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需求保障民生
廖仁平
1 前言
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系列研究表明主权货币购买准公共品国民免费共享既可以消除市场相对过剩商品又可以发展公益事业,此对民生保障有巨大推动作用。
从产业的公益性程度角度看,一般可以大致地将各产业分为三大类,一是纯公益产业如环保等产业,二是纯市场产业如一般商品产业,三是公益与市场有交叉的产业如农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刚性需求产业。本文重点对第三类产业进行相关分析,初步分析表明因民生刚性需求商品的弹性很小,多产无益紧缺则价格疯涨,所以其管理原则是国家计划保基础,市场竞争管提高;若结合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的储备性价值补偿策略,则可以保障公益和市场效率的同步实现。
2 刚性需求商品的一般特征简介
刚性需求,相对于弹性需求,指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刚性需求的需求,这些商品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和必需品。就当前人类经济生活而言,衣食住行医教等产业的商品多属于刚性需求品。
需求曲线的斜率表达的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越高,那么它斜率就越大。价格每变动一个单位所带来的需求将非常多,但需求曲钱的斜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大多数商品的需求曲线斜率都是渐渐降低的,需求曲线会逐渐变得平滑。刚性需求曲线在理论上是一条直线,即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比如食盐,它不仅是必需品,并且不存在可替代性…
3 农产品刚性需求特征简介
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等决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基础地位,也决定了农产品的刚性需求特征。特别是狭义意义上的大宗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刚性需求特征非常明显…
4 市场化不适合刚性需求商品的原因简析
以粮食为例,粮食的需求弹性很小,多产无益紧缺则价格疯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很普遍,但遭遇天灾时价格可能疯涨数倍甚至数十倍。这种特征决定了粮食的产销管理不宜以完全放任的市场方法管理。
资本是贪婪的逐利的,若任由资本控制粮食生产,资本方不会有分毫积极性增产,贪婪的资本必然想方设法联合性地选择限产保价策略,即有意闲置地力少生产人为制造粮食紧缺现象提高粮食销售价格以确保资本有利甚至有暴利。其它各类刚性需求商品亦然。
传统小农业经济的效率是较低的,即使精耕细作其宏观总体效能也很难大幅提升,相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等都很难进行,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
5储备需求货币来源及其数量控制简述
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相关研究表明,储备需求货币来源就是主权货币,它由央行印刷产生,其数量控制遵循“宏观投资货币利润量=内生消费货币量+外生消费货币量=额外消费货币量”。
传统的财政补贴源于税收,在收支平衡原则约束下,投入民生公益保障产业的钱常常捉襟见肘且还有寅吃卯粮的债务约束(赤字上限也不大,一般为GDP总量的3%左右),这种传统管理方式适用于短缺经济,但在相对过剩比较普遍的货币经济中,传统财政收支平衡原则却会捆住国家管理货币经济的手脚,不利于国家货币经济的和谐发展。此时,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用主权货币(不用传统税收货币,传统税收货币仍可继续用于一般性政府开支)购买准公共品供国民免费分享储备性转换市场相对过剩商品,既消除了市场相对过剩,又能保障民生公益产业可持续发展。
6 储备需求促进农业大繁荣
如果将粮食产业看成是公益产业,闲置地力少生产人为制造粮食紧缺等市场失灵现象将不复存在。国家用主权货币(不是传统财政税收)建设维护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免费普及推广农业科技、保护价格补贴收购各类大宗粮油产品等,既可以大幅降低国民生活成本,也能基本实现土地产出最大化,还能基本确保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
中国的大农业战略宜及早展开。全国统筹,分水、土、光、热等因素统一科学整理土地资源,国家主权货币投入储备性建成数十万个大小不等的农业庄园(此过程将消耗大量相对过剩商品,相当于将之储备性转换成农业生产力,既可以对市场产业中的实物利润进行货币化价值补偿,确保市场主体生产积极性,又利于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向全国招标经营,国家保护价格(平均成本+合理利润)收购各地各类大宗粮棉油初级农产品进行储备和平准操作,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可持续。
在这种农庄式大农业模式中,农庄是国有资产,国家调配土地时很方便,承包者竞标得到各农庄经营权,农民则以农民工人的身份全国范围自由选择地受聘参与农业生产,承包者按劳保法规向农民工人们发放工资福利…这种模式既保证了土地的国有,也约束或鼓励承包者负责任地经营农庄,在保护价政策下承包者科学诚实的经营一般都能获得平均收益(部分条件好的农庄也可以国营以确保大宗粮油产品稳定供给)…
至于说一般小宗农产品,因其多数并非必须品,可替代性很强,可任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管好市场公平就可以了。医疗、教育、住房产业中的非必须品或非基本服务亦然。
7 储备需求保障民生
上一节简要分析了储备需求促进农业大繁荣,其相应的储备需求策略同样适用于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刚性需求产业中的基础需求部分。国家持续不断地用主权货币购买市场中的相对过剩商品投入建设维护国家农业、医药、教育、住房等基础保障系统,保障其民生刚性需求商品的可持续供给能力,是国家安定和谐人民幸福的基础,这些基础民生产业不宜市场化(其中的建设维护工程等可以招标市场主体进行)。各国政治经济成败实践也多次证明了这一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中的福利补贴弥补了市场失灵,而拉美推行新自由主义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民生刚性需求产业也基本市场化且很少有福利补贴…)。
8 结束语
国家若不管刚性需求民生基础产业,有许多不利之处,如小农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困境、医疗中的过度医疗现象造成资源浪费、教育领域高收费的同时教育劣质化、住房价格居高不下提升生活成本挤出其它消费等…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繁荣,在当今相对过剩比较普遍的经济态中,国家采用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策略,持续不断地用主权货币购买相对过剩商品投入建设维护国家农业、医药、教育、住房等民生基础保障系统,保障其民生刚性需求商品的可持续供给能力,既可以消除市场相对过剩商品补偿市场主体实物利润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促进民生公益事业大繁荣!
201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