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涵:若中国经济崩盘,英国也将受影响


  陈少涵:若中国经济崩盘,英国也将受影响

  

  陈少涵寄语:钱须一亿亿地挣,路得一步步地走。如果也曾为梦想迈出过第一步,想要放弃的时候,不妨瞄准心中的“小目标”,去试试只低头看路,走一步再走一步,走一程再走一程。一直走下去,不期然间,说不定心中的圣地就已在咫尺,美丽的风景就已到眼前。更多资讯可摆渡“陈少涵”

  

  近日,citya.m.副主编朱利安·哈里斯(JulianHarris)撰文称,随着英国退欧公投已经过去3个月时间,虽然目前还没有正是退欧,但其造成的影响已经基本消散殆尽,脱欧引发的经济风险如今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相比之下,另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反而浮出水面,那就是中国庞大的债务以及放缓的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罗格夫(KenRogoff)昨日表示,中国经济放缓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罗格夫警告称,中国增长放缓的速度要比官方数据显示的更快,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哈里斯列举数据称,中国方面已经转向大规模贷款来刺激经济增长,净债务总额据估计已经超过25万亿美元。支出方面的规模也前所未有的庞大。仅过去五年就诞生30个新机场、26000英里的高速公路,一个个巨大的新城市也拔地而起——其中许多仍然荒无人烟。

  

  “中国的问题在于由信贷拉动的增长无法持续下去。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的不良贷款已经逼近2万亿美元。”

  

  上周,国际清算银行(BIS)称中国的信贷与GDP差距2016年第一季度触及30.1,通常差距为10就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危险信号。

  

  Enodo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黛安娜·乔伊列娃(DianaChoyleva)也指出,过度投资、人民币被高估以及疲软的全球经济增长已经重创了中国经济。即使是官方数据,也显示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至6.7%。相比之下,1989年到2016年中国的平均年增长率却达到9.82%。

  

  乔伊列娃认为,中国必须向消费支出方面重新平衡中国经济,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未来几年必将遭受到沉重的经济痛苦。“要想再平衡成功,人民币必须走弱,然而世界其他国家似乎并没有做好应对这一变化的准备。”

  

  在哈里斯看来,中国大崩溃的幽灵正笼罩着全球经济。倘若债务泡沫破灭,英国将无法幸免于难。

  

  资料显示,贷款以及英国企业在中国(包括香港)开办业务让英国银行业存在中国的资金已经达到5300亿美元。英国前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GeorgeOsborne)对中国企业张开怀抱,而现任总理特雷莎梅也批准了中国在欣克利角项目上的投资。

  

  哈里斯直言不讳地称,“在两国进一步加强联系之前,我们必须考虑中国潜在的衰落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