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雄安新区的猜想之三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1979年的春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深圳经济特区应运而生。2017年的春天,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河北以后,河北省雄安新区横空出世。所以说,2017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天。
自四月一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政令发布以来,从政府到民间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要帮助河北省雄安新区做好城市规划;31家中央企业吹响了进军雄安新区的号令,并提出了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具体项目、措施和目标;许多商业公司和一些民间投资人士纷纷涌入雄安新区,企望在为雄安新区建设出力的同时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无利不起早的炒房大军更是日夜兼程,周旋于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千方百计觅得商机,哪怕是分得一杯羹也乐此不疲。当然,这一切都无可非议。
虽然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建设还未揭示于世。但要建设中国唯一、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城市,有四个方面不得不慎重对待。
一是如何建立行政区。
雄安新区的起步区域为100平方公里,是否就是行政区。主要用于行政机关办公、科研、事业单位办公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办公及部分文化、教育单位办公等。
如果雄安新区将来可能承担迁都的重任,而不只是今天宣称的只疏解部分非首都职能,那么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是从今天开始就要认真考虑和研究的。如果不是这样,则需要换一个角度和思路区别对待。如果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的老思路,则不利于雄安新区的长远发展和目标建设。千年大计和国家大事的美好前程将难于实现。
二是如何建立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
从当今世界上新型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建设看,大都把城市的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如美国首都华盛顿,从市中心出发驱车20分钟便可到达原始森林公园;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首先都得是自然生态环境国内一流的城市。而华盛顿和堪培拉的经济功能都大大逊于纽约和悉尼。因此,可以说,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首都的设立和发展为我们今天的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绝好的借鉴和样板,完全可以洋为中用,拿来为我们所用,而不必顾虑什么崇洋媚外。
当然,雄安新区的设立以白洋淀水域自然资源为重要依托,具有自然禀赋的天然优势和中国北方的地理区位优势,是极为难得的组合要素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在雄安新区的城市建设中将起到画龙点睛和相得益彰的作用,也具有长效作用。
三是如何建设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功能区。它承担着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带动消费和服务业发展的多重任务。但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绿色、健康和宜居特色应该是现代城市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对于雄安新区的城市定位尤为重要。
目前为止,已有31家央企公开表态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据媒体披露,投资规模达万亿元,这应该是一个不小的规模。仅此来看,就需要雄安新区的经济开发建设立足于高起点和高标准,把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和项目拒之于千里之外。如果今天当断不断,若干年后必受其乱。在处理好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雄安新区的建设标准应该不同所有制一视同仁,实行环境建设审查一票否决制。
四是如何建设生活配套区。
生活配套区是雄安新区建设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区域。包括餐饮、饭店、商业、居住、交通设施和具有集中功能的物流区域和服务区域等。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资料,雄安新区将来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几无可能,而成为中国北方具有特殊功能的中心城市被各界看好。因此,生活配套区的建设不可能集中一隅,而是合理与方便地分布于行政区、自然风景区和经济开发区之间,起到互补和相互依赖的作用。
可以预测,届时的雄安新区将是一座风景优美、环境宜居、经济适中、科技领先和文化发达的新型城市。
至于对这座未来新型城市的描述,我想引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句话最为贴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2017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