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2014年3月“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政府层面一直在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建设,相应的配套政策也在相继出炉。今年7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所涉及的11项重点行动几乎全部提到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从根本上肯定了大数据在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大数据概念股票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预计大数据行业的政策将会密集出台。不同于基础件行业处于追逐国际主流趋势,我国大数据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已崭露头角。“相关提供IT基础设施和应用解决方案、从事大数据采集和拥有数据资源的企业,将获得高速扩张的机遇。”
民生证券广州营业部首席投顾赵金伟表示,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如果说第一阶段是通过规模化生产来解决
现实经济的“供不应求”的状况的话,中国经济即将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亦即柔性化生产来解决当前经济“供过
于求”的问题,而柔性化生产的也就是去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使生产更具有针对性。而柔性化生产实现的基
础和前提就是要准确识别客户需求,而实现这个功能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只有掌握足够多的数据并进行相应
的数据分析,才能生产出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产品,“数据就是财富”。
“大数据产业未来有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其作用类似中国的房地产与汽车产业。”赵金伟指出,发展大数据第一离不开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必然将带动电子相关行业软硬件设备方面采购投入;数据分析必然会带动云计算、超级计算机服务器方面使用;分析的数据将指导企业生产更具有针对性满足客户需求,更有效促进和带动各个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