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余主席上任不久,3月份参与两会,当有人大代表建议刘可以说恭祝香港的话,刘士余就笑言:“沪深股市都发财,你放心,还有港股,这是姐妹花”。
回顾头来看,沪深股市有人发大财,但绝大多数人是亏了钱的,央视财经发表题目是《中国平均每天3家公司IPO 如此疯狂能撑多久?》的文章,里面提到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以来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IPO数量创五年来新高,但融资规模较去年有小幅下降。而根据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日前引用的数据,2016年我国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高达增长59%,A股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上证指数跌幅超12%,创业板跌幅近28%。根据相关机构测算,2016年在高速发行的背景下,每位股民平均亏损2.4万元。
可见刘士余主席的笑言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没有成真,而是出现了巨大亏损,但普通投资者出现巨大亏损的同时有人发了大财,那就是产业资本,充分说明中国股市的制度漏洞是非常严重的,也是令人痛心的,有的通过减持获得了巨大财富,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统计数据,2016年,A股共有1145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过减持行动,涉及股票数量共计197.4亿股,参考市值共计3030.43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套现金额排在前十名的公司分别是永泰能源、口子窖、二三四五、奥瑞德、掌趣科技、广汇汽车、顺威股份、快乐购、吴通控股、海天投资。减持参考市值分别为,47.1亿元、33.7亿元、32.7亿元、30.38亿元、29.85亿元、27.21亿元、26.95亿元、25.25亿元、23.98亿元、23.47亿元。他们通过减持获得了几十亿元的真金白银。得益于IPO超速扩容,很多人成为了亿万富翁,以后可以通过减持又可以获得几十亿元的真实财富,据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2016年上市的公司中,有40家公司中出现了高管持股,总共210名高管分享了22.25亿股,涉及市值达到1393亿元,平均每人持有股票市值达到6.63亿元,其中持股市值最高的高管,一人坐拥市值111.78亿元,而其中最牛的一名副总经理,一人拥有市值4.44亿元。
一级市场疯狂造富,二级市场投资者出现巨额亏损,难怪央视财经发出中国平均每天3家公司IPO 如此疯狂能撑多久?的质问,这一质问是振聋发聩的,也是值得深思的,是不是能够引起管理层的重视,顺应央视财经的呼声,适度减少IPO的节奏。
不仅仅是央视财经发出质疑,新华社旗下媒体也发出呼吁“新股发行,需兼顾直接融资与市场的承受度与投资者的接受度,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新华社旗下媒体的呼吁能不能引起管理层的重视,让新股发行回归可控的节奏。
投资者更是开始质疑圈钱市重新开启!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新股超速发行的愤慨之情,管理层能不能顺应投资者的呼声,减缓新股节奏。
确实新年伊始新股丝毫没有减缓迹象,依然秉承去年年底的超速新股发行节奏,维持每周13家左右每天三家的规模超速发行,央视财经本周就有15家公司开启新股申购,这也意味着新年以来,监管层几乎在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高速推进着新股发行。一个市场如果异常火爆,新股适当加速自然可以理解,但是16年中国股市再度熊冠全球垫底全世界,投资者损失惨重,17年中国股市表现依然是熊市显现,没有任何牛气出来,与世界股市背道而驰,新股依然维持超高速发行就显得没有任何道理可言,有点不顾市场承受力不顾市场投资者感受的味道,这是令人是十分震惊的,是不是竭泽而渔融资再度卷土重来。为此央视财经发出质问,并表示出忧虑情绪。
有市场机构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六成至八成。2017年IPO融资量将达到3000亿元水平。而日前,新三板企业陆续开始IPO的消息,也意味着有近万家企业正在陆续成为IPO的后备军。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大的融资量融资方是很高兴,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市场双方的,有卖就得有人买,这么大的量究竟该谁来承接?如果投资者在市场中长期不赚钱,这样的发行节奏还能继续下去吗?一个失去赚钱效应的市场,还能坚持多久?
央视财经的忧虑是有道理的,在大跃进式发展同时,投资者开始选择离场,上周资金净流出388亿。其中资金流入方面,上周银证转账变动净额减少187亿,融资余额减少63亿,公募基金新发行7亿,沪股通规模减少53亿。资金流出方面,IPO融资规模39亿,产业资本净减持15亿,交易费用38亿。前一周资金净流出664亿,难道历史资金绕着股市走的一幕又将重演,管理层希望把股市打造成资金蓄水池本意没错,但是不是靠制度缺失和市场陋习把新股强加给投资者,让二级市场跌跌不休,投资者亏损连连。
如果投资者不断选择离场,选择抽离资金,这样的股市还有希望吗?虽然新股发行得益于体制问题可以进行,但二级市场不断下跌又该怎么办?难道放任二级市场继续跌下去吗?新股发行如果是以二级市场下跌为代价,是不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一个市场只有投融资平衡才是健康的,才能长期屹立不倒,一旦融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投资功能丧失殆尽,这样的市场势必会遭遇投资者的唾弃, 笔者衷心希望刘士余主席能够信守承诺,让沪深股市都发财,而不是一边造穷一边造富,这样的市场是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