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拿什么拯救


 近些年来,各地轰轰烈烈的产业新城一座座拔地而起,有些成功的实现了逆袭繁荣,如沉寂一阵后大热的郑州新城,更多的新城则成为了“鬼城、空城”的代名词,如此多的鬼城缘何诞生?

 
首先看看何谓成功的产业新城:产业园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运营,以发展绿色产业新城为核心理念,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产业新城发展目标:实现区域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主要发展理念:第一、实现企业盈利、社会和谐的政企双赢模式;第二、塑造有生命力的城市——A绿色产业新城发展的三轮驱动模式;第三、以打造产业地产综合体为主要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产业新城建设的主要特征:央企与政府合作开发的新园区发展模式。实质是要建设绿色产业新城。
 
绿色产业新城开发特征:
 
—— 核心驱动:通过塑造城市中心,辐射和服务整个区域
 
—— 园城互动:产业区和生活区互相嵌入链接,打造24小时活力社区
 
—— 交通联动:加强区域内各功能区联系
 
—— 价值推动: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发掘土地价值
 
与之伴随的绿色产业城市特征:
 
——产业集群优势化:形成园区优势产业链
 
——用地配比科学化:形成4:4:2用地布局
 
——配套设施合理化:形成10分钟生产生活圈
 
——城市设计智能化:形成绿色智能的软环境
 
从以上成功产业新城的各种发展理念、标准体系等看出,产业新城之”新“,在于一种和谐高效的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的新城建设,而非表面文章称之为新城即可。
 
没有地区全新发展理念的支撑,整体规划设计的创新转型配套,孤立的造城盖房运动,而没有足够的需求支撑,无力消化如此多的房地产而成为鬼城就在情理之中了。
 
 
持续的空洞造城,如果没有地区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发展的配套支撑,鬼城的噩梦终不能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