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能解决贸易保护主义吗?
-----一位主管经济的朋友说如果全世界有多个如中国这样愿意奉献的国家才能实现!
汪华斌
今天上午碰到一位主管经济的朋友,我就问他经济上的问题;我说G20峰会还没有开,我们社会就到处讲此次会上要解决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这可能吗?谁知这位朋友说你早就从英国脱欧看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为什么,因为英国为欧盟作出了奉献;如果英国只是从欧盟这里得到好处,难道它们傻呀。正因为近年来世界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在各国自己的宏观经济环境改善不力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国家都选择贸易保护主义,从而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看当今世界因为中国是内向型经济,所以中国的贸易保护不明显;但国际上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可大幅度抬头。
同样我们看到欧盟与美国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而出现分歧,如最近因为苹果对爱尔兰的补贴销售;就引起欧盟的不满,而要苹果补税;结果又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为什么,这难道是国际公平贸易吗?肯定不是,因为在美国与欧洲,贸易保护主义已演变成一个重要的政治题目。当自己国内民众对于工作稳定性的担忧与收入停滞的焦虑时,政客首先就是展开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当然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内,对某些贸易流通的限制性措施也得合理合法;这就是今天不少社会政治家为本国老百姓谋福利而贡献聪明才智的时候,也是现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涌现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措施也导致贸易衰退以及经济走缓,从而刺激更多的保护措施出现。试想连英国这样的工业经济大国竟然要脱欧,说明欧盟经济一体化中的英国其贡献大与索取;所以不愿意总贡献的英国人自然要脱欧。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每年全世界有数百种新的贸易限制性措施生效;它带动的可不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直接殃及约5%的全球贸易额。
为什么已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竟然倒退,原因就是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结果经济贡献也就两极分化了。如我们社会为什么总是假冒伪劣商品最容易占领市场,就因为中国人的经济两极分化;自然贫困的人也就喜爱假冒伪劣了。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冲击下,品牌意识竟然在我们社会不是越来越强而是越来越弱。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产品在内销本来就引起发达国家的不满;如果外销,自然不少国家要动用贸易保护主义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按照公开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10月到2015年底全球总计实施了5,072项贸易保护措施;而且仍然有效,而这些多数是为了将外国商业利益排除在外而采取的措施。虽然很多大国对贸易保护主义所带来的风险颇为警惕,但新措施执行的速度仍然远大于原有措施取消的速度。此外就是关税壁垒、禁令或配额这些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仍被使用,政府采购优先权、政府救助与本地化要求等新的形式层出不穷。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贸易预警(World Trade Alert)”指出:“一些新兴市场使用贸易限制措施,不仅影响到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波及到其与发达市场的贸易”。而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也频繁使用限制手段,打击一些国家对它们的出口。当今世界只有我们中国还没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影响世界,这不是因为我们愿意为世界经济作贡献;而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是内部消费的时代,所以我们成为全世界工业经济国的泄洪区;如果我们社会也是以增加国民收入为目标的对外经济贸易,则我们一样也会不断出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我们看到WTO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近一段时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包括一些G20成员在内的发达国家尤为严重,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贸易救济措施直接针对中国”。据了解自从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共有48个成员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案件1149件;占案件总数的32%。而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中国?不是因为中国制造成为全世界的主角,而是许多国家都在想法子振兴本国经济;所以不少发达国家出于扩大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考虑,竟然力促制造业回流本土。结果这些拯救本国经济的“灵丹妙药”最先冲击的是中国,因为中国货物贸易出口虽然占全球份额只有13.8%;但绝对贸易规模的分母较大,所以中国受到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也会多一些。如果我们真的是外向型经济,我们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就更多。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担任G20主席国期间,将倡议把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延长到2018年;其中包括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增量”说“不”,并且承诺逐步减少和取消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存量”。这就是全球贸易欢迎中国的原因,因为这提供了很多国家新开辟的制造企业也能很快立足国际市场的环境。然而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的现实情况下,不少国家只有通过贸易摩擦而使本国企业获利;所以这次G20会议根本不可能解决公平贸易秩序的问题,倒是欢迎中国成为国际大市场的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