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创作中的民族融合


 词创作中的民族融合

喻建国

清朝有两大词人,男性为纳兰性德,女性为顾太清,世间常用“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加以誉称。而这两位均为满族,由中可见民族融合的和美。民族融合首先是生活的融合,其中包括生活习惯和日常语言的融合,深入的融合则是文化的融合与精神的融合。

顾太清是清代满族著名女词人,与同时代大才子龚自珍有交,有《东海渔歌》词集传世。她本姓西林觉罗,名春,字梅仙,祖父鄂昌系雍正朝权臣鄂文泰之侄,曾任甘肃巡抚,乾隆朝因诗狱受株连,被抄家赐死。所以顾太清一生下来便是“罪人之身”,受尽白眼,尝够冷暖,11岁前居住在北京,家庭生活甚是拮据;11岁之后又流落江南,在坎坷流离中度过了少女时代。及笄之后,到清高宗曾孙奕绘贝勒府上任家教,因才色佳,被奕绘钟爱,纳为侧室,但因是“罪人之后”在上报宗人府时,谎报为荣亲王府护卫顾文星之女,此后,便以顾春为名,号太清,亦号云槎外史。奕绘去世后被赶出府邸,二十年后才被其后人接回府邸。晚年的顾太清倾力撰写《红楼梦影》一书(为《红楼梦》续书),署名“云槎外史”,以一女子续写众士大夫都望之畏难的《红楼梦》,顾太清不可不谓之非凡,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小说家。

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也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同时,词又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到了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顾太清与纳兰性德也是重振词风的功臣。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诗歌,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是汉族文化的精品,当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品。顾太清与纳兰性德的出现,撰写了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画面,谱写了民族融合的美尚新篇。

《雨中接云姜信——调寄江城梅花引》:“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徘徊、徘徊、渺予怀。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
  
落花——调寄江城子》:“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特愁侬。燕子来时,红雨画楼东。尽有春愁衔不去,无才思,是游蜂。”                 
  《
清明前一日种海棠——调寄临江仙》:“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春。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敝日树轮菌(应无草头)。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顾太清享年七十九,造就了中华民族的一名女词人,也造就了一名女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