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添加剂对污泥脱水也具有显著影响。生物质不仅能吸收污泥中的自由水,还能在污泥压滤中起到骨架支撑的作用。实验在污泥中添加不同比例、不同种类的木屑和秸秆,考察生物质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表观混合物含水率指压滤后滤饼的含水率,污泥真实含水率指压滤后滤饼中污泥的含水率。
木屑、秸秆均能降低压滤后污泥的含水率。添加少许比例的木屑(6∶1)时,推算的泥饼中污泥真实含水率从 75.3%降为 68.82%,表观含水率为 57.65%;而当木屑添加比例提高至 3∶1 时,真实含水率更下降为 61.75%,表观含水率为至 47.51%;当木屑添加比例进一步提高至 50%,即 1∶1 时,改含水率达到 58.73%,表观含水率低至 39.92%。可见,随着木屑加入比例的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得以提升。加入秸秆也具有类似的效果。加少许比例的秸秆(6∶1)时,推算的泥饼中污泥真实含水率从 75.3%降为70.22%,表观含水率为 58.63%;而当秸秆添加比例提高至 3∶1 时,真实含水率更下降为 65.78%,表观含水率为 52.03%;当秸秆添加比例进一步提高至 50%,即1∶1 时,改含水率达到 61.27%,表观含水率低至40.35%。
添加入木屑、秸秆后使表观混合物含水率以及污泥真实含水率均有较明显的下降,但相比木屑,秸秆的效果要稍差。这主要是由于实验所用的木屑粒径大于秸秆粒径。国内外研究表明较大的颗粒粒径有利于污泥脱水过程中形成“导流渠道”,使水分易被导出。对于性状相同的污泥颗粒来说,通常颗粒粒径越小,污泥越难以脱水,将相同比例的木屑和秸秆添加入污泥搅拌均匀以后,形成的木屑-污泥混合物粒径大于秸秆-污泥混合物,从而加入木屑的脱水效果好于加入秸秆后的脱水效果。但当添加比例过高后,压滤后泥饼的成形性和抗压强度降低,为了研究能应用于实际,采用污泥与木屑质量比 2∶1 作为最优实验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