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
徐景安
2017年4月1日
今天是第三届龙华区企业社会责任论坛,近几年来中国都在讲企业社会责任,还出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
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力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一般认为,企业赚钱了,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社会,多做公益。
这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吗?
2000年联合国为促成世界企业认识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推进全球化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必须遵循“人权原则、劳工原则、环境原则”的“全球协议”。
按照这个定义把企业社会责任仅仅理解为多捐钱、做公益是片面的。首先怎么理解“人权原则”?企业员工是人,服务顾客是人,企业行为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关系更多的人。
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他们的心里,究竟钱重要还是人重要?具体来说,是人的生命重要,人的健康重要,人的隐私重要,人的权益重要?社会太多的例证,为了赚钱践踏人的生命,有害人的健康,侵犯人的隐私,损害人的权益。用这样赚来的钱做公益,我们需要这样的社会责任吗?
还有“劳工原则”,我们的企业对员工,有多少是真正把员工作为人,保障他们的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关怀他们的心灵?坦率说,只把他们作为工具、资源,与资本、土地、机器并列的生产要素。不好好善待自己的员工,而捐款帮助他人,不要里子,只要面子,是社会责任吗?
再说“环境原则”,中国的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河流污染、海洋污染、嘈音污染…,绝大多数与企业有关。用破坏环境赚的钱再保护环境,是真的公益心吗?
需要追问,企业以赚钱为目的,凭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强加给企业的,还是企业的需要?不解决这个问题,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迫于无奈,或者是为了做秀。
西方的产权理论提出利益攸关方理论,认为企业不仅仅是股东所有,应为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不同当事人的联盟,要兼顾股东、员工、顾客、社区等各方面的利益。
企业不是老板所有,是大家所有,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可是,这个理论好像要把私有制改为公有制,能为我们的老板们接受吗?
企业社会责任,利益攸关方理论都是舶来品,我们应该创造更容易为企业家接受的新理论,这就是幸福企业理论。
办企业是为了赚钱,天经地义。但赚钱是为什么?享受、消费、炫富、认同、成功……这应归为感官、浅层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种虚荣带来的追求,会使老板失去良知和良心,使企业和人生走上不归路。即使企业一时成功,有可能一夜崩塌。
人有两种动机:一是物质利益驱动,表现为更多的获得。二是价值意义驱动,表现为更多的付出。获得金钱、财富,会感受兴奋、享受、成功带来的幸福。付出表示有能力、被需要,从而受敬仰、被爱戴,体现生命价值而一生幸福。
人的终极目的是幸福,办企业赚钱,不是目的,是为了幸福。认识、开悟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您的思维、眼光、心胸、气度就大不一样,就不会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决不会走上伤天害人之路,相反您会以一颗仁爱之心,善待员工、善待顾客、善待社会、善待自然,这样的企业会不赚钱吗?这样的企业家会不幸福吗?
幸福企业是能够为员工创造幸福、为客户提供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为社会做出贡献。对幸福企业来说,社会责任不是强加的,是由内向外延伸的,是价值追求的必然。对老板来说,不是负担,也不是责任,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人生幸福的实现。
企业的教育使命
本屆论坛的主题是讨论企业的教育使命,这是很有意义的话题。今天大多数企业只管事,下达指标,奖惩考核,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所谓业绩面前论英雄。企业不管人,人怎么管,也不会管。
本来,人是由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的、社会教育的,企业不用承担教育使命,只需要技能培训。由于中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缺失,企业不得不承担教育使命。但以赚钱为目的,把员工当工具的企业,是不会管教育的。
事是人做的。事要做好,靠员工的品行与技术。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再好,品行不好,依然做不好事。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管理制度、方法、技术、工具越来越多,但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管理成本越来越高。结果从上到下,老板、管理层、员工都很累。调查显示:92%的职场人在工作中缺乏幸福感,牢骚满腹。
今天企业面临的形势空前严峻,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房地产泡沫受挤压,服务业过度竞争激烈,资金面紧张成本高企,潜规则通道堵塞。
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品格优良的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那些质量低劣、服务低下的企业必然淘汰出局。
怎么做到品格优良?企业普遍的做法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往往忽略理念的创新。企业再好的决策、技术、产品、服务,最终靠员工的认真、顾客的认同。
今天中国的企业最稀缺、也最具有竞争力的是良心和认真,有了这两条就能保证产品和服务的优质,从而感动顾客,市场还用发愁吗?
没有了良心和认真,再成功的企业也会陷入危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所售部分汽车安装了专门应付尾气排放检测的“失效保护器”。在车检时能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使用中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根据美国《清洁空气法》,大众汽车面临最高180亿美元罚款。
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一的三星手机发生电池爆炸,被迫全面召回Note 7手机三星,并全球停产、停售,三星手机被航空公司禁止携带,三星旗下多款家电产品相继陷入“爆炸”阴影中。电池爆炸的原因是未能发现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良心和认真来自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经营理念来自老板的人生理念。
一个以赚钱为手段,以幸福为目的的企业,老板就会有良心,员工才认真。
企业要承担教育使命,首先是提升老板的理念,把员工不只是作为实现经营目标的手段,还是目的,员工幸福也是企业的目标与成就。其次提升管理层的理念,不只是对老板负责,完成业绩,也要善待员工,使员工快乐。再次提升员工的理念,把工作不只是获取报酬的手段,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工作也是目的。
怎么教育员工
目前企业也在教育员工,核心就是好好干,给奖励。回避了一个问题,你要员工善待工作,老板也要善待员工。对员工人文关怀的基础和前提下,对员工的教育才有效。
用什么理念和方法教育员工,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我们要改变一切能改变的,政府、社会、企业要为员工幸福创造条件。
我们必须面接不能改变或者暂时不能改变的,美好的社会不可能一天建成,现实总是有缺陷的。
人与人有许多差别,但人生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不满、牢骚、怨恨,这种人永远是不幸的;一种是积极的,热情、负责、进取,这种人就会改变命运,创造幸福人生。
我创造了幸福人格培训。
人格教育的难处,一是如何评价与衡量?一个人的人品表现在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优点长处,也有缺点短处,怎么评价?谁来评价?二是怎么做到自觉与反省?社会风气差、道德水平低,几乎没有人否认。但批评、指责的都是别人,很少有人反省自己。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从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做起。
发给大家《幸福人格自评表》,分为员工与管理层。由每一位对照量表自己打分。
(一)爱自己:分为身体健康、心态平和、人生定位,3个支项,19项行为。
(二)爱他人:分为亲爱家人、亲近周围、博爱他人,3个支项,20项行为。
(三)爱工作:分为工作目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工作技术、工作关系,6个支项,20项行为。
(四)爱社会:分为社会秩序、社会公益、社会责任、社会正义,4个支项,10项行为。
(五)爱自然:分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个支项,8项行为。
每项行为,有3个选项,如:“人生定位”中“人生目标明确1.5-2分,只有近期打算1分,得过且过0分”。 “工作作风 ”中“一丝不苟,注重细节1.5-2分,大体完成任务1分,大事不会做、小事做不好0分”。77项行为,满分为100分。
操作方法:
(一)将表发给每个员工,对照每项行为的3个选项,自己打分。
(二)以10人左右为互助互爱小组, 每个月开一次小组会,就一个专题,大家交流,自己找差距,他人讲优点。
(三)第一轮结束后小结,制定整改计划,从自我评分最低的改起,从最容易改的改起,从最重要的改起,公布张贴。
(四)根据《幸福人格量表》反映的共同弱项,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活动。
(五)年终总结,幸福人格指数有多少提高,评幸福人格优秀者、幸福人格进步者。
(六)成立幸福之友志愿者,开展各种各样的幸福创建活动。比如,组织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爬山、骑车…组织关心、帮助员工的活动,组织环保低碳活动……通过幸福之友活动,落实五爱,传播幸福、体验幸福、感染幸福。
(七)制定幸福币奖励计划,获幸福人格优秀奖、幸福人格进步奖,得幸福币多少;获顾客表杨得幸福币多少;设其他优胜者,得幸福币多少。累积幸福币多少,可奖励国内旅游,带薪休假,邀父母出席表彰会,也可兑换电影表,或者奖金等等。
经过一年半的培训,结果如下:
一、幸福人格量化提升
员工组
幸福人格总分从82.01提高到87.91,增幅6.7%
其中:
爱自己从21.07提高到23.2 增幅9.2%
爱他人从22.65提高到24.22 增幅6.5%
爱工作从22.37提高到23.83 增幅6.1%
爱社会从8.6提高到9.19 增幅 6.4%
爱自然从7.32提高到7.47 增幅2%
究竟什么是幸福,怎么得到幸福,培训前绝大多数人都与社会上的认识一样,归于物质上的满足,外部条件的改变。幸福既来自客观环境,也来自主观努力。作为政府、公司要为大家的幸福创造条件。但是,作为员工来说,把自己的幸福全部寄托于物质目标、外部条件,就会不满意、不开心,或者客观环境的改变不如人愿,或者主观目标过高脱离现实,更重要的是不为我们所掌控。这样容易为消极情绪所主导,感到不幸福。幸福人格培训,引导大家把幸福寄托于自己可以掌控的主观努力上。
幸福来自自己的努力
下面引述几位员工的总结: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幸福就是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有了足够的钱、有房有车还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在未参加幸福人格培训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通过这次幸福人格培训让我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觉得:一要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心态调整;二要更加珍惜爱护家人、亲近友人;三要更加热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
“自从参与幸福人格培训以来,我收益良多。首先是了解到怎样做一个幸福的人,有时候幸福并不是要多少物质,有时候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里,在自己的身边。”
“当下社会定义的幸福就是物质上的满足,物质上得到了就觉得跟得上社会,感到幸福。现在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幸福,这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自然。”
“幸福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人说有爱就有幸福,有人说有钱就有幸福,有人说有汽车、别墅才叫幸福。而我认为,幸福是一种体会,一种感觉,一种知足的心境。总是有人喜欢把别人表面的幸福和自己隐藏的痛苦做比较,比较后的结果是:自己的痛苦指数,在不当的对比中又创新高。我们羡慕鸟儿的翅膀能飞,鸟儿又何尝不嫉妒我们的双腿如飞呢?与其羡慕别人的幸福,还不如珍惜自己拥有的,感受自己的幸福。”
幸福需要爱自己
一位员工说:“幸福的主体是人,幸福是需要去感知的,所以自然而然要先从爱自己做起,首先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煅炼,只要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去创造幸福走近幸福。”
“如今好多年轻人对自己身体健康不爱惜,心态也欠佳 ,也包括我,学习幸福人格之后给自己定了整改计划。每天必须三餐,每天12点前必须睡觉,每个星期必须运动一次。也许之前是因为岗位原因,需要三班轮值,然而饮食、睡眠、运动上都没有养成一个好的习惯,经常没有三餐,没定时睡,没运动。而现在岗位不同,不用三班轮值,每天只要提前十分钟起床就可以吃早餐,每天晚上只要少玩一会电脑或手机就可以12点睡觉,每个星期只要抽出一点时间就可以运动一次。如今已坚持了半年,觉得整个人跟之前很不一样,精神好了,身体好了,心态好了,做起什么事都会有想不到的结果。”
“计划在新的一年里,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每周参加3次体能训练,每次1.5个小时,如跑步、骑车、打羽毛球、练习瑜伽等等,从行动上约束自己,提升自己身体素质。”
“减少熬夜;目标:尽量保证在12点前睡觉 没有做到完全不熬夜,在认知上提醒自己尽量不熬夜 。增加锻炼,合理饮食;目标:体重减轻5kg 未完成,减少了吃零食的次数,尽量健康饮食,现在零食吃的比之前少了很多。”
员工的生活习惯改变了,有目标、有行动,这是多么可喜的进步。尤其是员工的心态、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每次在自己遇到困惑或心理平衡时,我就会去想想那些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缺胳膊断腿的,终身只能以轮椅为伴的人,想想那些贫远山区的孩子,当我们还躺在温暖被窝里时,他们早已起床,背着一个比自己身体比例还大的背篓,要不山上捡柴,要不下地割草,一日三餐都不能解决,更不用说上学了。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幸运,上天真的很眷顾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让自己从困境中走出来。”
“正确树立一个观念,把每天上班与领导和同事相处,都当作是幸福的训练,碰到好运与好事,就体验幸福。碰到困难与工作中的难题,就当作是幸福的一种考验。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快,都作为人生路上的考验,一一去化解并妥善处理。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不断提升自身幸福的感悟。”
“每天心态平和,常怀感恩的心,常带笑脸 ,知足常乐,莫过于最大的幸福 。嘿,原来幸福也可以这么简单。”
从平凡的工作中寻求快乐
人生的三方之一以上在工作,工作的快乐是幸福的重要源泉。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琐碎、单调、枯燥、重复的,这怎么带来快乐呢?
“曾经有很多人问我同样的问题:你天天做同样的事情,而且这么辛苦,难道不觉得烦吗?我一笑了之。现在的我从收费员,到系统管理员、班组管理、中层管理,工种不同,收费管理工作虽然繁琐而又单调,但我已知足!至少证明我不是别人眼中机器人,能合理运用管理团队,能与人友善相处,能发挥我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够为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就是我价值的体现,也是我最大的快乐! ”
“在岗亭上班的时候想着每天做好自己的事就行,那样是多枯燥无味,学习幸福之后,原来工作上也可以多姿多彩的,多与客户交流,多与同事交心,每天保持一颗平常心。”
“每天对当日工作进行总结;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单位工作所用时间;”
从平凡、简单的工作中找到意义、发现价值,同时也是锻炼自己、挑战自我的机会,就会体会快乐。
人最需要的是人
很多人把物的获得作为幸福的目标和尺度,物质固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的幸福主要来自人与人的相处,一个能获得人的喜爱、信任、尊重以至敬仰的人,一定是幸福的。简单来说,被他人爱就是幸福的,怎么被他人爱?前提是你要爱他人。
大家有很好的认知和体会:
“人与人之间的幸福来源主要体现在家庭间、同事间、朋友间,如何在这三者间扮演好你的角色直接影响你在人际关系中的幸福指数,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使你在人与人之间左右逢源进而事业顺利、生活愉快。”
“爱他人、爱家庭:主动孝敬父母,主动联系朋友。以前我是一个很不主动的人,现在我规定自己每周与朋友、家人至少联系一次,半年以来,我发现我以前的朋友,很多又与我有了联系,会与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对家庭的爱多一份关心、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包容,合理安排时间与家人多一些陪伴。在孩子的学习成长和生活中多一份关爱与教育,正确的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我要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说,趁父母还健在,我们还有机会,赶紧行孝,赶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通过这次培训发现自己在爱家人这一块还是欠缺的。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对家庭负责的人,但有些时候因为工作及其它事情,陪家人的时间确实越来越少了。本以为每天把吃喝的东西备好放冰箱,家人有得吃就行了。其实这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父母虽嘴上说你们有事情就去忙不用管他们,但更多时候是想我们多一些时间陪他们,一起到公园散散步,或拉拉家常、聊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往事,这样他们会更开心。在意识自己存在不足后,不断努力调整和改进自己,以实际行动去关心和爱护家人,近半年来,我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家人去公园散散步,看到他们有说有笑,我想那一刻我们是最幸福的。”
“感情的分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在情感中的需要也都是不同的。别执着于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另一半,而是要学会给爱人想要的,而不是你自己想要的,这样的付出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时刻记住只有自己改造自己,多换位思考,这样的感情才会长久,这样感情才会幸福!”
严格要求反省自己
一个人老是寄托客观、指责别入,不会是幸福的。客观环境不容易改变,改变别人也很难,具有操控性的就是改变自己。这两位员工说得很好。
“作为一个自然人、社会人,自己的行为不仅与自身相关,还关系到家庭、社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应该严格要求自身、努力积极向上,并应该为自己的愿景进行详细的规划,只有计划具体可实施,那么达到计划的机率才会提高。”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受益很大。当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误解、争吵的时候,不应去指责别人的过失,应在自身找原因,找根源,我懂得了在这个社会的大家庭中我们应该怎样与人交流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使我在通往社会这条大道上排除了许多障碍,许多坎坷。这会是我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当今社会,到处可以听到指责他人的声音,很少有人检讨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日三省吾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从自身找原因,不断提升自己、改进自己、成长自己,也就成就了自我,获得幸福。
幸福人格培训,为做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探索了新理念、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