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台下的运营策略


在一个大平台下面,生长出来的学习平台,从有到好是最难的,因为伴随着资源的投入和大公司对这件事情的专注度
 
在这个环境下会有几个策略的实施:
1)运营从人工,到产品化的过度。   把所有人工投入的运营成本,系统化流程化,包括和平台里服务商的对接,对于服务商参与的课程的邀约等,都应该线上化流程化。
2)分层分类承接流量。   平台肯定会出现爆款,如果在以kpi为导向的前提下面,平台的内容会趋于同质。  聚划算9.9包邮的拖鞋是最好卖的,上坑位上一次爆一次。 所以让聚划算的成交快速上涨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都在卖类似拖鞋 ,打火机等产品,这样看似满足客户需求,其实是在迎合消费者对于低价的趋附的心理。会造成平台的内容的空缺。  对于学习平台也一样,以电商学习平台为例,如果一个平台都是十天如何零成本从零到冠,那么这门课程肯定最好卖,但是好卖的背后会思考几点:1)这是不是平台想要的优质的商家样本 ,平台到底要不要商家通过琢磨规则和算法,来达到最终有成交的目的  2)这样主题目的性很强有粗暴的课程,是不是大平台对生态的一种主张  
3)规模化获取流量的能力。   我所负责的横向支持平台,经常接触业务方,最理想的状态是业务方不断的给我们提需求。  而提需求的过程中,单独的承接需要的成本极大,所以规模化流水线化的承接流量是核心能力考察
4)营销驱动活动产品。  业务发展到后期,真正剩下的一半是行业leader,懂行业的人,再生下的是产品相关的角色,运营更大的角色通过营销驱动活动。
 
 
 
顺便也记录下自己近期最大的感受,我觉得一个人在事业上最容易成功最有机会成功的大前提,是能够找到自己热爱并擅长的事情,这个热爱并擅长的方向 ,会驱动自己不断在这个方向上面有深挖,构建属于自己的壁垒,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最资深的专家,以至于其他人无法从用户的视角,来提出专家的观点,这个热爱并擅长的方向,最好在职业的前期能够找到,并且不断的深挖。