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店长很抢手——餐饮企业的营业督导


 01.jpg

 

为保证店面各部门能够按照整体工作计划和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目标,店长和具体督导人员对工作落地实施常规检查的过程,叫营业督导

 

人员管理督导

1.       根据不同的营业情况,调整人员数量。

2.       观察、了解员工的工作精神状态,必要时做出相应调整。

3.       检查人员的工作技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正式的事后督导。如:做记录等。

4.       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

5.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关注有无违反公司制度的情况。

6.       检查工作中员工的仪容仪表。

 

设备管理督导

1.       观察各种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温度、气味、光线等。

2.       检查安全隐患:用电、用气、设备等。

3.       核实设备的维修、保养是否按计划进行。

 

物料管理督导

1.       根据每日不同的营业状况准备充足的营业物料。

2.       营业中随时关注物料的使用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服务管理督导

1.       时刻关注客人反映,采取相应的行动。

2.       关注各岗位的工作情况,支援是否按操作标准操作。

3.       观察各工作岗位之间、各班次之间的工作衔接。

 

卫生管理督导

1.       时刻关注重点卫生区域、卫生间、清洗间门口、洗手台区域。

2.       检查营业中受影响较大的部分,如:地面、桌椅、餐具等。

 

出品管理督导

1.       上菜速度如何?是否有台位需要催单?

2.       客人进餐时的感受如何?

3.       出品是否符合标准?

 

餐前督导

餐前督导即餐前检查,主要检查各部门的卫生工作、物品的准备工作、餐厅的装饰布置等。严格的检查机制,可大大减少营业中的失误,提高员工的责任心。

 

餐中督导

1.       检查卫生的保洁、服务规范、出品质量。

2.       环境质量:餐厅的温度、光线、背景音乐、各岗位(档口)人员到位情况。

3.       卫生情况:地面有无垃圾、水迹,备餐柜、餐车是否整洁,洗手间是否干净。

4.       服务质量: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服务流程、服务规范、服务效率。

5.       出品质量:出品是否符合制作标准、是否及时,营业预估量是否合适。

6.       人员协助:各岗位工作的忙闲情况、人员是否需要调动。

7.       关键部位:不同的营业时间要重点关注不同的岗位。营业刚开始时,观察客人是否及时得到了服务;营业高峰要关注后厨和出品口的出品是否顺利;次高峰关注收银处、洗手间。

 

餐中督导时,店长要与助理协调好督导的区域、以保证督导工作到位。

 

收市督导

营业低峰阶段,客人走的多,来的少,容易忽视客人,卫生也会出现问题,如地面有水迹、或因地面清扫给客人带来的不便等。

 

餐饮管理的重点是在管理上,是对任何财物的有效控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管理者的个人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事无巨细地随意支配,不但自己筋疲力尽,团队成员也茫无头绪,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管理者必须学会抓大放小,知道自己应该去做那些急且重要的工作,总领大局,方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那些优秀的餐饮管理者,都是有意识让自己成为清醒的闲人,而绝不会把自己变为迷迷糊糊的忙人。认识并实践好这一点,确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