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当下消费升级的现状,大多数人需要得到某种社交归属感,而归属感是需要建立在志同道合和三观相近的基础上的,社群经济恰具备这个社交基因。前面提到过,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是绝对的两码事。正如罗振宇将罗辑思维带出来独自创业时所说:我这个是社群经济,而不是粉丝经济。但在我看来,至少到目前,罗辑思维不是社群经济,依然是粉丝经济。两者的区别在于:社群是一个两两相交的网状关系,用户满足/服务用户,而粉丝经济则是以某个点为中心,所有人围绕这个中心活动的明星式经济。社群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作,但粉丝经济不会。
在我的见闻里,早期玩社群玩得比较好的一是豆瓣,二是百度贴吧,三是知乎。
A. 豆瓣是相当不错的社群,它拥有数量相当庞大的小组,但要说到“社群经济”,还为时过早。豆瓣的商业化道路并不怎么顺畅,移动端更是犯了不少错误,至今它还迷茫在移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里。
B. 百度贴吧。据——这是百度贴吧在发布会上自己公布的数据 “目前的百度贴吧拥有10亿注册用户,近820万个主题吧,且已经达到日均话题总量过亿,日均浏览量超过27亿次,月活跃用户数近3亿的量级,彻底刷新了中文互联网社区的新高度。” 借助百度搜索引擎的市场占有份额,百度贴吧大概是中国最大的社群了。
C. 作为一个知识型的问答社区网站存在的知乎。随着知识付费的深度影响,知乎在“社群”这两个字上表现得也相当不错,知乎的核心业务就是知识产品,虽然它一直在发生变化。不可否认,知乎在传统问答领域所建构起来的壁垒,至今很难有撼动者。直到前段时间网传今日头条砸重金签约知乎300位大V事件,闹的沸沸扬扬,知乎官方发申明表态继续努力让内容创作者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