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北五宝镇资源规划
一、江北五宝镇区位优势
重庆江北区五宝镇距主城区40多公里,约半小时车程。她座落于长江之滨、御临河之畔,背靠明月山脉,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江岸线多达15.2千米,形成独特的依山傍水的优越地势,与两江新区的鱼复工业园仅一山之隔。
2.1公里明月山隧道连接五宝镇与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半小时可直达江北机场和龙头寺火车站,五宝通过明月山隧道30分钟车程可达重庆主城观音桥。
五宝镇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交通,重庆第二条机场高速路建成通车,五宝距江北机场T3航站楼大约20多分钟。在长江,嘉陵江5公里之内没有湖,而五宝镇有明月湖。核心价值之二是自然环境集山、水、林、泉、峡、寺一体的地方罕见。核心价值之三幅员面积约41.2万平方公里,具备做任何事情的可能性。
五宝镇鸟瞰图 五宝镇政府供图
一山阻断红尘纷扰,两江环抱桃园世界。江北区五宝古镇是大隐于主城边的最后秘境,有一方至今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水宝地。尽管这个五宝镇与主城闹市近在咫尺,但多年来因长江和明月山的天然阻隔,当地乡人一直保持着田园牧歌式的传统农耕渔樵生活,即便是在三峡大移民,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这里依然保存着一份世外桃源般的悠然恬静。
五宝镇鸟瞰图 五宝镇政府供图
五宝镇名称来历: 据《明史纪事本末》,在建文帝由密道逃出南京后,有“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的说法。御临河原名太洪江,明建文帝朱允文逃难至此,削发为僧,出家隐居,后人因其而改名为御临河。建文帝一行溯江而上,抵达重庆江北太洪江镇,旧臣李景贤在太洪岗迎驾,奏请建文帝一行暂时安避此地,叩曰:“此方虽属偏僻,却是风水宝地,域内有山、水、泉、峡、寺五宝,实乃休养生息之上佳处所也!”建文帝听罢,龙心甚悦,环顾左右曰:“既为天赐五宝福地,朕与尔等就顺天应命,暂此安歇吧!”众人皆大欢喜。
二、稀缺的生态风水宝地
湖畔养生区 五宝镇政府供图
湖畔养生区夜景 五宝镇政府供图
1、土地资源。五宝镇是从未开发处女地,有居住用地1553亩,商服用地627亩,特别是明月山下,明月湖畔有净地600亩,相对周边及相类地块其取得开发成本低。
2、地热资源:2004年1月14日,五宝镇委托南江地质队在箭沱湾地区开展地热水勘查开发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勘明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具备开发地热水资源的地热地质条件;钻井设计井深1675米,预计日开采量可获得地热水资源量1000m3/d左右,水温可达45°C左右,水质为硫酸盐型低温微成地热水、氟、锶等微量元素常能达到医疗矿水的标准。
3、森林资源:五宝镇绿色休闲生态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是江北区重点发展的生态休闲旅游镇,将被打造为江北的“都市后花园”。青山环绕,碧水相伴,森林覆盖率高达44。8%,生态优势突出,山上泉水四季潺潺,长江、御临河绕镇而过,构成“一肺两脉”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是一所天然的“绿色氧吧”。境内平均气温在19℃,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0℃,每年难见一次降雪。
明月山为川东平行褶皱岭谷区的第三条山脉,北起开江县,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全长232公里,宽4公里~6公里,一般海拔700米~1000米。因长江横切渝北区与巴南区之间的山岭,形成峡谷。峡岸峭壁上“有圆孔如满月状”,故称明月峡,山以峡为名。
明月山属于重庆主城“四山”之一,是重庆都市区的天然氧吧,明月山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迁徙活动提供了提供了绿色走廊,是一个重要的亚热带生物资源基因库,是人们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理想场所和进行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的呢过野外考车研究的天然博物馆。由于山地气温、阳光和风速垂直分布的特点,明月山更是吸引人们休闲、度假、避暑、健身和开展近郊旅游的胜地。
为了保护和利用明月山地区的自然及人文资源,重庆市于2002年设立了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于2007年3月将明月山纳入《重庆市“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划定为建设管制区,实行建设开发活动特别管制。明月山管制区涉及梁平、垫江、长寿、渝北、江北、南岸、巴南7个区县41个街道(乡镇),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包含百里竹海、明月山、张关—白岩等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山体林地。
4、文旅资源。五宝镇古属巴国、巴郡,至今已达2800多年。清乾隆24年五宝从巴县划属江北厅(后改为江北县)。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五宝镇从江北县划规江北区管辖。五宝境内两江沿岸,巴人遗迹,汉代古墓,崖墓遗迹至今犹存,四甲湾 、玉皇观 、驿龙庙 、天保寨等人文胜迹亟待保护性开发,宋元明清均有军事设施扼守两江要冲。据考证,明清时五宝最为繁荣,建寺庙、设义学、迁场镇,处处均有古人遗迹。
依托重庆主城,保持并充分发挥以长江干支流水岸线、条状山与宽幅丘陵、自然天坑为主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以“天子文化”、农耕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挖掘、开发旅游项目,把五宝打造成山、峡、泉、水、江、林、田园浑然天成,集生态康养、现代农业观光、商务会议、休闲娱乐、运动、文化体验、温泉养生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示范区。
三、五宝镇规划
1、 湖畔养生区:片区总面积59.4公顷,居住用地:31公顷;商服用地:8.86公顷;容积率 :1.2
项目定位:休闲度假、养身养心
项目规划:湖滨生态住宅、养生会所、生态农庄、湿地公园。
2、 康体运动区: 总用地面积:70.8公顷;居住用地:17公顷;商服用地:21.37公顷;容积率 :1.2
项目定位:运动休闲、康体娱乐项目规划:滨江住宅、滨江酒店、滨江康体娱乐中心。
3、 中心镇旅游区。 总用地面积152.4公顷;居住用地55.24公顷;商服用地11.59公顷;容积率 :1.5
项目定位:旅游接待、配套服务项目规划:旅游接待中心、商业娱乐、居住、绿色产业、养生休闲。
4、农旅游创意文化产业园。 用地总面积423.4公顷;项目定位:农艺观光、休闲度假、创意文化项目规划:构建休闲度假、体验游乐、养生养心、创意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文化创意园区。
四、开发建议思路
江北区五宝镇自然禀赋、人文资源、原住民及现有产业、空间条件。灵山、秀水、美泉、奇峡、加上别处无可取代的人文遗存和历史传说,使之更具备了极为优越的旅游、人居开发价值,十分适合发展集智慧生态城镇、现代生态观光度假型农业、医养结合、观光旅游等综合都市休闲旅游区,培育都市型休闲旅游度假复合产业,打造成为重庆市主城区的“后花园”。
1、原则上不卖地、卖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把五宝镇资源拿出来培育新兴产业。统一规划,分块实施。使五宝成为江北乃至重庆转型升级的平台。呼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服务于两江新区,又与两江新区相得益彰。提供五宝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2、从规划上,把道路变成景区,精心打造800亩明月湖、15.2公里江景线,克服国内很多之旅游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面,以点带面带动五宝镇41.2平方公里的统筹规划。顺应旅游业结构性调整,打造长期的,经典的精品景区,这是五宝的契机。
3、将高科技和智能科技元素融入到文化旅游当中,功能性规划将科学细化。借助重庆山水之城的自然禀赋,打造一个“出则繁华,入则自然”,“近山不进山,离尘不离城”的都市山水田园观光度假区,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人文圣地,盘活重庆、西部乃至全国旅游资源,完善重庆市旅游基础设施,是联动江北、巴南,重庆市向东拓展的一部大棋局。
4、五宝项目采用行业整合加旅游的模式,形成产业链条、资源配置的平台。山、湖、泉、江、峡、寺、田园等自然禀赋如何利用及保护。留住青山绿水、保留由风土人情演绎而来的文化元素,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以特色旅游、青年与世界交融、健康延年、自然医药、文化教育、艺术体验、旅游目的地等为基本过程,为构建和谐、平等、尊重、共赢的精神世界作贡献,使之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引路人。达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使五宝成为资源高地、成本洼地。
5、拟引进世界文化多样性高峰论坛,国际城市市长文化峰会,中欧智慧城市峰会等等,选择全球最先进的理念设计,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人文圣地,高起点、高水平、独创性、产城融合、生态优先、文化先进,高新智能,突出重庆特色,国际视野。
与海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合作,研究五宝镇可持续发展的五宝创新型智库,立足中国国情、世情,审时度势,关注现实、面向世界、面向市场,探索解决改革开放面临问题,创办一所具有前瞻性、创造性、战略性、中国特色的智库。改变重庆社会科学研究与直辖市地位不相配的现状,两江新区需要智库支撑。发展市场好,有前景的现代咨询服务业。谋划金融、航空、运输、通讯、文化、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旅游业相关业态、资源的交流与整合,主题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建筑、书画、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示交流平台。
6、创建新型的管理体系,政府与项目(市场)的关系,成立管理委员会回归管理职能,招商、投资和建设交由业主来主导。坚持市场导向、精准施策、立足实际、积极稳妥、重在落实,统一规划,分块实施。
蔡律 2017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