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公司需要寻找分包商合作,我们有机会到佛山某企业考察访问。
接待我们的人是一个面容不太和善的女人,待我们并不热情,给大家带上安全帽以后,特别郑重声明:生产重地,禁止拍照!
这多少让大家不悦,这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一般的厂家都乐于让你拍照的,而且我们也好回去有图有真相的写考察报告啊,这分明有什么背后的故事或玄机?
通常的禁止拍照情境,按照逻辑推导,无外乎几种情况:
第一:军事或者商业机密怕访问者泄露了痕迹,让敌人或竞争对手知道你在干什么;
第二:家丑不可外扬,粗糙的工艺,松散的管理,消极的员工等形象,不适合外传;
第三:好的生产工艺,卓越的管理,一流的形象,不想让别人学到手;
此外,我还真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可事实却让我大跌眼镜。一个普通的民营企业,制造钢结构而已,里面有些卷管机,压弯机,焊机,杂乱无章的钢板外,烟雾缭绕,脏乱差吵四个字就可以概括所见。
根本不入流的管理水平,一点也不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松散散漫的工人团队,根本不能拿出来宣传的中小企业生产制造现场。
看来,这个禁止拍照的措施是有自知之明的决定。
可是,你阻止得了访客的手机,相机拍摄行为,阻止得了人的眼睛的天然相机的拍摄吗?这种相机的威力远比手机相机厉害万倍。它可以植入内心,留下深刻印象!你能阻止人的听力、触觉、感官体验吗?人是一个全息摄影者!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商业社会中诸多领域,你阻止人们参观访问,不敢让人看到你们在做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不敢示于人。开放敞开,是需要多大的自信和勇气啊。中国的餐饮业的厨房,有多少可以开放透明的?政府的财政预算,物业公司的账本,有多少可以开放透明的?
禁止拍照行为的背后,潜藏着人性的密码。可是,厂家的行为无疑提醒了访客,要仔细详细的窥探这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让你用眼睛看更仔细,用耳朵听更清晰,让你触觉和感觉更敏锐!
不知道厂家明不明白行为背后的密码。
商业合作的基本条件,就是了解,建立信任,成交。禁止拍照显然把基调定为不友好。如果是糟糕的印象,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禁止拍照的逻辑潜台词是:最好不要和我合作!
这样的营销思维,让我匪夷所思。可是似乎这样的厂家还不少。如果出于保护商业秘密和客户利益,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不敢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形象,就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了。
访客禁止拍照背后商业心理解码
评论
1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