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不烫手
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马上用手去拿,却不烫手--不信?你可以试试。
有个老故事:国王为了找出盗窃财宝的小偷,命令嫌疑人依次舔过烧红的神剑。说也奇怪,无辜的人伸出舌头,果然没有严重的灼伤,轮到真正的小偷了,他战战兢兢上前,“滋啦”,舌头被烫坏啦,人也被拿下了。
那位国王真的有神明相助么?不,他只是歪打正着罢了--在崇信神明的年代,小偷因为紧张,导致唾液分泌不正常,口干舌燥去舔高温的剑刃,不灼伤才怪;而无辜者因为心绪平静,唾液分泌正常,在舔剑的瞬间,唾液遇到高温蒸发成水汽,在舌头与剑身之间形成了一层保护膜,而且,唾液在变成水汽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无形中化解了“神剑”的灼热,所以他们的舌头基本上无恙。
好了,回到我们的厨房,回到我们煮蛋的锅子旁边吧。刚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手-水-鸡蛋,就像故事里的舌头-唾液-神剑--同理,水分的蒸发会使蛋壳表面的温度降低,因此手不会感到很烫。神剑就算了,鸡蛋……不信你试试。
不过,神气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热量源源不断地从鸡蛋的内心深处散发出来,蛋壳上那点微不足道的水分很快便蒸发殆尽,待到蛋壳表面变得干燥,无水可以吸热,鸡蛋就会烫手了--不信,你再试试?
热水来煮饭
许多主妇习惯用生冷的自来水煮饭,其实用热水也许会好。
从江河湖泊里的原水,到登堂入室为水龙头里的清水,要走过一条曲折艰辛的道路。而添加氯气(或其他氯制剂,比如漂白粉)用以消毒,是这条路上的重要关卡之一。这些物质溶于水后会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虽是弱酸,却有高强的杀菌本领,能高效又广泛地被投入使用。因为分子量小,次氯酸根很容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到细菌的体内,使细菌因蛋白质氧化而死亡。
但是,如你所知,世上没有百分百。同样,化学反应的过程也从来不会进行到底,而是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后,氯气和产生的次氯酸的浓度便不再变化。因此,生冷的自来水中总是含有一定数量的氯气,刚出水龙头的水有时候带些刺激性的气味,就是这个缘故。
用这样的生水煮饭,生冷水慢慢煮沸的过程中,水中残留的氯气与大米接触时间过长,会大量破坏大米中所含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1,它是对人体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却易溶于水而流失,并且在加热时容易分解,所以,煮饭时间越长,也就意味着越多的维生素B1将被分解。再比方说维生素C,有的花卉专家甚至建议用维生素C除掉水中的氯气,不难推知氯气多么容易消耗掉维生素C。
所以,我们建议还是先将生水煮沸后再用来煮饭,氯气是个极不安分的家伙,稍一加热便不愿在水里待着。让它自在地挥发、分解吧,我们想要更多的维生素!
原湘情境文化主题餐厅-吃的艺术
评论
2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