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是旅游行程的执行者,但不代表导游就不重要,再好的行程和安排,在差导游手中,团队也可能砸掉,一个好的导游,有时候行程安排略微有些问题,也能让游客感觉很满意。
就如张家界导游被打这事情来看,一个导游,在行程快要结束的时候,与游客产生这样的矛盾,可见,客人对导游几天来的服务是不太满意的,如果很满意,不会因为这点小事闹成这样,也就根本不需要为这点事情闹得要旅行社老总来处理。如果认为这个被打的导游是个很优秀的导游,呵呵,我是绝对不敢苟同的。
导游很辛苦,做导游很不容易,特别是在张家界做导游更不容易。这与张家界旅游管理模式有关,导游这行的管理在张家界是有很大问题的。可以说,张家界旅游局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000年以前,张家界很多导游是没有国证的,就是当地旅游局发个证,就可以带团,2000年以后,逐步要求导游必须持有国证。2005年左右,张家界的导游队伍大约在5000人左右,现在据说已经突破万人大关,虽然张家界的旅游接待量在逐年递增,但是需要这么多的导游吗?中国有两处世界级的纯自然遗产,一是九寨的黄龙,另一就是张家界了,黄龙景区不大,每年的接待量受景区面积的制约,所以黄龙景区无法从接待人数上着手发展,只能从其他方面深挖旅游潜力。而张家界景区面积比较大,也就早就了张家界旅游管理重量不重质的状况。
如果你问张家界旅游局的局长,张家界的旅行社有多少家,他一定能准确回答出来。但是这是桌面上的统计数据,张家界的旅行社的管理模式是很奇怪的,一家旅行社一般都有几十上百个部门,而这些部门并不是旅行社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设置的,都是挂靠的,一般只需要每年向旅行社总部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给你一间办公室,你就可以挂靠在其名下经营旅游了。所以游客到张家界旅游,哪怕名义上是走的同一家旅行社,可实际上可能是不同的经营者在经营着。你在同一家旅行社报名参团,不同的部门给出的价格费用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可以这样说,旅社社挂靠的一个部门就是一家独立经营的旅行社。所以,要问张家界实际上有多少家旅行社,可能谁也不知道。这也就张家界旅游低价竞争的根源之一。
另外导游的管理非常混乱。通常来讲,导游考取国证后(也就是导游资格证)要与旅行社签订劳务合同,成为旅行社聘用的员工,然后才能到旅游局换取胸卡,一个导游从一名新手,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导游,一般都需要二三年时间,这样管理,旅行社无疑是需要较大的成本付出的。旅行社接到团队后,开出旅游行程单、旅游委派单,导游持证和这两单带团。只有在旅游团队较多,导游不够时,才会从旅游局导管中心的兼职导游中安排导游上团。这样的程序本身并没有问题。
但是在张家界做导游,一般是无底薪的。导游考到国证后,一般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一家旅行社挂靠,另一种方式是挂靠到旅游局的导游管理中心。而挂靠的旅行社只和导游签订虚假的劳动合同,并不给导游开工资,甚至也不安排团队给导游带,反过来还要找导游收取押金和管理费。导管中心也同样,只管收钱。旅行社和导管中心一般是不会负责对导游的培养和培训的。导游要想带团,必须要像推销员一样,游走于各个旅行社的各个部门之间,取得部门经理的认可,才有可能被安排上团。也就是说,在张家界的导游,实际并不隶属哪家旅行社,而都是一个个单独而独立的个体,导游可以选择任意一家旅行社任意一个部门的团队,任意一家旅行社的任意一个部门也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导游。所以导游为了生存,为了带上旅游团队,竞相向上缴更多的人头费用,也就不足为怪了。我甚至听说,有些旅行社的部门经理,每次接到旅游团队后,都是在宾馆把房开好,然后带着行程单,在宾馆的房间里给女导游打电话,想带团,女导游可能不光是上缴人头,还要奉献自己的肉体。这样的导游管理模式,不出事情则可,出事了,则是很麻烦。所以,在这样的导游管理模式下,出现诸多的导游私改行程的,私加景点和购物店的,对游客没有好脸色的,也就不足为怪了。
张家界需要怎样的旅游管理制度?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