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情绪低迷非IPO扶贫之过


  自9月9日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IPO扶贫一度在市场上炸开了锅。舆论方面对《意见》的争论很大,甚至有观点认为IPO扶贫将会恶化股市生态环境,诸如此类言论,一度引起了市场的恐慌,吓坏了投资者。受市场情绪的影响,沪指在3000点整数关口摇摇欲坠。

  不可否认的是,IPO扶贫对股市会带来了一些影响。尽管目前在一共800余家排队IPO的公司当中,只有7家来自全国贫困地区的公司,可以说来自贫困地区的公司IPO少之又少。但是在实行IPO扶贫之后,全国592个贫困县当中每3个县出现1个公司排队IPO的可能性是大概率存在的。而且,《意见》规定,贫困县企业首发申请IPO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更是增加了新股发行的压力,从而加大了IPO对股市的“抽血效应”,在市场情绪整体低迷的当下,无疑会使得市场信心进一步受到打击。

  然而,将造成股市低迷的原因全部归结于IPO扶贫则是不合理的。除了IPO扶贫的利空因素影响之外,还有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小非减持急剧加速。进入9月份以后,半年报批露完毕,导致大小非趁此时机加速减持。截至发稿日,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已有超过100家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套现资金接近8月份一整个月的水平。在这些减持的公司当中,皇氏集团、华夏银行、通鼎互联、大华股份以及皖江物流5家减持金额都超过5亿元。如此之多的减持金额,难怪舆论将其评价为“今年以来最凶猛的减持潮”。

  其次,资金南下的分流。9月初,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标志着保险资金可参与沪港通试点业务,受此新规的影响,境内资金再现加速流入港股的势头,恒生指数一度持续走高,甚至在今年内首度升穿24000点大关。尽管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但是,从整体上来看,A股较H股在估值上依然不占据显著优势,在深港通获批之际,两地市场之间啊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套利空间。在追求更快捷和更多的套利需求的驱动下,套利资金加速流动,从而增加了两地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的速率。在此背景下,无疑会导致形成对A股市场资金的分流。

  最后,过节情节导致投资者减少操作,市场情绪低迷。就在中秋节前一天的9月14日,沪市成交金额只有1481亿元,进入8月份以来仅次于8月2日的地量。而即将面临的十一国庆假黄金周,无疑更是使得广大投资者因“节日情节”而减少操作,抑制了市场情绪。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9月28日《香港文汇报》 http://pdf.wenweipo.com/2016/09/28/a13-092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