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不雨 蓄德不骄
——《周易·小蓄卦》的人生智慧
自乙未年始,我开始逐渐接触中国古代最高的智慧之书——《周易》。最初给我启发的是清代的朱骏声先生的《六十四卦经解》,从文字训诂学的意义上认知《周易》,逐渐地我接触王心敬先生的《易说》以及李光地先生的《周易折中》等诸多解易的书籍,读后深受启发。《周易》一书并非是玄书,并非只是一本卦书,它应该是中国先民最高智慧的代表,其对于人生、社会之见解不可不谓至精、至大、至深。我研习《周易》多半是为了提高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不至于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陷入迷茫。下面我就“蓄卦”的一点感悟分享给大家:
《荀子》中有句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力量的积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而然而然的过程。那么,《周易》中的“蓄卦”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密云不雨”,也来说明一个人一件事的成功,都需要一个积蓄的过程。“小蓄”卦的爻辞说:“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天要下雨不是说下就下,它必须要经过自西边密云蓄积的过程。
我们时常惊羡他人的成功,时常感慨他人财富的积累。但我们是否想过,他们曾经也经历过“密云不雨”的艰难,不经风雨何来彩虹?当一切按照“密云不雨”的自然规律,从量的积累到达质的飞跃。财富的积累,名望的取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梦想,这一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人只有勇敢地抛弃幻想,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未来的果实。孔子在《论语》中教诲人们对于财富的认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那些一夜暴富名望在手的人,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蓄卦的初九爻“复自道,何其咎?吉”,告诉人们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要经历无数的失败,都要面对各种两难的抉择,然后才能“复自道”,才能寻找到通往成功的方法。在人生拼搏的道路上,所有的事情都非一帆风顺,都要通过各种曲曲折折,才能各安其道。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打击,人们有时候会充满迷茫、充满彷徨,最怕的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那么,《周易·蓄卦》认为只要能“复自道,何其咎”。只有经历了失败与挫折的人生才会厚重,才会有质感,所有艰难只是为明天的成功在做铺垫。蓄卦告诉人们要正确面对这些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不必引为自咎,陷入深深的自责,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是要我们不忘初心,回归正道就行。
那么,通过痛苦的选择与艰难的考验之后,我们虽然“复自道”,虽然有“何其咎”的自信,但成功的道路似乎依然遥远。蓄卦中的九二爻的爻辞告诉我们,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牵手共同在成功的道路上帮扶前行,“牵复,吉”就是这个意思。人们讲“独木难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自己力量不足时,我们渴望他人的帮助,也渴望能与人一起分担人生路上的寒潮,我们要懂得常与别人合作牵手,相助他人也是在相助自己。
然而,现实的残酷又不得不使我们小心谨慎,我们看到生意场上很多期初同甘共苦的商业合作伙伴,到最后反目为仇;我们也看到很多朋友,当人生志趣发生转移时,都会不欢而散;也看到了多年相濡以沫的夫妻,终免不了夫妻反目的厄运。蓄卦中的九三爻用了“舆脱辅,夫妻反目”两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车辆行驶久了,轮子和轴承就会脱离,夫妻之间积怨成恨最终反目。究其原因则在“刚强”二字上,木头和木头之间,太过刚硬,非断即滑,“脱离”就是必然之事。人与人之间争强好胜互不相让,难免也会反目为仇。面对人生这一尴尬局面时,我们该怎么办?蓄卦中的六四爻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用柔顺的办法,用“有孚”的办法,才能够免去反目成仇的血光之灾。柔顺,是智慧人生的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修养深厚的人的精神体现。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我们要学习水的精神,无形而有形,无力而有力。
当我们的人生经历过一番打拼之后,终于看到了理想的曙光之时,我们积累了很多财富,社会名望不断攀高。此时我们是高高在上还是心怀宽容之心,《周易》的作者告诫人们此时要“富以其邻”,要帮助更多的还在奋斗路上拼搏的人获得成功,而不是独享其乐为富不仁。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能够做到“富以其邻”的人实在太少了,人在面对财富时的占有欲会让很多人失去理智泯灭人性。所以我们呼唤那些成功人士财富来源于社会一定要服务于社会,呼唤更多的企业去担当起造福于民的社会责任。
《周易·蓄卦》的上九爻的爻辞说:“尚载德,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用三个比喻在告诫人们积蓄财富乃是小蓄,富而积德才是大蓄大智慧。人们取得成功之后,有的人往往会得意忘形,为非作歹,《周易》的作者告诫我们“月满则亏,水满则盈”人要时刻有自省之心敬畏之心,满招损骄则奢,是事物发展的极端,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人,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莫要骄纵。小蓄非大蓄,大蓄如水,滋润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