满足企业的需求,招招人即可,至于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文化、员工关系基本不需要涉及,因为员工可以自发地工作,自我进行管理,因为员工多数是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很珍惜手头的“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吃有喝就行了,满足了马斯洛的第一个层次心理需要就已足够了,“人事”也就少了不少“麻烦”。

起实,HR要做一个普通人、正常的人。我总认为,在企业里,最聪明的人是组织架构图里最低层的群体,他们最了解企业的产品质量、客户需求,没有了他们,企业才真得寸步难行!HR,需要做的,不是去测量这一群体,而应接触他们,不欺负他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用“企业”的文化来武装“人力资源政策”,绝对不能用“自己”的文化来向员工开炮。

二、HR,不应是自以为是的人

HR,认真学习的精神必须提倡。进入书店,不难发现,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书籍不是太多,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实战,主要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写的;二类,理论研究类,主是是由大学里的老师写的,但书架上的,多数是来自国外的研究成果,如Susan E. Jackson, Randall S. Schuler,当然,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参加论坛、参加远程学习等。

学习,一定要有针对性。基本功是最重要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比如说,人才招聘时,所任职的公司对职位的标准是什么?公司的人才理念是什么?企业创始人如何对人才理念进行诠释?这些若不清楚,又如何能吸引到“企业”需要的人才呢?再比如说,组织架构图与企业业务战略有何关系?职位的设计、职位的评估等工具如何切入企业实际?等。

    作为HR,如果不能打好基本功,就向“自以为是”迈进了一步。

三、HR,更不应是混淆公司与个体的人

HR的工作特征,决定了有时代表公司。对人才面试时,常是第一关,处理员工关系时,常是第一关等,候选人、员工都将对HR表示尊重,我们应理解为这里的尊重是对公司的尊重。作为HR,是必须要明白的!

代表公司处理事务时,要怀如履薄冰之心,将企业的人才理念、企业的文化理解清楚、透彻,否则,就会无意中代表自己来处理公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