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赚钱的三点建议,一个30多岁运营总监的告白


导读:今天很多公司员工上班的时候都在玩手机,你也不知道他是跟用户沟通,还是跟他的创业伙伴沟通。大多数的公司的员工都在带薪创业,在公司上班的同时在经营自己地微信公众号,经营着自己的微店——在公司跟别的小伙伴协同工作。

实现共享协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成本极低。这句话是我在书上看到的。

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共享和协同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一个小目标。那公司和机关的这种组织结构方式就受到很大的冲击,靠薪酬、KPI、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建立起来的这种组织形式,在今天也会受到很大的挑战。

很多创业小伙伴都是身兼数职,你见到的一个上班族,很有可能会成长为自媒体某个领域的专家,也有可能成为以后的创业伙伴。总之,协同,共享的社群思维是目前成本最低,也是见效最快的方式之一。

我们社群的价值并不是一定需要靠我们自己的产品来实现,而是我们本身具有用户的价值。那这个用户的价值可以服务其他的产业品牌,在别的品牌上跨界实现价值。

下班后挣钱的第一个建议是:从你的兴趣出发,爬到你的兴趣金字塔顶端(本想换掉这句话,但一时想不到更好一句话)

案例:最近朋友圈被这篇文章刷屏,跟着罗辑思维读书的人结果基本都是“生活品质没有提升,工作没有加薪,旅游梦想没有实现……”以上这就是所有追逐知识付费的人所得到的结果。

解决方案是行动,拼命到处加粉丝,加范粉的同时尽量做到加垂直粉,让你的微信好友充满5000人,从目前看到的所有微信号,做电商的、做微商的、做社群的、做自媒体的等等,只要加满了,坚持精进自己的业务都赚到钱了。

唯一需要提醒的是,加粉时,话术诚恳,真实些,只要别人感觉到你的来意,基本都会接受。

就像简单的大道理说出来谁都懂,但让你自己总结出这个大道理,就没那么容易了。再比如你能读懂咪蒙的文章,和让你写一篇咪蒙风格的文章是两码事。

很多人停留在认知兴趣,停留在“我知道,我懂了”,但很少有人会继续往上爬,上升到职业兴趣。

 

下班后挣钱的第二个建议:提升自己的认知视角,在你熟视无睹的现象背后,让自己有能力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案例:就增加微信文章曝光量来说,通过手动拉好友入群的有多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让你所有的微信粉丝成为你的个人微信好友。

关注微信号是第一层曝光,加了运营者微信私号后是第二层关注曝光,再把你拉到微信群里,形成第三层次的关注曝光。

当我发布一篇文章的时候:1. 订阅号里面有一次展示的可能 2. 在朋友圈里面,有一次你看到我文章的机会 3.把文章赚到微信群里,又一次增加被看到的可能。文章的曝光量大大提高了。

你的格局决定你的思路,让你格局认知先领先,你付出行动的时候才更有力!

下班后挣钱的第三个建议是:系统整理自己的资源和时间,合理分配有效资源和有效时间。耐心坚持,伺机卡位。

案例:2013年我关注了一个宝爸做的微信公众号(那些年最火的名词是微商),每天发布的内容都是一家三口的甜蜜事和对一些及家庭琐事、孩子教育的看法,一开始只是好奇,网上都巴不得使劲儿藏匿自己的隐私;他可好,直接告知天下,要是有知名的直播平台,估计他能上直播了。

久而久之看多他的文章,都开始羡慕这一家子了,不知不觉的开始尝试留言。随着活跃用户越来越多,宝爸开始推荐绘本(他的本职工作是教育出版社,有一批相关资源),一上架,一售即空

那个时候信任支付还不完善,他选择货到付款,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这位宝爸的信任。慢慢的宝爸的微商平台开始转型到社群电商的模式(后面的用户运营会详细讲到),后来一步步借助平台融资,2014年10月获得俞敏洪老师和盛希泰创办的“洪泰基金”的天使投资,这也是洪泰基金的处女投。

 

我见过太多的人在做个人品牌,能挣钱要活自己的人,少得可怜。很多人着急变现,却忘记了一个品牌的沉淀需要漫长的时间,1年,3年,5年,甚至10年。

你只需要坚持做你能做该做的事,剩下的交给时间,它会帮你打败竞争路上所有的敌人。

下班后,你都坚持做了哪些事情?欢迎+米叔徽心 18698159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