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杂议3——是非利弊


 哲学杂议3——是非利弊

 

是非利弊

分三级,一是真实,二是合理,三是合理最大化。分三级,一是生存,二是发展,三是发展最大化。真实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具体统一,是科学的范畴。合理是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有利于相关主体共同生存发展的客观实际,是真理的范畴。最大的合理发展,是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就是真理。求生存是人的本能选择,求发展是人的理智追求,发展的最大化是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与最高的人生价值。求利就是追求有利于生存发展的条件和结果。有明确的是非利弊标准和科学分析问题的思考方法,才能正确地识别是非、权衡利弊、选择行为。是非标准不同,分析方法不同,认识就会不同,行为自然不同。

合理的内涵中有真实,但是,真实不等于合理。杀人放火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只能确认事件是真实的,不能确认事件是否合理。真实的犯罪行为,都是不合理的行为。真实是任意的客观实际,只看事实准确,不管是否合理。合理是相关各方共同生存发展关系的客观实际,损害了哪一方的生存发展,哪一方就会不承认这种关系是合理的。公说公的道,婆讲婆的理,就是相关各方都只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不考虑对方的利益,所以找不到共同的合理标准。为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结成集团,把集团的共同利益当作合理的标准,形成真理是有阶级性的观点,也就是对一个集团合理,对另一个集团就不一定是合理的。合理才能成为真理真理是合理的最大化,对各个集团都合理能够被不分民族、种族、阶级、文化、信仰与国籍的人类绝大多数接受,能够被人类历史最终肯定的真理只能是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客观实际,或者说是和谐发展、大家都赢的客观实际。这是真理的内涵追求真理就是追求这种客观实际、创造这种客观实际。求真、求实、求是,不等于求真理。

 

发展的内涵包括提高生存能力,但是,提高生存能力不等于发展。生存能力包括繁殖、适应与变革环境的能力。事物都有两重性,有利就有弊,物极必反。如果在某种条件下,老鼠繁殖到复盖全球,牠不但威胁了相关生物的生存,牠自身也会因生存条件不足而难以生存。人的生存能力要是普遍提高到长生不老,那就不能再生殖了,否则就会出现人满为患。人改变环境的能力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就会出现威胁自身生存的问题。所以,发展不应是片面地强调提高某种生物的生存能力,而是提高相关生物的共生能力只有共生,才能长生。为相关事物共存共荣创造与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才是发展的标志。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发展,是最大的发展,就是真理。事物的发展是提高促进和谐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和谐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