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发家三部曲(三)
3、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机构。新分权化的组织使杜邦公司很快成为一个具有效能的集团,所有单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公司组织具有了很大的弹性,能适应需要而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后,杜邦公司以新的战略参加竞争,致力于发展新产品,垄断新的化学产品生产。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被杜邦公司首先控制的、有着重要意义的化学工业新产品有:合成橡胶、尿素、乙烯、尼龙、的确凉、塑料等,直至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并迅速转向氢弹生产。1967年底,杜邦家族的第五代管理者科普兰·杜邦把总经理一职让给了非杜邦家族的马可,自己专任董事长一职,财务委员会议议长也由别人担任,从而形成了分权制的“三头马车式”的集团管理体制。企业在董事会战略指导下进行分层决策,引进了外聘董事制,帮助公司进行企业文化、营销策略、组织体制、企业再造、资本运营等方面的决策。这种“有效的富有伸缩性的管理工具”的建立,标志着杜邦公司实现了第三次转变:由家族企业向现代巨型公司转变。
进入20世纪80年代,杜邦公司以“创造科学奇迹”为理念,加速企业发展。1981年,杜邦公司以高达75.7亿美元的价格吞并了摩根财团的大陆石油公司,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一起重大合并事件。1984年,杜邦公司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此后,相继建立1个控股公司、3个分公司、20家独资和合资企业,员工有3000多名。1997年,杜邦公司全球销售额为451亿美元,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全资或合资的子公司和办事处。
跨入21世纪,杜邦公司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工业界领导,带着“责任关怀”的核心价值观进入了公司持续发展的第三个百年,继续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创造科学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